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 內容簡介: |   
          | 《现代水泥基材料测试分析方法》针对水泥基材料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内容涵盖了水泥基原材料表征、新拌水泥基浆体以及硬化水泥基材料的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如颗粒尺寸测试、水化热测试、核磁共振氢谱测试、自收缩测试、流变性能测试、压汞测孔分析、微观形貌分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热分析、压痕测试、红外光谱分析、交流阻抗谱测试、氯离子迁移测试、钢筋锈蚀测试等。着重从测试方法及原理、取样/样品制备、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与结果处理、结果的解释与应用、与其它测试方法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对测试技术进行全面阐述。本书可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材料技术人员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史才军,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二批特聘专家、湖南省特聘专家、亚洲混凝土联合会副主席、湖南大学985工程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 (ASTM)、国际材料与结构联合会(RILEM)及加拿大标准协会(CSA)中多个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职业工程师。史才军教授在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测试、耐久性、智能防渗漏材料及废物的利用和处置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已获4项美国专利、18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9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3部,合编国际会议英文论文集7本,Google引用次数15500次,H因子60 ( 2020年2月15号),组织和主持了8个国际学术会议和3次专题研讨会及3个全国性会议,120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应邀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或分会主席、70多次大会主题报告 |  
         
          | 目錄: |   
          | 第1章水泥基材科学基础 1.1引言 1
 1.2水泥的主要品种 2
 1.3混凝土的原材料 4
 1.3.1硅酸盐水泥 5
 1.3.2骨料 7
 1.3.3外加剂 8
 1.3.4矿物掺和料 10
 1.4新拌水泥基材料 12
 1.4.1水泥的水化 12
 1.4.2新拌水泥基材料的流变 14
 1.4.3新拌水泥基材料的收缩 16
 1.5硬化水泥基材料 16
 1.5.1微观结构 16
 1.5.2力学性能 19
 1.5.3耐久性 20
 1.6小结 23
 参考文献 23
 第2章颗粒材料颗粒尺寸测试分析
 2.1引言 25
 2.2颗粒尺寸测试方法 28
 2.2.1颗粒粒径测试方法 28
 2.2.2比表面积测试方法 31
 2.3测试原理 31
 2.3.1激光粒度分析法 31
 2.3.2动态光散射法 32
 2.3.3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 32
 2.3.4透气法 33
 2.3.5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33
 2.4取样 样品制备 33
 2.4.1取样 33
 2.4.2激光粒度分析法的分析样品制备 34
 2.4.3动态光散射法的分析样品制备 34
 2.4.4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的分析样品制备 34
 2.4.5透气法的分析样品制备 34
 2.4.6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的分析样品制备 35
 2.5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35
 2.5.1激光粒度分析法 35
 2.5.2动态光散射法 35
 2.5.3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 36
 2.5.4透气法 36
 2.5.5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38
 2.6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 39
 2.6.1激光粒度分析法 39
 2.6.2动态光散射法 39
 2.6.3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 40
 2.6.4透气法 41
 2.6.5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42
 2.7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43
 2.8与其他测试方法的比较 43
 2.9小结 45
 参考文献 46
 第3章水泥的水化测试技术
 3.1引言 48
 3.2测试方法及原理 48
 3.2.1等温量热法 48
 3.2.2(半)绝热水化温升法 49
 3.2.3溶解热法 50
 3.2.4水化热测试方法的比较 50
 3.3取样 样品制备 51
 3.3.1等温量热法 51
 3.3.2(半)绝热水化温升法 52
 3.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52
 3.4.1测试过程 52
 3.4.2注意事项 53
 3.5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 54
 3.5.1等温量热法 54
 3.5.2(半)绝热水化温升法 55
 3.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55
 3.6.1水化程度 55
 3.6.2温度对水化的影响 57
 3.6.3水灰比对水化的影响 57
 3.6.4水化热和凝结时间及强度间的关系 58
 3.6.5石膏对硅酸盐水泥的影响及石膏掺量的优化 59
 3.6.6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活性 60
 3.6.7表征晶核效应 60
 3.6.8表征稀释效应 61
 3.6.9外加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62
 3.6.10干混砂浆 63
 3.6.11监测水泥的长期水化 64
 3.6.12碱激发材料的水化 65
 3.6.13磷酸镁水泥水化 68
 3.7小结 71
 参考文献 71
 第4章水泥基材料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分析
 4.1引言 76
 4.2测试方法及原理 76
 4.2.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76
 4.2.2弛豫现象 77
 4.2.3弛豫时间的测量 78
 4.2.4多孔介质中流体的弛豫 79
 4.2.5弛豫理论与机理 80
 4.2.6多孔道的弛豫与反演 82
 4.2.7实验仪器 83
 4.3取样 样品制备 84
 4.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84
 4.5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 84
 4.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85
 4.6.1氢质子弛豫谱与新拌浆体中水的状态与分布 85
 4.6.2氢质子弛豫时间与水化过程的关系 87
 4.6.3氢质子弛豫信号量与水化过程中物理结合水的演变关系 91
 4.7与其它测试方法的比较 92
 4.8小结 92
 参考文献 93
 第5章水泥基材料自收缩测试
 5.1引言 94
 5.2测试方法及原理 95
 5.2.1体积测试法 95
 5.2.2长度测试法 96
 5.2.3间接测试法 99
 5.3取样 样品制备 100
 5.3.1体积测试法 100
 5.3.2长度测试法 100
 5.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101
 5.4.1体积测试法 101
 5.4.2长度测试法 101
 5.5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 102
 5.5.1自收缩零点的测试和确定 102
 5.5.2结果处理 103
 5.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104
 5.6.1水泥矿物组成对自收缩的影响 104
 5.6.2水灰比对自收缩的影响 105
 5.6.3辅助胶凝材料对自收缩的影响 105
 5.6.4其它因素对自收缩的影响 105
 5.7与其它测试方法的比较 106
 5.8小结 107
 参考文献 107
 第6章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测试
 6.1引言 112
 6.2测试方法及原理 115
 6.2.1ICAR流变仪工作原理 116
 6.2.2ConTec Visco 5流变仪工作原理 120
 6.3样品制备 120
 6.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120
 6.4.1ICAR流变仪 121
 6.4.2ConTec Visco 5流变仪 122
 6.5数据采集与结果处理 124
 6.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126
 6.7与其它测试方法的比较 128
 6.8小结 131
 参考文献 131
 第7章水泥基材料压汞测孔分析
 7.1引言 133
 7.2压汞法测孔的基本理论 133
 7.3压汞测孔方法 135
 7.3.1电容法 135
 7.3.2高度法 135
 7.3.3电阻法 135
 7.4压汞法测孔对样品要求和处理 136
 7.4.1样品制备 136
 7.4.2试样处理 136
 7.5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137
 7.5.1操作方法 137
 7.5.2注意事项 138
 7.6压汞法测孔的误差问题 138
 7.6.1孔形的误差 138
 7.6.2接触角的误差 139
 7.6.3汞的表面张力 139
 7.7压汞法分析水泥基材料常用的表征参数 140
 7.7.1孔隙率 140
 7.7.2孔径分布 140
 7.7.3比表面积 140
 7.7.4孔隙体积分形维数 141
 7.8MIP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142
 7.8.1MIP获得孔结构信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142
 7.8.2MIP研究水泥基材料的有效孔隙 143
 7.9与其它测孔方法的比较 145
 7.9.1显微观察法 146
 7.9.2等温吸附法 146
 7.9.3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 148
 7.10小结 149
 参考文献 149
 第8章水泥基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8.1引言 151
 8.2测试方法及原理 151
 8.2.1扫描电子显微镜 151
 8.2.2环境扫描电镜 154
 8.3取样 样品制备 155
 8.3.1取样 155
 8.3.2SEM的样品制备 155
 8.3.3BSE的样品制备 156
 8.3.4喷涂处理 159
 8.3.5试样储存 159
 8.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159
 8.4.1试验参数 159
 8.4.2图像采集 160
 8.4.3物相识别 161
 8.4.4微区成分分析 164
 8.4.5图像分析 166
 8.5小结 172
 参考文献 172
 第9章水泥基材料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分析
 9.1引言 175
 9.2基本理论 175
 9.2.1基本工作原理 175
 9.2.2与X射线CT有关的物理问题 177
 9.3X射线CT设备的分类 179
 9.4X射线CT技术指标与测试要求 180
 9.4.1技术指标 180
 9.4.2样品尺寸 180
 9.4.3样品的放置 181
 9.4.4测试参数设置 181
 9.5X射线CT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182
 9.5.1X射线CT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测试中的应用 182
 9.5.2X射线CT连续可视化追踪硬化水泥浆体的碳化过程 184
 9.5.3X射线CT原位连续追踪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 185
 9.5.4X射线CT测试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中纤维的空间分布 187
 9.5.5X射线CT定量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中侵蚀性离子的传输 189
 9.6小结 190
 参考文献 190
 第10章水泥基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10.1引言 193
 10.2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及原理 193
 10.2.1X射线的产生 193
 10.2.2X射线粉末衍射 194
 10.2.3物相定性分析简介 195
 10.2.4物相定量分析简介 195
 10.2.5Rietveld全谱拟合法 196
 10.3取样 样品制备 197
 10.3.1颗粒尺寸 198
 10.3.2装载方式 199
 10.3.3终止水化方式 199
 10.3.4样品的碳化 200
 10.4XRD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201
 10.4.1测试参数设置 201
 10.4.2数据分析软件及常用数据库 201
 10.5XRD定性与定量分析 203
 10.5.1XRD定性分析 203
 10.5.2XRD定量分析 208
 10.6PONKCS方法 214
 10.7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219
 10.7.1水化程度测试比较 219
 10.7.2氢氧化钙 220
 10.7.3钙矾石 221
 10.7.4无定形物相 222
 10.8小结 222
 参考文献 222
 第11章水泥基材料物相的热分析
 11.1引言 224
 11.2测试方法及原理 225
 11.3取样 样品制备 225
 11.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227
 11.4.1浮力及对流的影响 227
 11.4.2升温速率 227
 11.4.3试验气氛 227
 11.4.4坩埚的影响 227
 11.4.5测试过程中注意避免试样变化 228
 11.5结果处理 228
 11.5.1基线校正 228
 11.5.2数据处理 228
 11.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229
 11.6.1常见水化物相的TG-DTG曲线 229
 11.6.2定量分析 230
 11.6.3试样处理对TGA结果的影响 232
 11.7小结 233
 参考文献 234
 第12章水泥基材料纳米压痕测试
 12.1引言 235
 12.2测试方法及原理 235
 12.2.1压痕测试基本原理 235
 12.2.2划痕测试基本原理 237
 12.2.3压头的类型 237
 12.3样品制备 238
 12.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239
 12.4.1仪器的校准 239
 12.4.2样品测试 240
 12.5数据的采集和结果处理 240
 12.5.1压痕曲线分析 240
 12.5.2SPM原位成像测试分析 241
 12.5.3划痕测试分析 241
 12.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242
 12.6.1纳米压痕统计学分析方法 242
 12.6.2基于物相精准判定的分析方法 243
 12.6.3性能-化学-结构耦合分析方法 243
 12.6.4水泥基材料的断裂韧性表征 245
 12.7小结 246
 参考文献 246
 第13章水泥基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13.1引言 249
 13.2测试方法及原理 250
 13.2.1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 250
 13.2.2FTIR原理 254
 13.3取样 样品制备 257
 13.3.1样品和溴化钾 257
 13.3.2研磨 257
 13.3.3压片 257
 13.4测试参数 258
 13.4.1分辨率 258
 13.4.2信噪比 258
 13.4.3扫描次数 258
 13.5数据和结果处理 259
 13.5.1坐标的变换 259
 13.5.2基线校正 259
 13.5.3光谱平滑 260
 13.5.4光谱差减 260
 13.5.5导数光谱 261
 13.5.6定量分析 262
 13.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264
 13.6.1水泥熟料 265
 13.6.2水化过程 265
 13.6.3水化产物 267
 13.6.4碳化水泥基材料 271
 13.6.5水泥基材料中的外加剂 273
 13.6.6碱激发水泥基材料 275
 13.7与其它测试方法的比较 277
 13.8小结 278
 参考文献 278
 第14章水泥基材料交流阻抗谱测试
 14.1引言 282
 14.2交流阻抗谱的测试原理 283
 14.2.1ACIS上的容抗弧 283
 14.2.2ACIS测试的工作假定 284
 14.2.3ACIS中的参数意义 284
 14.3取样 样品制备 285
 14.3.1样品的形状 285
 14.3.2样品的尺寸 285
 14.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286
 14.4.1测试过程中的参数选择 286
 14.4.2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90
 14.5阻抗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 291
 14.5.1阻抗数据采集 291
 14.5.2阻抗测试结果的处理 291
 14.6水泥基材料ACIS测试结果的解析和应用 295
 14.6.1用于水泥基材料ACIS解析的微观结构模型 296
 14.6.2水泥基材料介电常数的测量 299
 14.6.3混凝土长期及耐久性的测量 300
 14.7与其他测试方法的比较 303
 14.7.1用其他测试方法验证交流阻抗测试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304
 14.7.2ACIS解析参数与孔溶液浓度及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304
 14.8小结 305
 参考文献 306
 第15章水泥基材料氯离子迁移测试
 15.1引言 314
 15.2测试方法及原理 319
 15.2.1电通量法 319
 15.2.2自然浸泡法 319
 15.2.3快速电迁移法 320
 15.3样品制备 321
 15.3.1电通量法 321
 15.3.2自然浸泡法 321
 15.3.3快速电迁移法 322
 15.4测试过程及注意事项 322
 15.4.1电通量法 322
 15.4.2自然浸泡法 322
 15.4.3快速电迁移法 324
 15.5数据采集与结果处理 326
 15.5.1电通量法 326
 15.5.2自然浸泡法 327
 15.5.3快速电迁移法 327
 15.6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327
 15.6.1电通量法 327
 15.6.2自然浸泡法 328
 15.6.3快速电迁移法 328
 15.7几种方法测试结果的比较 329
 15.8小结 331
 参考文献 332
 第16章混凝土钢筋锈蚀测试
 16.1引言 335
 16.1.1破损检测法 336
 16.1.2非破损检测法 337
 16.2物理检测法 338
 16.2.1公式分析法 338
 16.2.2裂缝观察法 339
 16.2.3钢筋锈蚀失重率试验法 339
 16.2.4红外线扫描检测法 340
 16.2.5声发射法 341
 16.2.6基于磁场的检测法 342
 16.2.7钢筋的雷达检测法 343
 16.2.8光纤传感技术 344
 16.2.9射线法 345
 16.3电化学检测法 346
 16.3.1半电池电位法 346
 16.3.2线性极化法 355
 16.3.3极化曲线法 363
 16.3.4其他方法 372
 16.4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修复技术 376
 16.4.1物理修复法 376
 16.4.2电化学修复法 376
 参考文献 380
 |  
         
          | 內容試閱: |   
          | 水泥基材料是人类社会建造各类建筑物的基础材料,也是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建筑物结构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处于恶劣的服役环境中,这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或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先进的测试技术是理解材料本质及发展水泥基材料的必要手段,为推动水泥混凝土行业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基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技术驱动的水泥混凝土行业碳减排意义重大,先进测试技术是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随着网络公开课的盛行,诸多同仁建议编者以相关教材为基础,面向全国对水泥基材料测试技术感兴趣的同仁开设“水泥基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网络公开课,以更好地传播水泥基材料测试技术相关知识,推动先进测试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2022年上半年编者邀请了行业内14位专家举办了每周一次的水泥基材料测试技术的系列网络公开讲座,在学术界和工程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编者借此机会对系列讲座内容全面更新,编写了本书。
 本书紧密结合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反映了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并增加了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等内容。章节编排及作者分工如下:第1章,水泥基材料科学基础(史才军、元强);第2章,颗粒材料颗粒尺寸测试分析(元强、史才军);第3章,水泥的水化热测试技术(王欣、胡张莉、史才军);第4章,水泥基材料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分析(姚武、佘安明);第5章,水泥基材料自收缩测试(胡张莉、史才军);第6章,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测试(焦登武、安晓鹏、刘豫、史才军);第7章,水泥基材料压汞测孔分析(张云升、杨永敢);第8章,水泥基材料微观形貌分析(郑克仁、周瑾);第9章,水泥基材料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分析(张云升、杨林);第10章,水泥基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郑克仁、周瑾);第11章,水泥基材料物相的热分析(郑克仁、周瑾);第12章, 水泥基材料纳米压痕测试(胡传林);第13章,水泥基材料红外光谱分析(潘潇颖、毛宇光、史才军);第14章,水泥基材料交流阻抗谱测试(何富强、史才军);第15章,水泥基材料氯离子迁移测试(元强、史才军);第16章,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测试(李悦)。
 非常感谢杨英姿、陈波、田倩等老师对书中部分章节进行了校正,广大读者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
 编者
 2023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