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年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服务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改变着城市服务碎片化、低效化困境。本书提出空间一体化、要素集成化、技术标准化、资源整合化构成的城市服务一体化理论体系,提倡将城市全域各类型服务聚合起来,通过统筹城市各个空间、优化城市各种要素、统一服务技术标准、提升城市各类资源效率,实现城市高质望发展。本书总结了我国城市服务一体化的各类实践案例,评价了5大城市群74座城市的服务状况并提出了建议。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城市服务相关领域的研究参考,也有助于政府和公共部门、企业以及广大公众对城市服务的系统认知 |  
         
          | 關於作者: |   
          | 孟延春,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曾获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和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治理”“城市更新”“区域发展与政策”等相关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赵力,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治理与数字治理。
 王碧玥,女,国家博士后交流计划引进博士后,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曾获英国利物浦大学文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硕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决策过程管理、多利益主体分析等。
 |  
         
          | 目錄: |   
          | 绪论/001 一我国城市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001
 二城市服务问题的解决之道——全域化、市场化和一体化/004
 三城市服务的含义及一体化框架的提出/008
 四研究意义/009
 第一章城市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012
 一城市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含义/012
 二城市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的类型/013
 三城市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典型案例/022
 第二章城市服务一体化的理论建构/029
 一城市服务一体化框架/029
 二城市服务空间一体化相关理论/032
 三城市服务要素集成化相关理论/041
 四城市服务技术标准化相关理论/051
 五城市服务资源整合化相关理论/063
 第三章城市服务多元主体治理生态/076
 一多元主体治理相关理论/076
 二政企互动/089
 三政社互融/097
 四企社互联/104
 五多主体参与的责任/116
 第四章城市服务空间一体化/121
 一城市社区一体化/121
 二城市园区一体化/150
 三高校后勤服务一体化/169
 四文旅景区服务一体化/181
 第五章城市服务要素集成化/196
 一城市智慧停车管理/196
 二环卫一体化服务/211
 三交通站场一体化运营/223
 第六章城市服务技术标准化/247
 一系统集成技术迭代演变/247
 二智慧系统的应用实践/256
 三智慧系统的安全管理/259
 四技术标准化的体系架构/265
 第七章城市服务资源整合化/267
 一资源整合化的背景和意义/267
 二资源整合化的目标与构成/268
 第八章亚洲城市服务案例/287
 一韩国城市服务案例/287
 二日本城市服务案例/304
 三新加坡城市服务案例/329
 第九章城市服务绩效评价/355
 一城市服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355
 二城市服务绩效评价方法/359
 第十章城市服务一体化规范体系/370
 一法律法规体系/370
 二标准体系/373
 三规划体系/376
 四评价考核体系/377
 五服务体系/380
 第十一章中国城市服务评价/386
 一城市服务评价指标体系/386
 二研究方法简介/392
 三城市服务评价结果/397
 四各城市群物业服务的经验和前景/416
 五结论与讨论/426
 参考文献/436
 图目录
 图1-1城市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013
 图1-2政企合作运营管理模式/014
 图1-3政企合作运营管理模式风险承担/015
 图1-4政企合作模式特征与作用/016
 图1-5万丈基金小股操盘收购企业天地3号项目/017
 图1-6高和资本参与投资上海静安高和大厦/018
 图1-7高和资本参与投资北京高和蓝峰大厦/019
 图1-8上海万科的哥伦比亚公园项目/020
 图1-9世联行城市更新品牌打造及对外输出/020
 图1-10世联行的上海长宁、苏城项目/021
 图1-11上海万科的张江国创中心项目/022
 图1-12招商积余的发展历程/027
 图1-13招商通智慧服务平台的系统构成/028
 图2-1城市服务一体化整体框架/030
 图2-2城市服务一体化理论框架/031
 图2-3空间一体化的理论基础/033
 图2-4要素集成化的理论基础/041
 图2-5技术标准化的理论基础/051
 图2-6资源整合化的理论基础/064
 图3-1天津市滨海新区特许经营交易结构/094
 图3-2不同政府主导程度下的政企权力边界/095
 图3-3光华社区商贩自治会管理模式/101
 图3-4全能政府、转型政府和有限政府的政社边界/103
 图3-5业委会、业主和物业公司三者关系/105
 图3-6军粮城社区治理模式/107
 图3-7金鸿新诚建设的某小区停车棚/112
 图3-8社会企业及利益相关者角色变化及关系/114
 图3-9企社边界变化过程/115
 图4-1居住社区15分钟生活圈设施配置/124
 图4-2军祥园社区15分钟生活圈指示图/125
 图4-3物业与居民共建社区长廊/129
 图4-4智能家居生态格局解读/136
 图4-5社区业务分布/144
 图4-6未来社区系统框架/148
 图4-7产城融合概念框架/151
 图4-8产城融合结构/152
 图4-9智慧园区发展历程/153
 图4-10科技小镇的产学研合作架构/162
 图4-11科技小镇的区位/164
 图4-12科技小镇的交通资源/165
 图4-13智慧营销的技术框架/193
 图5-12017~2021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及私人汽车拥有量/197
 图5-2我国停车政策演变/200
 图5-3我国“十四五”时期城市停车建设目标/202
 图5-4智慧停车的主要场景/208
 图5-5环卫一体化/221
 图5-6开原市环卫一体化项目服务质量监管体系/221
 图5-7日本高速公路的连接作用/240
 图5-8日本高速公路组织结构/241
 图6-1技术浪潮发展历程/248
 图6-2互联网技术发展历程/251
 图6-3成都市“城市大脑”所引用的城市数据/255
 图7-1军粮城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组织架构/285
 图8-1人口流失的恶性循环/306
 图8-2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308
 图8-3合作社组织结构/317
 图8-4横滨市共创平台/321
 图8-5横滨市的共创形态/321
 图8-6共创推进室收到提案的流程/325
 图8-7共创论坛的构成/326
 图8-8新加坡智慧国家发展进程/330
 图8-9数字经济行动框架/333
 图8-10社区服务设施体系发展历程/335
 图8-11智慧城镇框架/337
 图8-12新加坡固体废物管理体系/346
 图8-13中端企业垃圾处理体系/348
 图8-14新加坡垃圾回收分类管理机制/349
 图8-15OIP平台运作流程/352
 图9-1城市服务一体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结构/361
 图10-1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371
 图10-2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372
 图10-3与业务相关的标准体系/374
 图10-4与技术相关的标准体系/375
 图10-5城市服务一体化规划体系/377
 图10-6城市服务一体化评价体系/378
 图10-7城市服务一体化考核体系/379
 图10-8城市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380
 图10-9城市管家服务体系/381
 图10-10产业园区运营一体化/382
 图10-11文旅景区运营一体化/383
 图10-12机场/交运枢纽物业运营一体化/384
 图10-13高校/医院后勤管家运营一体化/384
 图11-1城市服务评价指标体系/387
 图11-2各城市群的城市服务评价/412
 表目录
 表1-1现有政企合作模式及其特点/015
 表2-1智慧城市发展评价指标汇总/056
 表3-1社会企业管理模式的类型/113
 表4-1碧桂园服务的治理经验/127
 表4-2碧桂园服务懒人社区建设中的服务内容/140
 表4-3智慧园区相关政策/154
 表5-1“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层面的停车政策/200
 表5-2我国重点省级行政区停车政策/202
 表5-3我国中西部省级行政区停车政策/204
 表5-4城市停车服务的建设模式/206
 表5-5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和PPP模式的对比/218
 表6-1技术浪潮发展中的场景应用/248
 表6-2互联网技术发展历程/250
 表6-3CIM技术的迭代/257
 表8-1日本政府出台的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情况/307
 表8-2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产品/309
 表8-3日本智慧城市提供的产品服务/309
 表8-4日本主要智慧城市类型与政策支持/310
 表9-1城市服务绩效评价结果性指标体系/364
 表9-2城市服务一体化过程性指标体系/366
 表9-3城市服务一体化主观评价指标体系/367
 表9-4碧桂园城市服务一体化主观评价指标体系/368
 表11-1城市服务梯队分布结果/3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