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NT$
286.0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NT$
254.0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编选我国“九叶诗派”著名诗人郑敏关于诗歌理论方面的重要理论文章。作者回顾了20世纪中国新诗创作发展脉络、新诗发展各阶段特点,探讨了新诗与传统、与西方诗歌的关系,新诗与汉语的关系,中国诗歌古典与现代的关系,阐述了她对于诗的形式美、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的理解,回答了中国新诗能向古典汉诗学什么、新诗应该追求什么的问题,使读者对于这些诗歌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有了全新认识和理解。作者在阐述诗歌理论的同时,分析和解读了多篇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诠释了诗歌理论如何在具体诗歌评论和诗歌创作实践中得以应用。
论及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新诗的历史与未来,郑敏先生着眼于大处,寄怀深远,但不能忽略的是,她对具体诗歌作品的细读、品鉴,也尤为精彩,如对弗洛斯特诗中“高层建筑结构”的阐发、对穆旦诗中矛盾张力关系的揭示,以及对冯《十四行集》音乐的讨论,都堪称经典。郑敏先生是英美文学专家,对于20世纪的现代诗学和批评理论,有相当纯熟的把握,她的解读能深入到文本的肌理之中,提炼出诗意生成的结构。这种现代诗学的眼光,也延伸到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分析中。本书收入的多篇文章。都围绕了“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什么”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结合具体作品,细致地探讨了古典诗歌在境界、结构、辞藻、音乐、画面,色彩、炼字等方面的审美特质,即便只是常识的谈论,也往往暗含了一个现代诗人的洞察,赋予经典的诗篇、名句一种新的现代气息。
|
關於作者: |
郑敏(1920— ),福建闽侯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与穆旦、杜运燮并称“联大三星 ”。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
作为“九叶派”硕果仅存的大诗人,她不仅在创作上成就卓越,在诗学理论建设上也颇有建树,“代表着当代诗歌中理性的建设性的声音”。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1949)、《九叶集》(1981,合)、《寻觅集》(1986)、《心象》(1991)、《早晨,我在雨里采花》(1991)和《郑敏诗选1979—1999》等,以及诗学专著《诗与哲学是近邻》等。
|
目錄:
|
我与诗
诗与后现代
诗和生命
创作与艺术转换——关于我的创作历程
探索当代诗风——我心目中的好诗
诗与历史
诗与朦胧
诗与悟
诗与诗的形式美
诗的高层建筑
忆冯至吾师——重读《十四行集》
诗人与矛盾
中国新诗八十年反思
回顾中国现代主义新诗的发展,
并谈当前先锋派新诗创作
新诗探索与后新诗潮
新诗面对的问题
中国新诗与汉语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试论汉诗的某些传统艺术特点——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
关于中国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
新诗与传统
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
全球化时代的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