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347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296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1173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121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3050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806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306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1520
 
 
 | 
         
          | 編輯推薦: |   
          | ※《超越语言》是一部探索文学言语本质、特性、成因与价值的学术著作,初版于1990年,当年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国内创作界、评论界对文学言语学研究的关注。 
 ※《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开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超越语言》被一些大学列为攻读博士学位的书目。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超越语言》是“一本超拔的书”;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入侵欧美。在这个时代,能用心魂与血性来创造学问的实在不多。”
 |  
         
          | 內容簡介: |   
          |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 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文学语言是如何在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心中产生并呈现出来的?诗性的语言如何在人性中扎根生长?当诗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时,文学艺术如何再度达成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这些问题往往被正统的语言学家忽略。
 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进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可能性。
 《超越语言》首次提出“次语言”“常语言”“超语言”“言语流”“言语场”“裸语言”等理论概念并被学术界沿用至今。在本书中,作者力图从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存在中寻找艺术超越常规、文学超越语言的脉络线索。由此,读者将会看到,一个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如何将东方的老子、刘勰、司空图、王士祯、鲁迅,与西方的洪堡特、索绪尔、杜夫海纳、布勒东糅合在一起。
 《超越语言》1990年首次出版,旋即在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超越语言》是“一本超拔的书”;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入侵欧美。在这个时代,能用心魂与血性来创造学问的实在不多。”《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开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次重新出版,鲁枢元对书稿作了修订,并根据时代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为全书各章悉心增写了补记
 |  
         
          | 目錄: |   
          | 001_题记 003_自序
 007_初版序言/白烨
 
 第一章 语言的干涸
 001_1.1古老的岔道
 007_1.2一步跨过大西洋
 008_1.3大鱼骨头
 017_1.4气氛型信息复现
 024_1.5反叛结构主义
 027_补记: 语言学的回归之路
 
 第二章 寻找绿洲
 031_2.1艰难的转折
 033_2.2回到索绪尔的起点
 038_2.3理解的门槛
 043_2.4文学言语学
 050_2.5操斧伐柯
 
 054_补记: 索绪尔与巴赫金
 
 第三章 沉寂的钟声
 059_3.1风格的零点
 067_3.2在言语的下边
 073_3.3生命与语言
 077_3.4沉寂的钟声
 084_3.5论“絪缊”
 094_补记: 语言与生态
 
 第四章 裸体语言
 099_4.1重提言语起源
 108_4.2文学的原始细胞
 115_4.3从司汤达到布勒东
 124_4.4袒露内部语言
 129_4.5潜修辞
 138_补记: 莫言与裸语言
 
 第五章 精神的升腾
 143_5.1突破与超越
 148_5.2三分法
 152_5.3“超语言学”
 157_5.4英伽登的天空
 161_补记: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第六章 场型语言
 167_6.1线·面·场
 172_6.2说“神韵”
 176_6.3言语格式塔
 183_6.4西蒙的调色盘
 190_6.5开发右脑
 197_补记: 钱锺书论神韵
 
 第七章 诗性的天国
 201_7.1言语的天地
 204_7.2灿烂的感性
 
 213_7.3打通心灵的囚牢
 220_7.4语言的狂欢
 225_7.5瞬间伊甸园
 231_补记: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八章 汉语言,诗语言
 235_8.1那辉煌的银杏树
 237_8.2语言与传统
 241_8.3汉语言的诗性资质
 258_8.4从“血战”到“服从”
 265_补记: 语言的沉沦
 
 269_跋
 275_1994年重印后记
 附录一
 学术界相关评价
 277_王蒙/致鲁枢元信
 278_王蒙/缘木求鱼——读鲁枢元的《超越语言》
 
 283_韩少功/致鲁枢元的信(有删节)
 284_唐翼明/致鲁枢元的信
 285_南帆/主体与符号
 289_南帆/超越的本义——读鲁枢元的《超越语言》
 296_陈力丹/符号学: 通往巴别塔之路——读三本国人的符号学著作
 297_伍铁平、孙逊/评鲁枢元著《超越语言》中的若干语言学观点
 298_伍铁平/要运用语言学理论必须首先掌握语言学理论
 299_宗廷虎/《20世纪中国修辞学》: 鲁枢元的文学言语学研究(高万云撰文)
 附录二
 303_语言学与文学——答伍铁平、孙逊对《超越语言》的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