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玉米和番薯为代表的美洲粮食作物为中心,就传统社会农业生产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从宏观角度分析美洲粮食作物在中国本土化全貌,从微观角度透视浙江、云南、江西、广西等地区变迁个案,以作物分布及变迁、时空差异和变化驱动力为重点,探讨人与自然的复杂互动,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与流行观点不同的新看法。
|
關於作者: |
李昕升,男,1986年生,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农业大学本、硕、博(2015)、博士后(2018),历任南京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副教授(2018)。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中国南瓜史》(首届食学著作“随园奖”)、《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840-1911)》(国家出版基金)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20余篇),数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秘书长等。荣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农业史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十余项。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美洲作物在中国的地理变迁
第一节 玉米
第二节 番薯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二章 玉米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玉米在浙江的引种
第二节 玉米在浙江的推广
第三节 玉米在浙江传播的动因及影响
第三章 玉米在云南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玉米在云南的引种
第二节 玉米在云南的推广
第三节 玉米在云南引种和推广中的一些问题
第四节 玉米在云南引种和推广的影响
第四章 番薯在江西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番薯的引种:再论“薯”与“番薯”
第二节 番薯的劝种:人口压力还是救荒权宜?
第三节 番薯的推广:嘉庆前后
第五章 番薯推广的动因和影响——以清代江西为中心
第一节 番薯推广的主客因素与限制条件
第二节 江西与山东番薯推广的比较:山地开发
第三节 番薯的推广价值和功用
第四节 番薯的推广与农业经济的转型
第六章 清代玉米、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再探
第一节 玉米在广西的传播问题再考
第二节 番薯在广西的传播问题再考
第三节 玉米、番薯在广西的传播差异再探
第七章 清至民国美洲作物生产指标估计
第一节 一些说明
第二节 产量与面积
第三节 单产
第四节 清代玉米、番薯影响再认识
第八章 美洲作物与人口增长
第一节 基于理论的省思:人口增长
第二节 技术革新与人口增长
第三节 被高估的美洲作物
第四节 “美洲作物决定论”的来龙去脉
结语
附录 近40年以来外来作物来华海路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