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352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407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408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 編輯推薦: |   
          | 人文是文化的核心,何为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何为中国人文。短小精悍的形式,饱含反思与哲理,追寻中国人文传奇。中国人文数千年,历经互鉴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轴心。聚焦中国人文传统,贯穿中西、融会古今,助力中华现代文明建设,启迪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是中国人文普及的奠基作。 |  
         
          | 內容簡介: |   
          | “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是文化的核心,何为中国文化,绕不过何为中国人文。本书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依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饱含反思与哲思,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人文的传奇,以图文溯源历史、寻脉人文。本书聚焦中国人文传统及特质,中国人文数千年,经历了闻所未闻的互鉴与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从人文传统到当今日常,从中国精神到西方人文,在这本小书的叙述中,人文精神与物质文明并驾齐驱,中国人文的特质渐为清晰。本书短小的篇幅,却打通中西、沟通古今,可谓中国人文研究与普及的奠基之作。 |  
         
          | 關於作者: |   
          | 冯天瑜 ----------------------------
 中国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社科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研究,提出“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著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华文明五千年》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等。新时期中国文化研究的先行者,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普及者。
 |  
         
          | 目錄: |   
          | 小 序 何为中国人文传统 / 001 第一章 “人文”与“天道”契合 / 011
 第一节 天道生机论:中国人文传统的宇宙论基石 / 015
 第二节 与“天道”相贯通的“人道” / 027
 第二章 虚置彼岸,执着此岸 / 043
 第一节 “敬鬼神而远之” / 047
 第二节 《易传》《礼记》鬼神观的人文倾向 / 057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现世化风格 / 065
 第四节 “人生三不朽”与“复归自然”: 中国式终极关怀两走向 / 077
 第三章 伦理中心与经世取向 / 089
 第一节 伦理型文化 / 093
 第二节 经世致用取向 / 107
 第四章 一体两翼的“民本”与“尊君” / 125
 第一节 君主政治之左翼:民本主义 / 129
 第二节 君主政治之右翼:尊君主义 / 151
 第三节 “民本”与“尊君”的论战 / 165
 第五章 “敬祖”与“重史” / 177
 第一节 历史在各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不同地位 / 181
 第二节 法祖、生殖崇拜、孝道 / 187
 第三节 “古训是式”与历史的前瞻性 / 195
 第六章 文化人薪火相传 / 205
 第一节 从“巫觋”到“巫史” / 209
 第二节 “士”的崛起 / 217
 第三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勃兴 / 235
 第七章 中西当代人文精神比较 / 243
 第一节 走出象牙塔的“人文精神” / 247
 第二节 人文传统的现代性转换 / 251
 第三节 中西人文精神相互感应、推引 / 259
 第四节 中西“人文精神” / 267
 第五节 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资源 / 277
 第八章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调发展 / 283
 第一节 寻求科技与人文的发展之道 / 287
 第二节 所谓“科技万能论” / 293
 第三节 科技是把“双刃剑” / 297
 第四节 现实呼唤人文传统 / 305
 第五节 人文的审美意趣 / 313
 第六节 重塑两种文化的统一 / 319
 第七节 人类的未来: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 / 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