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去爱:我们终将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告别争吵与内耗,用爱的能力守护亲密关系)
》
售價:NT$
347.0

《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售價:NT$
245.0

《
清宫与皇家生活
》
售價:NT$
403.0

《
结构化的政治:比较分析中的历史制度主义
》
售價:NT$
551.0

《
心智升维:思考力跃迁的底层逻辑(知名心理学家20年心血之作,解读诺奖得主卡尼曼快与慢思维系统,在AI狂潮下找到无法被替代的价值——思考力)
》
售價:NT$
347.0

《
黑色的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售價:NT$
281.0

《
解码生物电
》
售價:NT$
352.0

《
艾略特波浪理论:精华笔记图文版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为什么现代艺术总是需要解读?
一座缺损的雕像如何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
一幅贫民孩子的画像如何达成一种理想的呈现?
一群杂耍艺人的翻腾如何飞入诗意的天空?
一件补丁累累的工装如何展现一种高贵的品行?
一道航帆的折缝如何暗示宇宙的源起?
……
本书作者分析了14个发生于文学和艺术世界的事件或时刻,可以看出,一个感悟和阐发艺术的体制,消除了各类艺术的专门性以及艺术与日常经验间的界限,由此得以成立并转型。
|
內容簡介: |
本书探讨了14个事件或说14个时刻,从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到詹姆斯?艾吉所拍的阿拉巴马州农户,间有黑格尔在美术馆的一次到访,爱默生在波士顿的一场演说,马拉美在女神游乐厅的一晚观赏,举办于巴黎或纽约的一场展出,上演于莫斯科的一幕戏剧,建在柏林的一座工厂,通过这些或闻名或隐秘的场景,我们可以探询何为艺术,以及何是艺术所为。 通过各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感悟、阐发艺术的体制,消除了各类艺术的专门性以及艺术与日常经验间的界限,由此得以成立并转型。我们可以知道,一座缺损的雕像如何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一幅贫民孩子的画像如何达成一种理想的呈现,一群杂耍艺人的翻腾如何飞入诗意的天空,一件家具如何被尊为一座殿堂,一段台阶如何塑造一个人物,一件补丁累累的工装如何展现一种高贵的品行,一道航帆的折缝如何暗示宇宙的源起,一段加速的蒙太奇如何表达共产主义的感性现实:这是一段艺术现代性的历史,它绝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正统。
|
關於作者: |
雅克·朗西埃,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巴黎八大哲学荣誉教授。论述涉及文学、艺术、电影与政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美学的政治:可感性的分配》《政治的边缘》《图像的命运》《哲学家和他的穷人们》等。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 分离而出的美(1764年,德累斯顿)
第二章 流浪的小天使(1828年,慕尼黑-柏林)
第三章 底层青年的梦(1830年,巴黎)
第四章 新世界的诗人(1841年,波士顿一1855年,纽约)
第五章 不可能的绝技(1879年,巴黎)
第六章 光照中的起舞(1893年,巴黎女神游乐厅)
第七章 无动作的戏剧(1894年至1895年,巴黎)
第八章 装饰艺术作为社会艺术:神庙、住所、工厂(巴黎-伦敦-柏林)
第九章 表面的雕塑师(1902年,巴黎)
第十章 神庙内的台阶(1912年,莫斯科-德累斯顿)
第十一章 机器和其光影(1916年,好莱坞)
第十二章 一刻间的庄严(1921年,纽约)
第十三章 透过物而观看(1926年,莫斯科)
第十四章 存在者的悲光(1936年,黑尔郡-1941年,纽约)
注释
人名索引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