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马可波罗到马戛尔尼:十三世纪以降的欧亚世界
》
售價:NT$
347.0

《
抗日战争时期中英借款交涉研究
》
售價:NT$
403.0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805.0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NT$
764.0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的本质任务和要求,也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农业人口市民化权能是该群体市民化潜力与前景的直接指示,表征了农民工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公共服务权利上融入城市社会的潜力和现实基础。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整体基础和现状如何?处于何种阶段和发展水平?作为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农民进城的历史指针开始指向“第三代候鸟”往返流迁的轮回时,农民工的最终归宿究竟为何?当市民化权能在农民工内部存在明显的能力与意愿差异时,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否需要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在地方提供待市民化人口所需的配套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的约束下,需要什么样的市民化策略来破解市民化的权能欠发展和成本难筹措困境?本书围绕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测量和“权能发展不平衡、公共成本有约束”条件下的市民化目标瞄准两个核心问题,通过建构系统的市民化权能理论与分析框架,发展出一套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测算技术,并运用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开展实证估计和测算,全面评估和呈现了我国典型农民工的市民化权能条件和基础,揭示了农民工市民化在实际中所呈现的城市分层嵌合特征,并以特定城市为例,探究在财政投入约束下市民化承载容量的时间图谱,以及与该容量相对应的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的权能甄别标准,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在目标策略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化技术和时间路线图。
|
關於作者: |
熊景维,管理学(公共管理)博士,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人口学会理事,楚天网络评论研究院专家顾问;研究方向为城乡统筹发展和福利社会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习时报》《人口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等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8年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序四)。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二国内外文献述评5三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15四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20五可能的创新之处22第二章农民工市民化及其权能评价要素设置的理论分析24一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性质、方式和动力的理论考察24二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公共责任论31三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要素构成的理论阐析37四农民工市民化权能四个维度评价要素间的关系理论61五结论66第三章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体系及其指标确权——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群决策的分析68一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具体指标设置及指标释义68二农民工市民化评价指标确权——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群决策80三农民工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特征分析92四农民工自身对市民化所需条件及标准的设定96五结论107第四章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水平及其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185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109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的基本特征109二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的操作化130三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测算: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144四“典型”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匡算:基于平均值法的估计168五农民工市民化各融合权能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188六结论200第五章市民化的多元形态: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分层融合结构及其影响因素203一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分层融合:来自移民的分层融合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启示203二农民工市民化中分层融合结构的理论架构207三农民工城市分层融合类型的划分214四农民工城市分层融合影响因素的实证估计219五农民工市民化多元形态和城市分层融合的学理与政策含义239第六章农民工市民化的优先瞄准对象:基于市民化权能特征和公共投入约束的政策锚定242一公共投入约束下市民化优先瞄准策略的逻辑起点242二农民工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政策锚定的基本假设与技术原理247三新增市民化人口的财政人均投入成本和投入容量测算——以武汉市为例250四公共投入约束下新增市民化人口的最大容量测算——以武汉市为例262五公共投入约束下农民工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的锚定结果266六结论与政策启示276七结论279第七章总结及余论281一研究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281二余论289参考文献293附录一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权能与评价调查问卷305附录二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说明321附录三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及权重专家咨询调查表325附录四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指标确权的专家群决策AHP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3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