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 編輯推薦: |   
          | 面对蔚蓝而深沉的大海,我们总会对未知生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从古代的水运到今天的海运,海上运输贸易如何实现? 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形成? 意味着高科技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和水下机器人是怎么一回事? 在水上威风八面的舰艇和 水下潜艇又有怎样的科学奥秘? 在这本《什么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科普书中,这些问题都将一一得到解答。 |  
         
          | 內容簡介: |   
          | 首先,本书将简要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内涵和意义,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任务是什么。其次,在海洋贸易运输方面,本书将从内河航运和沿海航运两个方面讲解水运概况。通过对于船舶知识的讲解,让读者从新角度理解海上丝绸之路,并简述传统船舶和高技术船舶的种类和概念。在海洋科考方面,本书将从极地科考技术与装备、水下技术与装备、水下探测技术与装备三个方面来说明前沿科技的成果和科考主要方向与研究内容。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本书从渔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新能源三个主要资源领域来说明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与装备情况,让大家对于海洋牧场、油气资源和潮汐能、波浪能等概念有初步了解。在海军建设方面,主要介绍了水面战斗舰艇、潜艇和无人船三大领域的装备情况,铸造中国海军的海上长城。最后,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领域,本书为读者简要概括了本专业的历史和传承、现代和发展,分析了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让大家对于专业学习和科研方向有初步的理解,激发读者的研学兴趣。将创造力满满的少年引入一片崭新的领地,打开对于海洋的新想象。 |  
         
          | 關於作者: |   
          | 张桂勇,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流固耦合问题、高速三体船/极地装备/地效翼船等高性能船舶研发。担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指南编制专家组专家、水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委员会委员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21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和2020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年度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研究员奖等奖励。 汪骥,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致力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船舶轴系校中安装及在线监测技术、三维点云处理及应用技术等研究,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项成果通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组织的技术鉴定,其中5项为“国际领先”、1项为“国际先进”;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  
         
          | 目錄: |   
          | 目录 初识船舶与海洋工程 /1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内涵 /1
 走进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世界 /1
 船舶工程的发展之路 /3
 海洋工程的发展之路 /6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意义 /11
 海洋运输与深海极地探索 /11
 海洋资源与国家海防安全 /13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任务 /16
 纵横四海 /18
 水运概况 /18
 内河航运现状及发展方向 /19
 沿海航运现状及发展方向 /21
 远洋航运现状及发展方向 /22
 海上丝绸之路 /24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型 /25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航运选择 /26
 传统船舶 /30
 油船 /30
 集装箱船 /32
 散货船 /35
 客滚船 /37
 高技术船舶 /39
 LNG 船 /39
 豪华邮轮 /42
 千奇百怪的运输船 /44
 探索海洋:助力海洋科考 /49
 极地科考技术与装备 /50
 极地科考———破冰技术总览 /50
 国之重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52
 水下技术与装备 /53
 深海“精灵”——水下机器人 /54
 挺进深蓝———“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56
 海洋监测———深海浮标 /58
 海底“旗舰”——深海空间站 /59
 水下探测技术与装备 /61
 环境保护———水下噪声探测技术 /61
 深海探索———水下探测目标接收技术 /63
 海中“千里眼”——声呐装备 /64
 深海勘探——物探调查船 /67
 经略海洋:推动海洋资源开发 /69
 海上资源 /70
 风能开发技术与装备 /70
 波浪能开发技术与装备 /74
 潮汐能开发技术与装备 /79
 海中资源 /84
 海上捕鱼技术与装备 /84
 海上养鱼技术与装备 /89
 海底资源 /95
 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 /95
 矿物质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 /101
 守卫海洋:铸造海上长城 /107
 水上卫士:水面战斗舰艇 /107
 水面战斗舰艇的发展历史和分类方法 /108
 典型作战舰船 /109
 典型辅助舰船 /113
 水下卫士:潜艇 /115
 潜艇的发展历史和分类方法 /116
 典型常规动力潜艇 /118
 典型核动力潜艇 /119
 引领科技前沿:无人船 /121
 无人船的发展历史和分类方法 /121
 典型遥控无人船 /124
 典型自控无人船 /125
 逐梦海洋:铺就成才之路 /128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专业图谱 /128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129
 轮机工程 /130
 水声工程 /132
 深海技术与装备 /133
 海洋智能与无人技术 /134
 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水平情况 /137
 历史和传承 /137
 现状和发展 /14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148
 知识结构 /148
 课程体系 /150
 奔赴星辰大海: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152
 时代需求 /152
 就业领域 /154
 就业去向 /154
 薪资待遇 /159
 继续深造 /160
 职业发展 /161
 参考文献 /163
 “走进大学”丛书书目 /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