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本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材料历史、杰出人物、大工程以及发展前沿等方面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内容共分四篇,分别为璀璨历史、大国工匠、科技报国、未来可期。 第一篇璀璨历史不仅介绍了古海上陶瓷之路的繁华,还以生动的事例展示了我国古代先进的材料科技(制瓷、铸币、冶铁、造船)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材料产业”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注解。
 第二篇大国工匠,精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今的16位知名材料类学者,他们的工作领域涉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师昌绪先生报国一生、无怨无悔的心声。“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全国劳模李万君则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核心力量——亿万产业工人。材料领域的杰出学者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正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做着最好的诠释。
 第三篇科技报国展示了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发的世界上第一条Cu-Cr-Zr合金水平电磁调控连铸生产线,使我国高强高导铜导线从无到有,用“中国导线”助力中国高铁驰骋大江南北。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的两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核主泵制造技术”,急国家之所需,为核主泵国产化贡献了“大工力量”。
 第四篇未来可期则涵盖了生物医用材料、热电材料、仿生隐身材料、超材料、新型铁电材料、纳米材料、高熵合金、新型磁性材料、超硬材料等14个主题。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钢铁侠”“隐身衣”“变形金刚”“人造太阳”……这些科幻大片中的场景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新材料已经吹响了未来新技术革命的号角,带我们放飞梦想,勾勒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  
         
          | 關於作者: |   
          | 段玉平,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通识及基础教育中心主任,省优秀共产党员,研究方向为电磁波吸收材料,“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 周大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包括:介电、压电和铁电材料与器件,片上微型超级电容器等。
 陈国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塑性工程学会理事。
 |  
         
          | 目錄: |   
          | 第一篇 璀璨历史 导 言………………………………………………………003
 古人类历史中最动人的发现——周口店遗址……………004
 中华文明的开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010
 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青铜器…………………………016
 有史以来最硬的人造材料——铸铁………………………021
 中国人的发明——炒钢……………………………………025
 巧夺天工的唐三彩…………………………………………029
 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034
 青花瓷的秘密………………………………………………036
 钢铁时代:“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与今日航母用钢 ………040
 水泥材料与“基建狂魔”……………………………………044
 一粒沙子的魔幻之旅——从沙子到芯片…………………048
 “芯片之争”就是材料之争——芯片中的材料问题………052
 一代飞机,一代材料 ………………………………………055
 第二篇 大国工匠
 导 言………………………………………………………065
 生命在冶金事业中永恒——李薰…………………………066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的材料先驱——师昌绪 …………071
 中国铝材之父——邱竹贤…………………………………075
 大爱无私的钢铁院士——崔崑……………………………080
 传奇“钢铁工长”——李依依………………………………084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涂铭旌………………………087
 悠悠赤子心,殷殷报国情——葛庭燧 ……………………090
 为科学奋斗一生的院士——郭可信………………………094
 立志报国的钢铁大师——柯俊……………………………099
 “精勤不倦怀大爱”的院士——徐祖耀……………………103
 轮椅上的领路人——金展鹏………………………………106
 大国工匠——高凤林………………………………………109
 焊接高铁的“工人院士”——李万君………………………112
 勤勉执着攀高峰——王华明………………………………115
 幸福的材料人——蹇锡高…………………………………118
 最美科技者——李贺军……………………………………122
 第三篇 科技报国
 导 言………………………………………………………131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心脏”——核主泵…………………132
 “以小制大”增材制造大型环形锻件——中国核电
 巨型不锈钢锻环…………………………………………………136
 绿色焊接制造技术的有力保障——新型高功率
 密度低能耗焊接热源……………………………………………140
 中国速度实现突破的秘诀——高强高导铜导线…………144
 大科学装置衍射小世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149
 多丝协同电弧熔丝一体化增减材制造——国际首例
 3D 打印 10 米级高强铝合金连接环……………………………153
 远洋深海环境建造中马友谊大桥选用的桥梁钢
 ——高性能耐蚀钢………………………………………………157
 十年磨一剑——钛铝合金叶片一体成型…………………162
 中国万米深潜潜水器之盾——钛合金……………………166
 “强力旋轧技术”揉出“钢中之王”…………………………170
 必争之“芯”——国产光刻胶………………………………174
 微如芥子是核心基础——超微型多层陶瓷电容器………178
 第四篇 未来可期
 导 言………………………………………………………185
 医疗技术革命的基石——生物医用材料…………………186
 温差与电能相互转换的桥梁——热电材料………………190
 国防隐身后盾——仿生隐身材料…………………………197
 新型微结构功能材料——超材料…………………………201
 信息存储的理想载体——氧化铪基新型铁电材料………206
 大国之间的真正较量——“以小见大”纳米材料…………210
 材料界中的新秀——高熵合金……………………………214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蓄水池——新型磁性材料……………219
 大国深度的 PDC 钻头——超硬材料 ……………………223
 能源革命的关键——电化学储能材料……………………227
 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高温合金……………………232
 “举重若轻”新材料——泡沫金属…………………………236
 受控热核聚变第一壁——聚变材料………………………241
 改变未来的黑科技——智能材料…………………………2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