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551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500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39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1367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755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281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39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203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为了满足国家对数控人才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要求,并结合作者多年在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和模具制造方面的教学与工作经验编写的。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数控机床概述、数控编程基础、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本书主要内容都结合加工实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将数控加工程序和工艺的编制融合到每个编程实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这些数控编程指令。本书详细地介绍了FANUC 0i、GSK983、HNC21/22等常用系统的基本操作,围绕中高级数控操作工的职业岗位要求合理地安排内容,将数控理论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性、实用性强。数控车和数控铣两章安排有与相关知识点紧密结合的加工实例以及二维码多媒体视频,可帮助学生有效地消化所学知识,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本书适合中职和高职学校数控、模具、机电类专业教学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工培训使用。 |  
         
          | 目錄: |   
          | 前言本书二维码第一章数控机床概述1第一节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1第二节数控机床的概念与组成3第三节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及应用6习题7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8第一节数控编程概述8第二节数控机床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12第三节数控程序的格式与组成18习题21第三章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23第一节数控车床概述23第二节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30第三节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58第四节数控车床对刀102第五节数控车削加工实例104习题136第四章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139第一节数控铣床概述139第二节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148第三节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编程178第四节数控铣床对刀244第五节数控铣削加工实例248习题266参考文献271 |  
         
          | 內容試閱: |   
          | 本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动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进行教材、教法改革,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本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紧跟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具有丰富数控机床操作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本书的编写,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及时将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纳入书中,反映典型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本书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参照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选取和规划教学内容,涵盖了数控机床加工行业职业资格中级工到技师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点,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先进性与实用性,有利于职业学校“三教”改革和1+X证书的实施。本书从培养数控技能专业人才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数控加工程序和工艺的编制融合到每个编程实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这些数控编程指令。本书的数控车削和数控铣削两章安排有加工实例。加工实例和相关知识点紧密结合,每个加工实例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更能强化其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实际动手能力。本书由东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由缪遇春、吴光明任主编,曾向彬、胡志敏任副主编。其中,彭森荣编写了第一章,吴波、黄元强编写了第二章,胡志敏、彭群编写了第三章第一、二节,曾向彬、周光平编写了第三章第三节,刘惠超编写了第三章第四节,缪遇春编写了第三章第五节,方玉建编写了第四章第一、二节,张立华、高仲康编写了第四章第三、四节,吴光明编写了第四章第五节。全书由缪遇春统稿。东莞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本书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在编写过程中,东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东莞市技师学院、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高级技工学校、联合技工学校、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智通职业技术学校、华粤职业技术学校、南华职业技术学校、南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学院及东莞模具制造相关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