| 
 新書推薦: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好父母 好家教》是魏书生老师的经典著作,畅销20多年。 2021年新版,全面版式调整,增加数幅珍贵照片。
 本书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4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
 魏书生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独树一帜,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是广大家长喜欢阅读的教育良方。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4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从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再到指出现今众多父母的家教误区,事例众多,针对性强,切中肯綮,鞭辟入里,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 魏书生是一位神奇的班主任,教学40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指导,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他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儿子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2002年第一本书出版,硕士毕业后进入国内著名科研机构。魏书生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是广大家长喜欢阅读的教育良方。
 |  
         
          | 關於作者: |   
          | 魏书生,1950年生,1978年起在中学任教,特级教师。先后担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党组书记;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43项社会职务。他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坚持上语文课,兼做班主任工作,保持平常心,是教书育人的模范。 魏书生在全国各地做报告2000多场,上公开课1000多次,发表文章100多篇,主编、撰写20多本教育专著。
 由于成绩卓著,魏书生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班主任”等殊荣,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五次、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被授予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称号。
 |  
         
          | 目錄: |   
          | 001 / 自?序 
 第一章?家教事小意义大
 
 002 / 家庭似第一道染缸
 005 / 学外国家庭教育的长处
 011 / 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在后边
 014 / 为何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
 018 / 孝敬父母是立身之首
 022 / 尊重身为普通人的父母
 025 / 引导孩子辩证地评价父母
 
 第二章?家教有法无定法
 
 028 / 孩子第一次成长促使父母第二次成长
 031 /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036 / 书信——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桥梁
 039 / 让电话成为家教助手
 041 / 轻声细语的批评效果好
 044 / 扶植孩子心中正面的自我
 050 / 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
 053 / 朋友多了路好走,孩子应交好朋友
 
 第三章?教育子女德为先
 
 058 / 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
 061 /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
 065 / 莫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070 / 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
 075 / 引导孩子笑对人生
 080 / 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083 / 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
 086 / 不怕误会的孩子才是强者
 089 / 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091 /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095 / 磨炼孩子的意志
 098 /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四章?学习指导要科学
 
 102 / 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享受
 105 /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09 / 好习惯要从小处开始,不断持续
 113 / 教孩子利用潜意识
 116 / 最好还是能读大学
 119 / 高考状元家长谈教子
 122 / 引导孩子有效利用考前的时间
 126 / 孩子作业要督促,莫替做,莫放任
 129 / 正确看待考试分数
 133 / 孩子上了中学成绩为什么下降
 136 / 引导孩子走出失败的陷阱
 139 / 早熟早慧的孩子怎样教
 142 / 不要忽视大器晚成的孩子
 146 / 成绩差的孩子也有潜能
 150 / “后进生”也能成就大事业
 154 / 一分钟自我竞赛治拖拉病
 
 第五章?成才之路万千条
 
 158 / 由琴童自述想到因材施教
 162 / 引导孩子把探索当乐趣
 166 / 人生只有十二万小时
 170 / 不能升大学怎么办
 173 / 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缺陷
 
 第六章?热点问题纵横谈
 
 178 / 当干部有利于孩子成长
 182 / 孝敬感恩从家务劳动做起
 186 / 常干家务活的孩子智力好
 190 / 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
 194 / 学生追求穿戴打扮合适吗
 197 / 学生举办生日宴会弊大于利
 201 / 双休日,孩子怎么过
 204 / 怎样做到有节制地看电视
 207 / 该不该给孩子请家庭教师
 
 第七章?防止家教进误区
 
 212 /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216 / 拔苗不能助长,神童非为人造
 220 / 不能溺爱迁就孩子
 223 / 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
 227 / 听孩子把话说完
 230 / 训子莫在广众下
 233 / 莫偏袒自己的孩子
 235 / “父亲扮黑脸,母亲扮红脸”不可取
 238 / 奶奶教育孙子要爱中有严
 
 第八章?名人教子面面观
 
 242 / 品学兼济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245 / 观念方法要正确
 ?——宋庆龄的家庭教育思想
 249 / 让孩子独自闯一闯
 ?——刘少奇怎样教育孩子
 251 / 让孩子按自己的个性发展
 ?——老舍怎样教育子女
 254 / 做有责任感的父母
 ?——马克思怎样教育孩子
 257 / 为孩子读书
 ?——布什夫人的家教秘诀
 |  
         
          | 內容試閱: |   
          | 第一章?家教事小意义大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家庭似第一道染缸
 张苗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已经4岁了,妈妈准备教她识字看书。可有的同事劝她,说孩子受教育那是上学以后的事,上学之前主要就是把孩子养好,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得病,让孩子随随便便地玩,只用养,不用教。教不好,上学后反倒更难教育了。张苗妈妈拿不定主意,问我该不该教孩子识字看书。
 其实,张苗妈妈及其同事对家庭教育的理解窄了一些,以为家教就是指识字看书。其实,识字看书只是家庭教育中智育里面的一个方面。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
 实际上从张苗一生下来,父母不仅开始养她,同时也开始教育她了。
 用花,用布娃娃逗她笑,那不就是美育吗?那是在引导她喜欢美,欣赏美。
 让孩子问爷爷好、奶奶好,那不就是德育吗?
 告诉孩子这是草,那是树,这是电灯,那是星星,这就是智育。
 引导孩子练习自己翻身,自己爬行,鼓励她扶着墙,颤巍巍地站起来,又教她学迈步,学走路,这是体育。
 教孩子学拿筷子自己吃饭,学自己洗脸、洗小手绢;教她给爷爷奶奶盛饭,教她学会洗碗,这是在进行劳动教育。
 从孩子出生起,每个家庭就都已经在进行家庭教育了。区别在于,有的家庭教育是自觉的,有计划的,因此效果就好。有的家庭教育是不自觉的,盲目的,随随便便的,所以效果就差。
 达尔文主张从婴儿诞生之日起就进行教育。许多家庭的父母都制订了家庭教育计划。同样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父母文化水平差不多,大人们别的方面素质也不相上下,而孩子刚入学就立即显出较大差距。我所任班级的张杰的母亲从孩子一岁起就耐心地有计划地教育,所以女儿张杰成长得出众,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办事胆子都大,待人有礼貌,做事情持之以恒,识字量也更多。李小华说话吞吞吐吐,不愿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遇到困难爱哭。仔细一调查,原来小华的妈妈生怕委屈着女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知娇惯,只重养,不重教,她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
 其实,到学校才开始接受的教育,已经是再教育或第二次教育了。
 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任职期间的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名为《家庭教育》的著作,并于1917年由他本人捐款公开出版,分发给广东省的家家户户。
 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他说——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养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大红。到了世界(社会)上,哪怕遇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了。万一在家里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褪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个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丝总是白的,只看第一道染法如何。个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只看6岁以前家里的教法怎样。6年里肯费力,将来就受用不尽。
 
 朱庆澜注重学习外国人早期家庭教育的做法。他说——
 
 外国人教儿子,人人都肯拼这6年的工夫,所以儿子到了20岁,个个都企(站)得住(脚),不用父母去管他。而我们中国人不知道家庭教育的紧要,把小时候顶紧要的6年,随随便便放过去了。都说小孩不要紧,等到大来再教不迟。哪知道到了大来,小孩底子已经坏了,白花许多学费,白做许多牛马,一直做到父母进了棺材,闭了眼,儿子还是企不住,到底不成才。
 
 他十分恳切地对父母们说——
 
 儿女小时候,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教小孩子本是极要紧又是极容易的事,各人偏不在容易的时候去教,偏要等到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又费力,又无益,岂不是怪事吗?
 
 大家想想,朱庆澜所说的“家庭似第一道染缸”的比喻,是不是挺有道理。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从张苗生下来的那天起,家长已经开始教育她,已经开始往雪白的丝上染颜色了。既然这样,家长就不要等待孩子上学了。现在就抓紧时间,给孩子染上孩子喜欢、大人喜欢、社会需要的颜色吧!
 
 学外国家庭教育的长处
 李伟是一名初中女生,今天老师上语文课时,读了一篇文章《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还让同学们讨论哪种方式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培养出有作为的人才。李伟回家给父母讲了国外的家庭教育情况,李伟的妈妈对这些将信将疑:
 西方国家的家长真让中学生打工挣钱吗?真的很少给孩子零用钱吗?真的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吗?真的让孩子吃苦吗?
 这是真的。
 先说日本。
 日本孩子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日本的调查统计,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依次为:
 ①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占被调查人数的41.8%。其中小学家长百分比高于初中,城市家长有此期望的比率高于农村。
 ②虽平凡,但能构筑家庭。占被调查人数的30.6%。其中初中高于小学,城市高于农村。
 ③遵纪守法,有道德。占被调查人数的12.4%,中学略高于小学,农村高于城市。
 ④经济上富有。占被调查人数的6.7%。
 ⑤为国家、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占被调查人数的5.5%。
 ⑥有社会地位。占被调查人数的0.3%。
 ⑦其他。占被调查人数的2.7%。
 同日本的家长相比较,中国的学生家长选择为国家、民族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数和百分比,以及选择希望子女有社会地位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日本学生家长。
 日本学生家长选择希望子女工作平凡,但能够构筑家庭的人数和百分比,选择子女遵纪守法、有道德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中国学生家长。这说明日本学生家长更务实,更富有经济思想和法制观念。
 日本学生家长家教内容的选择依次为:
 ①注重养成基本生活习惯。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5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