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用科学了解面包的“为什么” (全彩图解版)
》
售價:NT$
449.0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NT$
296.0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NT$
347.0

《
毕淑敏温暖四部曲 毕淑敏30年散文精华 暖心疗愈 插图典藏(套装4册)
》
售價:NT$
1220.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NT$
398.0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NT$
1010.0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上海“孤岛”时期(1937—1941)的一份翻译文学期刊《西风》(West Wind Monthly)为研究对象,借用情绪史研究中“情绪政体”(emotional regime)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在“孤岛”语境中探讨编/译者、读者、翻译、观念、情绪及文本流动间的链结关系本书以渐进的方式,透过“情”的视角,论证了“孤岛”作为民国时期的最后一方公共领域,《西风》如何借助这一公共领域的平台,通过其持续的翻译实践将儒家伦理秩序中的“情”加以祛魅,即消解作为道德力量的“公情”(集体之情)而强化作为普遍人性的“私情”(个体之情),并最终推动个人情感/情绪成为支撑一个进步国家的中坚力量。
|
關於作者: |
胡晨飞,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台湾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19.4-2019.8)。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史,翻译与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并先后以主研人身份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3项省部级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在《外国语文》《山东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1部,参编教材1部。
|
目錄:
|
目 录
绪 论1
一、学术缘起3
二、学术史回顾17
三、方法问题32
第一章 上海“孤岛”:公共领域的生成与翻译文学期刊的勃兴38
第一节 何为“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形成的四个条件41
一、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公”字解45
二、公私对立及“私”观念的演变48
三、忠孝同构的生成与断裂53
四、公众舆论的话语博弈场59
第二节 翻译文学期刊的勃兴——公共领域的“孤岛”注解64
一、文学期刊与“孤岛”公众舆论的最集中表述空间65
二、翻译与“孤岛”文学期刊的共生69
小 结74
第二章 “孤岛”文学期刊: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77
第一节 “孤岛”文学期刊的概念界定与量化考察79
一、“孤岛”文学期刊的概念界定79
二、“孤岛”文学期刊的量化考察84
第二节 “孤岛”翻译文学期刊的内容与分类88
一、时政类翻译文学期刊90
二、文学类翻译文学期刊93
第三节 《西风》的“孤岛”画像98
一、《西风》的翻译缘起与影响99
二、《西风》创刊号考102
小 结114
第三章 翻译在启蒙的延长线上:《西风》文体革命与“孤岛”
情绪政体的改变116
第一节 “我”之觉醒——“孤岛”情绪政体的转变118
一、传统中国社会的情绪政体119
二、西洋杂志文翻译与“我”之觉醒129
第二节 情绪的启蒙——《西风》文体革命的终极指向140
一、《西风》译文的“杂而新”与“私情”的伸张141
二、《西风》时政类译文与“私情”的启蒙典范152
三、《西风》的西洋杂志文翻译及征文与“私我”的情绪导航158
小 结172
第四章 翻译与重构秩序的努力:《西风》的新女性想象
与公众情绪的形塑176
第一节 想象新女性——《西风》的“新女性”译题177
一、新女性的“情”之焦虑178
二、“妇女·家庭”专栏与《西风》的新女性想象184
三、《西风》的“婚姻教育特辑”分析与新女性的“情”之出口189
第二节 重塑情绪的努力——《西风》的“性”译题194
一、作为“性”之情绪庇护所的“西风信箱”195
二、“性”的翻译实践与重构“私情”的努力198
三、追寻光与真理与重构家国秩序的想望206
小 结214
结 语217
参考文献224
附录一 “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目录243
附录二 “孤岛”时期翻译文学期刊分类目录289
致 谢311
插图及附表清单3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