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347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45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347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10200
 
 
 | 
         
          | 編輯推薦: |   
          | 选取常见品种多达700种,从叶的形态上识别药用植物,包含全株、叶、花、果等多幅图片全方位展示植物特征。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常用的中草药700 多种。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从而一步步缩小识别范围,最后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种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配有植株、叶、花、果、茎干等具有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药用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学生、教师、基层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  
         
          | 目錄: |   
          | 使用说明 一、植物分类术语图解及本书分类方法 / 1
 二、如何通过本书快速识别植物 / 14
 第一部分 直立草本植物
 一、陆地生植物 / 20
 (一)茎生叶明显 / 20
 1 单叶、叶卵圆形 / 20
 (1)叶缘整齐、叶互生 / 20
 (2)叶缘整齐、叶对生和轮生 / 52
 (3)叶缘有齿、叶互生 / 65
 (4)叶缘有齿、叶对生或轮生 / 88
 2 单叶、叶长条形 / 119
 (1)叶互生 / 119
 (2)叶对生和轮生 / 147
 3 单叶、叶分裂 / 160
 (1)羽状裂叶、叶互生 / 160
 (2)羽状裂叶、叶对生 / 176
 (3)掌状裂叶 / 182
 (4)三裂叶 / 190
 (5)其他形裂叶 / 201
 4 复叶 / 212
 (1)羽状复叶、小叶不裂 / 212
 (2)三复叶、小叶不裂 / 232
 (3)复叶、小叶裂 / 243
 (二)无明显地上茎或茎生叶较小不明显 / 276
 1 卵圆形单叶 / 276
 2 条形叶 / 307
 3 叶分裂 / 330
 4 复叶 / 338
 5 叶不明显 / 359
 二、水中生植物 / 366
 第二部分 藤蔓类植物
 一、匍匐草本 / 380
 (一)单叶 / 380
 1 叶互生 / 380
 2 叶对生和轮生 / 389
 (二)复叶 / 404
 二、草质藤本 / 412
 (一)单叶 / 412
 1 叶不分裂 / 412
 (1)叶互生 / 412
 (2)叶对生或轮生 / 426
 2 叶分裂 / 439
 (二)复叶 / 450
 (三)叶不明显 / 455
 三、木质藤本和攀援灌木 / 458
 (一)单叶 / 458
 1 叶缘整齐 / 458
 (1)叶互生 / 458
 (2)叶对生 / 471
 2 叶缘有齿 / 480
 3 叶分裂 / 485
 (二)复叶 / 490
 1 羽状复叶 / 490
 2 三复叶和掌状复叶 / 499
 第三部分 灌木和乔木
 一、单叶、叶针形或条形 / 510
 二、单叶、叶卵圆形 / 523
 (一)叶缘整齐 / 523
 1 叶互生 / 523
 2 叶对生和轮生 / 563
 (二)叶缘有齿 / 592
 1 叶互生 / 592
 2 叶对生 / 630
 (三)叶分裂 / 644
 三、复叶 / 662
 (一)羽状复叶 / 662
 1 奇数羽状复叶 / 662
 2 偶数羽状复叶 / 693
 (二)掌状复叶和三复叶 / 706
 四、叶不明显 / 720
 参考文献 / 725
 索引 / 726
 |  
         
          | 內容試閱: |   
          | 中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多,药用本草多达万种。如何能够在野外尽快地识别看到的植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本书主要是通过叶来识别药用植物,植物叶的形态变异度较小,且在生长期及枯萎期均存在,所以本书选择从植物叶的形态上入手进一步对植物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缩小识别范围,最后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种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这也是编者多年来野外识别植物的经验总结,这只是一种大体形态上的分类,没有严格按照植物学形态特征来分,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有效的缩小识别范围。有些植物叶的形态变化较大或者介于两种分类之间,编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分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姜科、禾本科、鸢尾科植物的叶子较宽,可以归为卵圆形,但姜科、禾本科、鸢尾科植物的总体特征明显,编者将他们大多数归入了条形叶中。本书药用植物文字部分分〔科属〕、〔识别〕、〔药用〕三个栏目。〔识别〕栏目下所叙及的植物分布地是仅限于中国而其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分布没有涉及,〔药用〕栏目下药物采集及用法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因为有些植物和药材具有毒性,所以编者不建议非专业人士私自采集和使用。由于编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会存在疏漏或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2016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