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 編輯推薦: | 
         
         
          |  
            火红年代,大干快上,多快好省,改革开放,国际接轨,科创为先,模范代代,可歌可泣,立碑永存。
           |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录各类新碑记320多篇,每篇详细描述了记碑石刻所在区域位置、大小尺寸、立石时间、撰文者、书丹者、书法字体及建碑的简要时间背景。本着遵重历史的原则,据记碑石刻移录所刻文字内容,不作变动。每篇配以一至二张记碑石刻实景照片。所选记碑石刻均由作者亲临踏访后而录。
  书稿分记人篇、记事篇、记物篇三个板块,每篇内的记碑石刻按年份先后编排,年份不详者排最后。书稿内容十分丰富,有重大工程建设的记碑石刻,如《洋山深水港赋石刻》《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志碑》《太浦河工程纪念碑》等;有重要节庆的记碑石刻,如《上海交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里程碑记》《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碑》《崇明成陸一千四百年记碑》《长征农场建场六十周年记碑》等;有著名人物的记碑石刻,如《黄道婆墓纪念碑》《徐光启像及传记石刻》《普希金纪念碑》《盛丕华先生墓记碑》等;有记录重大事件的记碑石刻,如《复旦大学抗战西迁纪念碑》《李庄同济纪念碑》《上海市电话号码升八位纪念碑》《抗击711龙卷风纪念碑》等。
  它从一个侧面记载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一个侧面记载了伟大时代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事迹。这些记碑石刻所记载的内容,对研究上海历史无疑有着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柴志光,曾任浦东新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上海地方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编著有《浦东古旧书经眼录》《浦东名人书简百通》《汉石经室题跋》《浦东石建筑踏访记》《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浦东进士举人名录》(合编)《上海佛教碑刻文献集》等。
           | 
         
       
      
      
      
         
          | 目錄: 
           | 
         
         
           
            目录
 记人篇
 王培孙先生墓表 / 
 黄道婆墓纪念碑 / 
 徐光启像及传记 / 
 俞庆棠先生铜像 / 
 黎仲实先生墓碑记 / 
 盛丕华先生墓碑记 / 
 颜惠庆先生墓碑记 / 
 王屏南先生墓碑记 / 
 普希金纪念碑碑记 / 
 金仲华先生墓碑记 / 
 重建唐一岑墓碑记 / 
 复旦大学寒冰馆 / 
 吴蕴初先生铜像 / 
 玉佛寺十六罗汉像 / 
 顾观光先生墓碑记 / 
 贺绿汀铜像基座题词 / 
 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 / 
 田汉先生铜像与生平简介 / 
 《缅怀韬奋、学习韬奋》碑 / 
 江绍基先生墓碑记 / 
 重建杨斯盛铜像碑记 / 
 黄道婆墓简介 / 
 陈瑞生烈士铜像碑记 / 
 任德耀同志墓碑记 / 
 杜重远侯御之合墓碑文 / 
 上海县籍进士录 / 
 徐光启塑像简介 / 
 蒋月泉先生墓碑记 / 
 潮音庵宝昂师太行业碑 / 
 林钧故居遗址 / 
 高镜朗先生铜像及生平简介 / 
 陶行知纪念馆 / 
 世纪公园李白烈士塑像记文 / 
 徐光启墓修复碑记 / 
 扁鹊像雕塑及传记 / 
 衣被天下 / 
 黄山茶林场十一位烈士雕像碑记 / 
 江南第一牌楼三世二品坊简介 / 
 嘉定九卿轩历史人物像及生平 / 
 姚光雕像简介 / 
 杨公斯盛传略与赞言 / 
 威廉·沃尔什博士铜像简介 / 
 顾正红烈士塑像简介 / 
 屠杰先生功德碑记 / 
 ……
           | 
         
       
      
      
      
         
          | 內容試閱: 
           | 
         
         
           
            自序
 碑记石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符号,由来已久,在当代仍起着纪事、铭功、述德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石头上的史书。《海上新碑录》,它是上海区域内新中国建立后所立碑记石刻之选录;它从一个侧面记载和反映了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重要的人、事、物,不同时期的许多历史痕迹通过石与金的运用,为民众留下了深深的时代记忆。穿梭在城市的各色建筑中,不经意中就会看到或石或金的碑与牌,上面所刻的文字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漫步在大小绿地园林中,一些碑记石刻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文化艺术作品的美好享受;而一些名人塑像基座石所刻的记文,那是民众对他们的一种崇敬。
  对于上海区域内1949年以前历代的碑记石刻,已有许多汇编本问世。但对当代记碑石刻的收录汇编,尚未引起重视,一些新编地方志书也缺少这方面的记载。而新碑记、新石刻在数量上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本书记载的各类新碑记就700多种,而笔者尚未寻访到的新碑记、新石刻肯定还有许多。本书正文记载的碑记石刻,每篇多详细描述了碑记石刻所在区域位置、大小尺寸、立石时间、撰文者、书丹者、书法字体及建碑的简要时间背景。本着遵重历史的原则,据碑记石刻移录所刻文字内容,不作变动。每篇配以一至二张碑记石刻实景照片。所选碑记石刻大多由笔者踏访而录。
  所选碑记石刻分记人篇、记事篇、记物篇三个板块,每篇内的碑记石刻按年份先后编排,年份不详者排最后。碑记石刻内容十分丰富,有重大工程建设的碑记石刻,如《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志碑》《太浦河工程纪念碑》《卢浦大桥落成碑记》等;有重要节庆的碑记石刻,如《上海交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里程碑记》《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碑》《崇明成陆一千四百年记碑》《长征农场建场六十周年记碑》等;有著名人物的碑记石刻,如《黄道婆墓纪念碑》《徐光启像及传记石刻》《普希金纪念碑》《盛丕华先生墓记碑》等;有记录重大事件的碑记石刻,如《复旦大学抗战西迁纪念碑》《李庄同济纪念碑》《上海市电话号码升八位纪念碑》《抗击711龙卷风纪念碑》等。
  刻立碑记较多的当以沪上几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立有为数不少的碑记石刻。而上海地区刻立纪念性碑记石刻最多的当数龙华烈士陵园,有关上海地区中国革命史的碑记石刻大部分已在笔者编写出版的《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有记载。
  在当代,上海的一些公园、寺庙、学校、旅游景点等场所还新建了规模不一的碑廊,如青浦曲水园的石鼓文艺术碑廊、浦东三林镇老街三林历史人物碑廊、浦东钦赐仰殿道教文化碑廊、南洋中学名人题词碑廊、陈云纪念馆碑廊、真如寺碑廊、浦东中学碑廊、嘉定九卿轩碑廊等,这些碑廊所刻立的石碑除了其所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欣赏价值外,对研究相关的专业史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重刻或仿刻古碑也有十余通之多,宝山临江公园和浦东宝山城遗址均仿刻了《明永乐宝山御碑》,原碑现保存在浦东高桥中学。金山亭林公园重刻了元赵孟頫书丹的《重修宝云寺记碑》,原碑仅存残石二块。华东师范大学重刻了《大夏大学迁校碑》,该碑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夏大学迁移到大后方办学的一段历史。浦东南汇文庙仿刻了汉代至明代的相关古碑八通,这八通碑的原碑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碑刻。闵行区颛桥镇重刻了明心寺古碑五通,这五通碑原碑均毁失。这些仿刻或重刻碑记,对复原历史景点及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碑记石刻是我国最经典的记事方式,也是一种最庄重的纪念物,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大至政府机构的记事碑,小至居民住宅区的名称石刻;其文多至洋洋千字,少至四五字;其中不乏有名家手笔。当代建立的石碑有几个特点,石质从传统的青石转向大理石和自然状石块,刻制方式已从手工刻字转向电脑机器刻字,石碑的形制,从传统的竖碑式转向了平板横排式。与传统碑记相比,当代新碑记,往往缺失记文撰写者和书丹者,有的甚至缺失年月日时间,在新修地方志书中也缺失记载新碑记。本书所收录的碑记石刻是笔者寻访新碑记中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地区新碑记中的一部分。
  柴志光
 2023年10年20日于浦东有无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