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653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1158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969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內容簡介:  
         
           
            西方文献中对于影子银行存在原因的主流解释是对资本监管要求的监管套利,中国影子银行的两个突出区别在于(1)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因此规避准备金监管是影子银行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类影子银行面临流动性问题,会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2)影子银行主要从商业银行衍生,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相较于国外监管机构更强,因此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应当能被有效监管,监管层应当存在主动利用影子银行的动因。据此,本书从(1)准备金监管套利引致的影子银行,及(2)非因监管套利出现的影子银行,即监管层能够有效监管的影子银行,这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出发,从基础理论角度研究这两类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此研究中国背景下影子银行的最优监管机制。本书将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影子银行,以及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影子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提出政策建议。
           
         
      
      
      
      
         
          關於作者:  
         
           
            刘泽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助理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学、金融中介、金融危机。曾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受邀在金融理论学会(Finance Theory Group)夏令营、欧洲经济学会年会、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香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就研究成果做学术报告。曾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曾获第二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目錄  
         
           
            第1章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