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347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607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611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500
|
| 內容簡介: |
|
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是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本书在16世纪外银内流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和外银内流的关系,梳理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逻辑线索,考察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具体过程。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建构流通性与稳定性的交换媒介属性分析框架;第三章分析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第一阶段的特征——“银为上币”说的建构;第四章分析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第二阶段的特征——“银钱两权”说的调整;第五章探讨“银钱并行”与“废银”的理念分歧这一思想转型中的阻力及其应对;第六章阐述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历史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启示。深入思考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阶段特征和理论内涵,对于理解明代货币制度变迁与国家制度变革的内在关联大有裨益。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与货币制度变迁的逻辑和经验可以为现代货币理论发展提供历史参考,为政府管理货币经济、提升货币政策绩效提供现实镜鉴。本书适合货币金融领域研究人员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阅读。
|
| 目錄:
|
|
摘要/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1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5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7 第四节 本书的边际贡献/22 第二章 货币流通性与稳定性:一个交换媒介属性的分析框架/24 第一节 流通性与稳定性的横向考察:货币起源的不同假说/24 第二节 流通性与稳定性的纵向考察:货币理论的发展/28 第三节 流通性与稳定性的动态考察:货币制度变迁的目标导向/32 第四节 流通性与稳定性的交换媒介二维属性分析框架/37 第三章 “银为上币”说的建构:货币思想转型的第一阶段/43 第一节 货币思想转型第一阶段的背景/43 第二节 “银为上币”说———一种复合型白银流通制度/51 第三节 货币思想转型第一阶段的特征/63 第四章 “银钱两权”说的调整:货币思想转型的第二阶段/67 第一节 货币思想转型第二阶段的契机/67 第二节 复合型白银流通制度的调整/76 第三节 货币思想转型第二阶段的特征/84 第四节 货币思想转型的理论内涵/87 第五章 “银钱并行”与“废银”的理念分歧:思想转型的阻力及其应对/94 第一节 “银荒”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办法/94 第二节 货币发行权归属问题的争议及其影响/103 第六章 货币供给探讨的延续:思想转型的历史影响/114 第一节 货币供给探讨的延续/114 第二节 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历史影响/126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132 第一节 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与白银流通的总结和评价/132 第二节 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的启示与研究展望/136 参考文献/141 致谢/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