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作品)
》
售價:NT$
398.0
《
玫瑰花园
》
售價:NT$
254.0
《
智能体时代
》
售價:NT$
403.0
《
镇馆之宝 精讲66家博物馆文物珍品 从新石器时代到大清王朝
》
售價:NT$
3509.0
《
周期与财富
》
售價:NT$
505.0
《
STEM科学新知:炫酷科技
》
售價:NT$
352.0
《
文化的曜变:日本国宝中的唐风汉骨
》
售價:NT$
403.0
《
好孕,从卵子开始(第3版)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在一个技术至上、机器觉醒的传媒时代,后真相登堂入室,算法推荐大行其道,信息茧房比比皆是。市场、资本与权力合谋,数字封建主义横行。本书是杜骏飞关于“新闻人本主义”研究的全面总结,旨在解析这个新闻时代的观念症候群,并以知识分子立场和“新闻人本主义”回答当下“新闻业向何处去”这一紧迫问题。作者力图以“新闻人本主义转向”促进媒介社会的批判性共识,推动新闻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形成。
內容簡介:
本书是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关于“新闻人本主义”研究的一个全面总结,囊括了在这一命题下六年来的思想成果。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总结,本次出版对曾作为期刊文章发表的篇章作了系统性的修订。本书指出新闻学应保持批判精神,努力促进新闻价值观向人本主义转向,围绕“公正传播”“数字交往”“价值算法”“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人本主义”等概念,解析这个新闻学在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强调以新闻人本主义熔铸新闻的专业性。本书还附录杜骏飞教授与史剑辉、宗益祥的两篇谈话,重申只有回归创造、批判和关怀的知识分子秉性,新闻业才能够保持它存在的理由,尤其在当下的数字交往时代,更要重视人文取向、强调“人的法则”,在规范与自由之间执两用中,力图全面实现技术向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
關於作者:
杜骏飞,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2022年获聘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研究领域为互联网传播、新闻理论、传播与中国问题。自1990年代末起致力于互联网传播研究。领衔创办了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二级学会),并任创会会长。2009年至今,担任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担任中美互联网论坛中方成员。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任访问学者。出版有《弥漫的传播》《深度报道原理》《公开时刻》《数字交往论》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錄 :
代序·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 / 1
一·新闻业的瓦釜效应 / 19
二·新闻人本主义的兴起 / 47
三·交往社会的来临 / 77
四·价值算法的使命 / 109
五·重访专业新闻 / 139
六·回到白璧德的遗产 / 171
谈话一·抵达人的价值/ 207
谈话二·数字白璧德 / 239
索引 / 277
后记 /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