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1428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383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653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449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新时期40年,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充满活力的探索和发展,各种思想的激荡催生了多元化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也曾引发产生较大影响的“百家争鸣”。此著将文学争鸣与探索中的经验与问题作为重审新时期文学的突破口,探究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互动关系;从文学史叙述所忽略或边缘化的文学现象中选取“人物形象嬗变”“女性文学反思”“儿童文学本位”“纪实文学辨析”等为对象,对其中交集、碰撞、融汇的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进行价值判断和再批评。此著注重将新时期40年中个别的、阶段的、侧面的文学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70年发展历程中整体的、延续的、多向度的特征联系起来考察和研究,期望为进一步总结当代文学发展规律及其“历史的重建”提供一个有新意的视角和路径。
|
| 關於作者: |
|
张瑷,1992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福建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20世纪纪实文学导论》《底层现实的守望与期盼: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曾获全国首届报告文学理论奖,第16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
| 目錄:
|
|
导言/001第一章 当代文学争鸣与文学探索的经验启示/010 第一节 当代文学争鸣与文学探索的时代履痕/011 第二节 文学争鸣与文学思潮(现象)演变的密切关联/021 第三节 文学争鸣与文学批评的反思/030第二章 小说:聚焦人物形象与“人学”/037 第一节 “典型”之于人物形象塑造与批评/038 第二节 人道主义思潮中“人”的主体觉醒/052 第三节 现代性语境中“人”的精神衍变/063第三章 女性文学与女性叙事:性别/审美文化的双重观照/078 第一节 女性文学与性别意识的探索轨迹/079 第二节 王安忆、铁凝对女性身份的文化反省/085 第三节 男权意识浸染的“女性叙事”/097 第四节 “非虚构”女性形象的审美“失真”/108第四章 儿童文学与青少年文学:审美主体的“本位”探寻/122 第一节 争鸣背景、问题与现象/122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本位”呼唤/124 第三节 青少年文学的审美“错位”与主体建构期待/132 第四节 成长叙事的不同形态与审美维度/140 第五节 报告文学对青少年成长困境的披露和关怀/154第五章 纪实(非虚构)文学:叙事伦理与文体范式辨析/165 第一节 纪实(非虚构)文学概念之辩/166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文体品格与叙事伦理/179 第三节 纪实小说的创作探索与文体范式/188主要参考文献/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