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969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殷鸿春教授长期研究中医舌诊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发展了“殷氏现代中医舌诊”技术,已在我社出版《殷氏现代舌诊原理与图谱》,受到读者欢迎,2020年1月出版,截至2023年已印刷5次。本书为前书的配套品种。本书总结了“殷氏现代中医舌诊”技术发明人殷鸿春教授近30年的临床经验,突出展示了独特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根据舌形、舌质、舌苔辨证用药的经验,全彩印制,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在继承传统舌诊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全息理论,吸收当代医家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舌诊的全息定位,确定了心脏的舌全息位置,发现了五官定位,发现了头颈部腺体定位区,创立了舌中线理论,创立了舌药对应体系。 |  
         
          | 目錄: |   
          | 〇〇一 黄 芪 / 001 〇〇二 人 参 / 007
 〇〇三 党 参 / 009
 〇〇四 白 术 / 012
 〇〇五 山 药 / 015
 〇〇六 白扁豆 / 018
 〇〇七 枸杞子 / 020
 〇〇八 陈 皮 / 023
 〇〇九 佛 手 / 026
 〇一〇 枳 壳 / 029
 〇一一 枳 实 / 033
 〇一二 香 附 / 038
 〇一三 羌 活 / 040
 〇一四 薄 荷 / 043
 〇一五 桑 叶 / 046
 〇一六 菊 花 / 048
 〇一七 柴 胡 / 051
 〇一八 升 麻 / 055
 〇一九 葛 根 / 059
 〇二〇 防 风 / 062
 〇二一 连 翘 / 067
 〇二二 金银花 / 069
 〇二三 白头翁 / 071
 〇二四 生甘草 / 073
 〇二五 赤 芍 / 076
 〇二六 牡丹皮 / 080
 〇二七 生地黄 / 084
 〇二八 生石膏 / 087
 〇二九 栀 子 / 090
 〇三〇 黄 连 / 093
 〇三一 黄 芩 / 095
 〇三二 苦 参 / 099
 〇三三 龙 胆 / 101
 〇三四 夏枯草 / 104
 〇三五 滑 石 / 107
 〇三六 炙甘草 / 109
 〇三七 酸枣仁 / 112
 〇三八 柏子仁 / 115
 〇三九 生龙骨 / 118
 〇四〇 生牡蛎 / 123
 〇四一 首乌藤 / 126
 〇四二 合欢皮 / 128
 〇四三 珍珠母 / 131
 〇四四 百 合 / 134
 〇四五 黄 精 / 136
 〇四六 沙 参 / 138
 〇四七 白 芍 / 141
 〇四八 熟地黄 / 143
 〇四九 当 归 / 145
 〇五〇 补骨脂 / 148
 〇五一 益智仁 / 151
 〇五二 山茱萸 / 154
 目 录
 殷氏辨舌用药心法·
 018·
 〇五三 淫羊藿 / 157
 〇五四 制川乌 / 159
 〇五五 生 姜 / 164
 〇五六 桂 枝 / 167
 〇五七 紫苏叶 / 170
 〇五八 钩 藤 / 172
 〇五九 白蒺藜 / 176
 〇六〇 半 夏 / 180
 〇六一 浙贝母 / 183
 〇六二 川贝母 / 185
 〇六三 皂 角 / 188
 〇六四 瓜 蒌 / 192
 〇六五 冬瓜仁 / 197
 〇六六 竹 茹 / 200
 〇六七 枇杷叶 / 203
 〇六八 桔 梗 / 206
 〇六九 厚 朴 / 208
 〇七〇 苍 术 / 212
 〇七一 白蔻仁 / 215
 〇七二 砂 仁 / 217
 〇七三 丹 参 / 220
 〇七四 郁 金 / 222
 〇七五 川牛膝 / 225
 〇七六 延胡索 / 228
 〇七七 桃 仁 / 232
 〇七八 鸡血藤 / 236
 〇七九 石菖蒲 / 238
 〇八〇 山 楂 / 240
 〇八一 麦 芽 / 244
 〇八二 神 曲 / 247
 〇八三 威灵仙 / 250
 〇八四 桑寄生 / 252
 〇八五 槟 榔 / 255
 〇八六 蛇床子 / 257
 〇八七 牵牛子 / 260
 〇八八 大 黄 / 262
 〇八九 大血藤 / 265
 〇九〇 薏苡仁 / 268
 〇九一 通 草 / 272
 〇九二 茯 苓 / 274
 〇九三 茯苓皮 / 278
 〇九四 草 果 / 281
 〇九五 茵 陈 / 285
 〇九六 车前子 / 288
 〇九七 干 姜 / 291
 〇九八 附 子 / 295
 〇九九 肉 桂 / 300
 一〇〇 吴茱萸 / 304
 一〇一 五味子 / 307
 一〇二 乌 梅 / 310
 一〇三 磁 石 / 3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