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347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45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347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10200
 
 
 | 
         
          | 編輯推薦: |   
          | 1.一部纵览西方科技演进,解读自然史与人类起源,直至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西方科技简史著作。本书带你走进每一个关键时刻,揭示背后的历史脉络。 2.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明,探究其科技贡献,理解古代的智慧如何为后世铺就道路。欧洲中世纪与阿拉伯的科技光芒,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起点与灵感源泉。
 3.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风潮,再到近代科学革命的风起云涌,本书为你呈现一个科技进步的连续史诗,展现西方如何通过技术引领世界。
 4.详细追溯20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诞生与崛起,见证人类如何在技术的浪等
 
 |  
         
          | 內容簡介: |   
          |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十分显著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历史已经成为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必备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史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的可靠途径。 本书从人类的诞生与古代文明、古希腊的科学技术、罗马的科学与技术、欧洲中世纪、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文艺复兴与工场手工业、近代科学革命、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工业社会的形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20世纪上半叶的新兴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西方科技发展的简明历史。本书在编排上注重科学史与技术史并重,注重科学技术史与社会史、文化史的结合,注重科学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  
         
          | 關於作者: |   
          | 姜振寰 ,1944年2月生,山东省掖县(莱州)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哈工大学报(社科版)主编,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科学技术史、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发表论文100余篇, 编著、译著50余部。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誉理事。黑龙江省政府参事、黑龙江省创造学会会长。 |  
         
          | 目錄: |   
          | 绪 论 一、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 002
 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科学技术革命 / 008
 三、产业革命与产业结构的变革 / 014
 四、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技术史 / 016
 
 第一章 人类的诞生与古代文明
 一、地球的自然史与人类的起源 / 020
 二、人类早期的技术发展 / 025
 三、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畜牧 / 033
 四、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 039
 五、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及、古印度 / 043
 
 第二章 古希腊的科学与技术
 一、古希腊概述 / 052
 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 055
 三、希腊化时期的科学技术 / 065
 
 第三章 罗马的科学与技术
 一、罗马概述 / 076
 二、罗马的科学 / 078
 三、罗马的技术 / 085
 
 第四章 欧洲中世纪、阿拉伯的科学与技术
 一、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与大学教育 / 094
 二、欧洲中世纪的技术 / 099
 三、阿拉伯世界的科学技术 / 111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工场手工业
 一、欧洲的文艺复兴 / 122
 二、工场手工业 / 131
 
 第六章 近代科学革命
 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 146
 二、从伽利略到牛顿 / 153
 三、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与机械唯物论自然观的产生 / 160
 
 第七章 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
 一、英国产业革命 / 166
 二、蒸汽机的发明与改革 / 174
 三、高炉的出现与钢铁冶炼 / 182
 四、机械加工体系的形成 / 184
 
 第八章 工业社会的形成
 一、近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兴起 / 194
 二、欧洲大陆与美国的产业革命 / 203
 三、日本与俄国的产业革命 / 211
 
 第九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数学 · 物理学
 一、数学的符号化,微积分与解析几何 / 218
 二、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形成 / 224
 
 第十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天文学 ·地学 ·化学 ·生物学
 一、天文学与地学 / 242
 二、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 / 246
 三、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与微生物学 / 253
 
 第十一章 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
 ——电力技术革命 · 冶金与化工
 一、电力技术革命的兴起 / 260
 二、冶金与化工 / 274
 
 第十二章 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
 ——机床 · 热机 ·农机 · 军工
 一、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确立 / 284
 二、热机的发明与应用 / 290
 三、农业生产机械化 / 298
 四、近代军事技术的进展 / 302
 
 第十三章 现代科学革命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 308
 二、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学说的创立 / 314
 三、科学革命与科学观念变革 / 322
 
 第十四章 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一、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现代宇宙论 / 324
 二、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 / 331
 三、科学分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 336
 
 第十五章 20 世纪上半叶的新兴技术
 一、科学管理与生产的自动化 / 344
 二、 航空工业的兴起 / 348
 三、电子与无线电技术 / 353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科学技术 / 362
 
 第十六章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一、信息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 373
 二、现代医学科学与技术 / 392
 三、信息战时代的军事技术 / 399
 
 终 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
 一、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 406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4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