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281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39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2030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296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203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653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439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551
 
 
 | 
         
          | 編輯推薦: |   
          | 《我的第一本观星书》是一套从天文观测入手揭开神秘天文画卷的书籍,既有观星指引,又有观星技巧,还有观星知识。《我的第一本观星书(基础篇)》,主要讲述天文观测、了解天文、认识望远镜、月球观测、太阳观测等方面的天文科普知识。这本《我的第一本观星书(观测篇)》,围绕恒星观测、行星观测、卫星流星彗星观测、深空天体观测、星座观测等内容展开描述。全书语言简洁,天文知识齐全,内容循序渐进,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畅游神秘宇宙的首选。 |  
         
          | 內容簡介: |   
          | 《我的第一本观星书》是一套从天文观测入手揭开神秘天文画卷的书籍,既有观星指引,又有观星技巧,还有观星知识。《我的第一本观星书(基础篇)》,主要讲述天文观测、了解天文、认识望远镜、月球观测、太阳观测等方面的天文科普知识。这本《我的第一本观星书(观测篇)》,围绕恒星观测、行星观测、卫星流星彗星观测、深空天体观测、星座观测等内容展开描述。全书语言简洁,天文知识齐全,内容循序渐进,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畅游神秘宇宙的首选。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丰富:涵盖了天文基础知识、星座解读、观星技巧等多个方面,让读者全面了解天文知识。
 (2) 通俗易懂: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以生动的插图,让天文科普知识不再晦涩难懂,一看就明,同时增加趣味性。
 (3) 实用性强:提供了日食时间表、月食时间表、流星雨表等20个常用星表,还有88个星座观测信息表,内容涵盖星座中英文名称及缩写、最佳观测月份、可见地点、星座位置、目测大小、星座面积、星座美图、主要恒星数量、最亮恒星、流星雨名称等,帮助读者轻松掌握观星技巧。
 (4) 精美插图:配有作者绘制的精美的插图和星空图,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星空景象。
 |  
         
          | 關於作者: |   
          | 李德生,资深天文爱好者,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入围第三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候选人。编著的科普图书先后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自然资源部2020年度优秀科普图书奖,以及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评为“202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  
         
          | 目錄: |   
          | 恒星的大小/ 013 什么是巨星?/ 014
 什么是超巨星?/ 014
 什么是矮星?/ 015
 什么是新星?/ 016
 什么是超新星?/ 016
 什么是超新星遗迹?/ 016
 什么是中子星?/ 017
 什么是脉冲星?/ 017
 什么是黑洞?/ 018
 什么是白洞?/ 018
 什么是虫洞?/ 018
 行星观测 /019
 行星/ 019
 行星观测/ 019
 太阳系/ 020
 太阳系在哪里?/ 020
 太阳系有多大?/ 020
 行星的分布/ 020
 大行星的发现史/ 021
 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 022
 什么是提丢斯-波得定则?/ 022
 行星的分类/ 023
 大行星的分类/ 023
 行星的自转/ 024
 行星的自转轴倾角/ 024
 行星的自转周期/ 024
 行星的公转/ 024
 大行星的直径/ 025
 大行星的扁率/ 025
 大行星与太阳的质量/ 026
 大行星与太阳的体积/ 026
 大行星的体积比较/ 026
 行星的重力/ 027
 行星的表面温度/ 027
 行星的大气成分/ 027
 什么是矮行星?/ 028
 小行星带内的矮行星/ 028
 柯伊伯带内的矮行星/ 028
 奥尔特云内的矮行星/ 028
 什么是小行星?/ 029
 小行星的命名/ 029
 小行星带/ 029
 柯伊伯带/ 030
 奥尔特云/ 031
 晚霞中的行星/ 032
 什么是行星连珠?/ 032
 行星的“特殊”运动/ 033
 地内行星的位相/ 034
 土星环的倾角变化/ 035
 行星的合/ 036
 行星凌日/ 036
 行星大距/ 036
 行星的冲/ 037
 行星的方照/ 037
 凌日观测视差/ 038
 行星凌日有规律吗?/ 038
 什么是行星的逆行?/ 039
 什么是行星的“留”?/ 039
 水星/ 040
 金星/ 040
 地球/ 041
 火星/ 041
 木星/ 042
 土星/ 042
 天王星/ 043
 海王星/ 043
 行星的视大小/ 044
 望远镜观测行星的视大小/ 044
 卫星、流星、彗星观测/045
 什么是卫星?/ 045
 卫星的观测/ 045
 卫星是如何形成的?/ 046
 卫星是如何分类的?/ 046
 八大行星的主要卫星/ 047
 木掩木卫/ 048
 木卫凌木/ 048
 卫影凌木/ 048
 行星环/ 049
 行星环的成因/ 049
 洛希极限/ 049
 太阳系的行星环/ 050
 岩质行星与卫星的大小/ 051
 什么是流星?/ 052
 流星是如何产生的?/ 052
 什么是火流星?/ 052
 10个著名流星雨的日流量图/ 053
 什么是流星雨?/ 053
 流星雨流量/ 053
 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 054
 流星雨的命名/ 054
 观测流星雨时的注意事项/ 054
 什么是彗星?/ 055
 彗星的结构和成分/ 055
 彗星为什么有尾巴?/ 055
 彗星是从哪来的?/ 056
 彗星的运行轨道/ 056
 彗星是如何分类的?/ 057
 周期彗星/ 057
 非周期彗星/ 057
 彗星会发光吗?/ 057
 彗星是如何命名的?/ 058
 彗星是如何编号的?/ 058
 彗星的观测/ 058
 深空天体观测 /059
 什么是深空天体?/ 059
 深空天体的分类/ 059
 深空天体是如何命名的?/ 059
 什么是星系?/ 060
 星系的数量/ 060
 星系的大小/ 061
 银河系与几个星系的直径比较/ 061
 星系是如何分类的?/ 062
 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063
 星系的形成过程/ 063
 什么是星云?/ 064
 星云是如何分类的?/ 064
 什么是星团?/ 065
 什么是疏散星团?/ 065
 什么是球状星团?/ 065
 什么是梅西叶天体?/ 066
 肉眼能够看到的梅西叶天体/ 066
 什么是NGC天体?/ 066
 什么是IC星表?/ 066
 梅西叶天体的分布/ 066
 肉眼观测星系/ 067
 利用望远镜观测星系/ 068
 肉眼能够观测到的星团/ 069
 昴星团的观测/ 070
 肉眼观测星云/ 071
 马头星云的观测/ 072
 如何用望远镜观测星云?/ 072
 星座观测 /073
 什么是星座?/ 073
 西方星座有多少个?/ 073
 星座是如何命名的?/ 073
 星座是如何划界的?/ 074
 北天星座位置/ 074
 南天星座位置/ 075
 中国古人对星空的划分/ 076
 什么是三垣?/ 076
 什么是四斗?/ 076
 西方星座/ 077
 中国星宿与西方星座的区别/ 077
 二十八宿的来源/ 077
 什么是四象?/ 078
 什么是二十八宿?/ 079
 什么是十二星宫?/ 080
 黄道上只有十二个星座吗?/ 080
 二十八宿的生肖/ 081
 十二星宫想象图/ 081
 星宿的周年视运动/ 082
 星宫的周年视运动/ 082
 附录 /083
 全天星座(一)/ 083
 全天星座(二)/ 084
 全天星座(三)/ 085
 梅西叶星团星云图(一)/ 086
 梅西叶星团星云图(二)/ 087
 梅西叶(M)与NGC天体编号对照/ 088
 八大行星的主要数据/ 089
 百年火星冲日时间/ 089
 10次水星凌日时间/ 090
 行星的视直径和亮度/ 090
 太阳周年视运动中经过的星座及时间/ 090
 希腊字母读音对照/ 090
 中国古代星辰位次等对应情况/ 091
 全天88个星座名称的来源/ 091
 已知的彗星及其回归周期/ 0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