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245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 內容簡介: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是一个整体的本质主义想象被打破,文化并无严格边界、永远处于变迁之中并且充满能动性成为人类学家的共识。本书从地方文化观念的角度考察乡村秩序及其变迁背后的内涵与机制。一方面,乡村村民的地方观念是丰富多样的,既表现为“寓圣于俗”的地方象征与观念世界,又包含文化认同、权利与公平观念、作为社会人的人观、情感意义模式以及模糊性与关联性的地方知识;另一方面,乡村村民地方观念的种种表现,又与当地村落的象征实践、族群交融、土地调整、生计模式、村落政治和基层治理密不可分。因此,乡村村民的地方观念不仅嵌入当地经济、政治、象征等各个领域,而且在这些领域之中生成与改变,并最终与物质利益以及内外权力关系一起,构成了当地乡土社会秩序的内涵。
|
| 關於作者: |
|
李晓斐,人类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等。先后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8年)、江苏省“社科优青”培养对象(2020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民间权威与地方政治》,荣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 目錄:
|
目录
郝瑞序Ⅰ
总序Ⅴ
序一Ⅸ
序二ⅩⅠ
导论文化视野下的乡村秩序研究
一、国家与社会:传统路径及其反思
二、地方观念:乡村秩序研究的文化视角
三、田野工作与研究思路
四、章节结构安排
第一章寓圣于俗:地方观念世界的结构与实践
一、观念—实践:乡村宗族与宗教研究的维度
二、交织与融合:观念世界的基本构成
三、对立与包含:地方观念世界的阶序结构
四、成为当地人:地方观念的实践性
五、结论
第二章超越族群:区域认同建构与地方交融
一、文化边界的实与虚:异同与建构
二、跨越边界的流动:回汉村民的交往融合
三、族群边界的超越:区域认同的地方实践
四、结语
第三章土地调整:权利与公平观念的地方实践
一、S乡的土地:居住、耕作与人地关系
二、土地调整原则:公平观念与成员权利的多样表达
三、土地调整困局:公平观念与村庄权力关系的交织
四、土地确权实践:朴素公平观念的挑战与应对
五、结语
第四章生存之道:文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生计变迁
一、挣钱:作为经济动力的社会心态
二、河村:毛皮加工业的兴与衰
三、房村:机械配件加工业的常与变
四、人观:两种生计类型的观念基础
五、简短的讨论
第五章善治之路:村落政治变迁的文化机制
一、乡村善治:村落本位及其文化内涵
二、河村政治:有序—混乱—再稳定
三、生活世界:乡村纠纷治理的整体理解
四、情感—意义模式:村落政治秩序的文化解释
五、结语
第六章基层治理:精确化逻辑与地方性知识
一、从模糊到规范:基层治理的精确化过程
二、具体事例:环境整治工作的精确化实践
三、地方知识:精确化治理与模糊性社会的交织
四、结语
结论文化、地方与乡土秩序
一、乡村秩序变迁的文化阐释
二、地方观念的现代建构与新秩序的可能方向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