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500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39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347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296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1173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121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3050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806
|
| 內容簡介: |
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卒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江苏镇江。自小学习书画,向时人学习,也向古帖取法。他临摹古帖,形神精妙,几可乱真,由集古而出新,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
《苕溪诗帖》是米芾三十六岁时所作,时为宋元祐三年(1088 年),与《蜀素帖》同为米芾行书的重头戏,并称米书双璧。《苕溪诗帖》的用笔有如下特点:
一是中锋侧锋兼用,藏锋与露锋并施,善于在平中见奇、险而不怪,在正侧、俯仰、向背、曲直、转折和顿挫中形成潇洒俊迈的气势、痛快淋漓的风韵或杀锋落笔重若崩云,往往以很重的落墨起笔,让人震撼。如帖中“襄、夏、去、载、枚”等字,起笔都是势大力沉的圆头横。行笔到中段稍提而过,尾部又顿按,但没有起笔那么狠而重,显得有急有缓、有主有次,富于变化。
二是横画的左伸右缩,对比明显,如帖中“夏、去、秋、半、青、梁”等字。
三是竖画多欹侧,竖画上部偏向左,下部偏向右,如帖中“群、哗、辞、声、怜、行”等字,玉树临风、摇曳多姿。
四是蟹爪钩的妙用。蟹爪钩是一种惯常发力点产生时间差的钩法,出钩前要增加一段横向运动过程作为蓄势铺垫,其形状如同螃蟹扬爪横行,故名。其在汉隶中已见端倪,王羲之、王献之和颜真卿等书法家都有运用。米芾《苕溪诗帖》也大量运用这一技法。例如“将、谢、寻、浮、转(轉)、宁”等字的竖钩,“戏(戲)、秋、周”等字的竖撇。
五是捺画的变化。人们通常写捺画特别是平捺,多以左轻右重,一波三折而过,《苕溪诗帖》除了守常之外,还有出新,即反捺的变化,写出了极为别致的反捺,反过来变成左重右轻。例如帖中的“峰、漫、入、还、通、过、游(遊)”等字的反捺。
《苕溪诗帖》的结构欹正相生,通常有欹侧的体势,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疏反密。如在保持重心平稳的基础上,极力将竖画往右下偏斜,又在适当的位置调整一些笔画或字向左下倾斜,增加了灵动跌宕的风姿和骏逸飞动的神态。
《苕溪诗帖》的章法也颇具匠心,可谓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留白形成强烈的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牵丝交相辉映,骏逸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辅相成。在重视整体气势的同时,兼及细节的雕琢,把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雄稳健有机地融合,创造出激越痛快、翰逸神飞的意境。
|
| 關於作者: |
|
陆有珠,1957年10月出生,广西南宁人,副教授,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教育学会副会长,广西开明画院理事,曾在南宁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从事大学语文、书法教学工作。
|
| 目錄:
|
第 1 章 米芾与《苕溪诗帖》简介 ………… 1
第 2 章 书法基础知识 ……………………… 2
第 3 章 点画笔法分析 ……………………… 6
第 4 章 偏旁部首分析 ……………………… 28
第 5 章 结构分析 …………………………… 41
第 6 章 造字练习 …………………………… 53
第 7 章 集字与创作 ………………………… 105
第 8 章 原帖欣赏 ……………………………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