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1428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383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653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449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碳排放的增加。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碳中和碳达峰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每一个谋求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在走向绿色的未来。《碳中和与数字新经济》一书带来数字经济时代下,对碳中和的全面思考和探讨。首先,本书由浅入深解读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碳中和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碳中和目标的相互作用逻辑,帮助读者了解新变化。其次,本书立足碳市场的发展、碳行业的改变及绿色产业的低碳化,帮助读者把握流行热点与趋势。最后,本书积极探寻企业和个人的碳中和路径,身处碳中和与数字经济浪潮中的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拿起这本书,进行一场低碳之旅吧!
           | 
         
       
      
      
      
      
         
          | 內容簡介: | 
         
         
          |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方兴未艾,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与数字新经济》一书认为,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应同时发力,协同助力碳中和。政府应完善平台建设,如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进生态资产数字化、完善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等。企业应从自身出发,尽力减少碳排放、率先实现碳中和、参与森林碳汇建设、为碳减排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等。企业在政企协同方面也应有作为,如开展大数据中心和5G基站节能技术、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智慧办公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本书为关心碳中和的每一个人而写,为数字经济浪潮中的每一名企业家而写。
           | 
         
       
      
      
      
         
          | 關於作者: | 
         
         
          |  
            董千诺,曾担任《华夏金融》《品牌与传播》《科技创新与品牌》《农村调研》等杂志主编、副主编职务。后深耕研学就职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尤其对数字经济技术、双碳绿色产业、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多年的探究学习,形成自己的系统和视角。
           | 
         
       
      
      
      
         
          | 目錄: 
           | 
         
         
           
            第一章 碳中和时代已经到来
 第一节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 2
 第二节 工业文明的副产品——温室气体 / 5
 第三节 全球变暖与气候危机 / 8
 第四节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 10
 第五节 数字经济新时代的碳中和世界 / 12
 第二章 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字经济 / 18
 第二节 中国数字发展政策 / 21
 第三节 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24
 第四节 布局新产业,开发新资源 / 27
 第五节 数字经济与碳中和的联系与挑战 / 31
 第三章 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
 第一节 数字新经济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 36
 第二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数字化战略 / 40
 第三节 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 44
 第四节 碳中和与数字新经济的发展 / 46
 第四章 碳中和数字化发展之路
 第一节 《巴黎协定》与国际数字经济的发展 / 50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的碳排放构成 / 52
 第三节 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关键数字化技术 / 55
 第四节 碳定价现状与趋势 / 58
 第五节 中国碳中和总体框架 / 62
 第五章 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碳中和
 第一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ESG / 70
 第二节 什么是企业碳中和 / 74
 第三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碳中和的关系 / 77
 第四节 我国的碳中和步伐 / 80
 第五节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碳中和战略路线 / 86
 第六章 碳市场与碳交易
 第一节 什么是碳市场 / 92
 第二节 碳交易的五大要素 / 94
 第三节 世界碳市场发展趋势 / 98
 第四节 全球主流碳市场概览 / 101
 第五节 碳市场与碳交易的运行 / 106
 第七章 中国碳行业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什么是低碳产业 / 110
 第二节 七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碳资产管理分析 / 112
 第三节 碳排放数字化核算 / 121
 第四节 碳管理数字化平台 / 123
 第五节 环境权益数字化开发 / 127
 第八章 绿色产业低碳发展
 第一节 绿色金融——碳中和的资本支持工具 / 132
 第二节 绿色科技——数字技术支持低碳发展 / 140
 第三节 绿色能源——碳中和的催化剂 / 143
 第四节 绿色制造——数字管理助力节能减排降碳 / 146
 第五节 绿色交通——聚焦低碳运输 / 149
 第六节 绿色生活——助力碳中和 / 152
 第七节 绿色智慧城市——低碳规划与治理 / 154
 第八节 绿色投资——数字产业新经济 / 157
 第九章 政府、产业、企业、个人的数字化碳中和路径
 第一节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 / 162
 第二节 数字新经济趋势下的碳税政策 / 164
 第三节 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 168
 第四节 碳中和趋势下的企业数字化定位 / 171
 第五节 数字新经济下个人对碳中和的贡献 / 174
 附录 碳中和相关术语解释 / 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