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347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607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611
|
| 內容簡介: |
《技术哲学——从埃及金字塔到虚拟现实》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津教授晚年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是苏联解体10 年后出版的唯一一部冠名为“技术哲学”的著作。
该书共9章,较深入地分析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特别是对技术与工艺的本质、文化背景对技术的影响、技术与工业的统筹建构、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是其他类似著作很少论述的,在研究方法上亦独具一格。同时,对人类因滥用技术而出现的“技术危机”作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
全书逻辑严谨,分析独特,是一部难得的与西方同类书风格截然不同的技术哲学著作。
|
| 關於作者: |
|
罗津(Вадим Маркович Розин),1937 年6 月28 日生于莫斯科,哲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科学及艺术的起源、技术哲学、工程设计的方法论等。发表论文400 多篇,著有教材及著作84 部。
|
| 目錄:
|
001中文版序
009前言
001第一章 技术现象的研究方法
036第二章 技术与工艺的本质
050第三章 古代及中世纪的技术
096第四章 新时期文化中的技术
127第五章 对技术及工艺的社会评价
141第六章技术及工艺的配置
160第七章 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
186第八章 技术文明:矛盾的出路
201第九章 其他相关研究
287参考文献
296人名索引
306校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今天,洞悉技术本质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作为一种特殊现象,技术曾经以机器、武器的形式出现,甚至还表现为技术建构及技术环境。技术的特性体现在大量知识的应用,使用各种文献探讨技术问题以及人类的技术行为方面。与哲学和科学利用实证材料进行现象描述不同,研究技术本质的意义就是对那些基本问题的解答,如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技术与人类其他活动领域(科学、艺术、工程、技术设计及其他实践活动)的关系如何?技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经过了哪些发展阶段?是否像许多哲学家确认的那样,会对我们的文明产生威胁?技术对人类与自然产生了哪些影响?还有,技术发生了哪些变化,将有怎样的发展前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问题仅在不久前才引起思想家的关注。最初人们对技术的理解是,几百万年前人类在一切活动中所体现的工具制造及技艺创新。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现象,直到19世纪才得以突显并被认知,而关于技术现象的哲学思考则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然,在哲学史上技术也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它还未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被加以论述。例如,在古希腊哲学中出现过“rexhe”这样的概念,不过它不是专指技术,而是指所有制作物品的技巧,从绘画、雕塑到技术产品本身,如军用器械。虽然培根谈到了机器和技术产品制造的重要性,以及其为人类带来的好处,但是这种讨论并没有触及技术现象本身及技术本质。因为在当时,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新欧洲人还远没有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现实问题来认知。直到19世纪,技术不仅形成了独立的技术科学,也以多种形式体现在其所影响的一些专业中。首先出现了技术科学方法论,随后或几乎同时,在哲学中也开始讨论技术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