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1158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969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 編輯推薦: | 
         
         
           
            ·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七卷,串联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收录2019—2021年论文与讲稿,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研究等方面,多篇文章为中文首次发表。
 熔六国兵器铸成的巨型十二金人立于咸阳宫前,象征一统天下;接近真人大小的陶墓俑组成庞大的地下军队,在镜像的地下帝国中穆然等待;实物一半尺度的铜车马精巧非凡,车头朝向西方,载着秦始皇缩小的灵魂去往昆仑仙境。
 建造于同一时期的三种不同尺度的雕塑——巨型、真人大小和微型,首次呈现于一个互相指涉的体系中,综合了先秦中国及外部的不同雕塑传统,在形式、材质和空间位置上呈现出互补关系。由此,“尺度”在构思设计雕塑时起到了前所未见的作用,引导研究者去思索其背后的意图和历史原因。
           | 
         
       
      
      
      
      
         
          | 內容簡介: |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七卷,收录作者2019年至2021年的12篇论文与讲稿,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等方面,从尺度、空间、媒材、作品细读、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开对雕塑、山水画、莫高窟、肖像画等内容的探讨,见解独到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性。
           | 
         
       
      
      
      
         
          | 關於作者: |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莱德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 
         
       
      
      
      
         
          | 目錄: 
           | 
         
         
           
            87 重写“女性题材绘画”的历史 
 88 表现与自我表现——青楼绘画中的“我”与“ 她∕他” 
 89 中山王厝墓九鼎考辨——对“考古材料”与“考古证据”的反思 
 90 思考尺度——始皇帝的雕塑大业
 91 “石窟研究”美术史方法论提案——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92 重返作品——绢本《平安春信图》的创作及其他
 93 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一些心得
 94 创造山野——自然图像的诞生
 95 唐代“挂画”和画幛的考古证据——兼谈挂轴的起源
 96 唐墓中的“拟山水画”——兼谈绘画史与墓葬美术的综合研究
 97 作为“ 我像”(I-Portrait)的题词影楼肖像——在20世纪初的中国呈现新的自我
 98 摄影研究与艺术史——《摄影与东亚艺术》导论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