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607.0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
信用债投资笔记: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曾根据自己的中国体验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新“中国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古典中国”与“现实中国”的交互参照中产生的,这些自域外生成的中国观进一步反馈至日本,并参与形塑了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知识人大致形成五种中国观类型,即“荣衰一体”、“病体待治”、“日本中心”、“文明反思”与“幽玄浪漫”的中国观。通过对日本游华知识人中国体验之比对与分析,指明近代日本人的对华傲慢端倪,乃源于明治以降日本知识人的游华体验,而“双重中国”是其中国观的主流认知方式,主要表现特征就是“古今分裂”与“厚古薄今”。现当代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依然存在着“双重中国认知”的明显倾向,体现了超事实褒贬下的臧否失据和敬慢混杂时的标准不一。
|
關於作者: |
胡天舒,历史学博士、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成员。研究方向为东亚游记学、中日关系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在《思想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外国问题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代序
序章
第一章 荣衰一体:幕末日本“千岁丸”的近代中国体验
第一节 “千岁丸”中国之行的背景
第二节 “千岁丸”旅行记中的中国
第二章 病体待治:中日建交至甲午战争日本人的中国认知
第一节 身患三毒:《观光纪游》与冈千仞的中国印象
第二节 病态之躯:《栈云峡雨日记》与竹添进一郎的中国认识
第三章 日本中心: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日本人的中国认知
第一节 日本天职论:《燕山楚水》与内藤湖南的中国观察
第二节 日本中心论:《燕山楚水纪游》与山本宪的中国认知
第四章 文明反思:日俄战争至大正初期日本人的中国认知
第一节 文明的停滞与进步:《中国印象记》与小林爱雄的中国体验
第二节 殖民与道德的碰撞:《满韩漫游》与夏目漱石的中国认识
第五章 幽玄浪漫:大正中期至昭和初期日本人的中国体验
第一节 幽玄自然:《江南春》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感受
第二节 浪漫女性:《我的留学记》与吉川幸次郎的中国认知
结语 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的中国体验与“双重中国认知”
第一节 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的身份与出行动机
第二节 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的中国观谱系
第三节 近代日本知识人的“双重中国认知”
散论一 内藤湖南中国观的变与不变
散论二 交流史上的“脱亚入欧”——以明治时期日本人来华游记为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表
附录2 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游记汇总表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