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NT$
352.0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NT$
199.0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NT$
250.0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NT$
398.0

《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售價:NT$
607.0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NT$
434.0
|
編輯推薦: |
先秦两汉诗歌叙事传统研究关注表层叙事结构与深层文化内涵互相关联制约的关系,寻找两者有机结合互动的机制,借此以还原诗歌叙事的内在动因,阐发诗歌叙事现象的思想文化背景。相对于散文叙事文本,先秦两汉诗歌叙事的历史意识呈现出私人化、碎片化特色,这也成为诗歌叙事与历史或小说戏曲叙事的重要区分向度。由“历史意识”而产生的“拟史”与“拟史批评”,借助相关创作与批评的实践总结,实现文体跨界被运用于诗歌性文本叙事,如《诗经》的历史性叙事、《楚辞》的私人化叙事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或元素,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际与互动中,促成著名的“诗史”观念。
处于轴心时代前后的先秦两汉,恰逢中国经典文本创制和体系建构时期,如《周易》《诗经》和楚辞的代表《离骚》都曾被形塑为“经”,作为民族记忆、价值观念核心元素,具有超越一般诗歌文本的特质,相关叙事及批评相较于后世诗歌自然体现出更多的诗教或政教意识。
先秦两汉时期诗歌的创制、传播与消费,因为书写条件的限制,以声音口传为主要传播方式,对当时诗歌性文本叙事内容、题材、形式、风格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生产、消费、传播及发展也有其重要作用。
先秦两汉诗歌叙事传统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丛书之一种,研究时段为先秦两汉,分为如下四部分:《周易》古歌与诗歌叙事传统的萌芽、《诗经》与诗歌叙事传统的奠基、《楚辞》与诗歌叙事传统的演进、秦汉诗歌叙事传统的传承与新变。
|
關於作者: |
杨秀礼,江西玉山人,上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文献及其传播接受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大与一般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在《中州学刊》《宗教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近50篇。
石强,山东新泰人,上海大学文学博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出版专著《民国诗经学》。
吕树明,山东青岛人,文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在《民俗研究》《中州学刊》《现代传记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3项省级课题。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民俗文献与民间信仰。
王世冲,河南商丘人,上海大学文学博士,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诗礼文化。
|
目錄:
|
绪论1
第一章《周易》古歌与诗歌叙事传统的萌芽20
第一节甲骨古歌:《周易》古歌前文本及叙事20
第二节《周易》古歌概述与勾稽38
第三节《周易》古歌事象组合与重复叙事53
第四节《周易》古歌副文本叙事86
第二章《诗经》与诗歌叙事传统的奠基115
第一节《诗经》叙事缘起115
第二节《诗经》的叙事类型149
第三节《诗经》的叙事手法: 赋比兴182
第三章《楚辞》与诗歌叙事传统的演进254
第一节《楚辞·离骚》自传性叙事254
第二节《楚辞·九章》“赋”“比”“兴”法的叙事性285
第三节《楚辞·天问》题图叙事312
第四节《楚辞·九歌》信仰仪式叙事338
第四章秦汉诗歌叙事传统的传承与新变359
第一节秦代诗歌的叙事形态及功能359
第二节汉乐府歌诗叙事的戏剧性特征389
第三节汉代诗歌对“诗骚叙事传统”的因革427
后记468
补记4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