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 
         
          | 編輯推薦: |   
          | 1.双重视角,见解独到:作者拥有10年甲方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培训管理经验,拥有大量从0-1搭建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此外,作者还拥有乙方咨询背景。双重视角,使得其对培训体系搭建、项目设计、课程研发、内训师管理、人才发展、领导力发展等都有独到见解。 2.深入分析,反哺自身:本书深入分析GE、宝洁、沃尔玛、华为、京东、阿里等名企在培训管理方面的实操经验,在提升读者认知的同时,帮助其反哺自身实践与运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念,让培训体系更加有效,解决不懂、不会、无效搭建培训体系的痛点,推进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进程。本书的流程、方法、工具是从大量0到1搭建培训体系中沉淀而来,贴近实际场景,结构流程清晰;融入心理学方法,在提升读者认知的同时,巧妙提什高培训效率,让培训落地更稳更准;大量名企培训案例,深入分析名企实操经验,反哺自身实践与运用。 本书适用于:
 培训管理(LD),需要搭建培训体系、构建培训基础认知的人群;
 人才发展(TD),需要搭建人才发展体系,构建培训发展模块基础认知的人群;
 人力资源管理(HRM),需要对培训体系搭建起到规划、指导、监督、检核的人群;
 组织发展(OD),需要了解前沿培训技术,寻找提升组织效能的方法,想通过培训手段解决组织痛点的人群。
 |  
         
          | 關於作者: |   
          | 邱建雄 AACTP国际认证培训师
 AACTP国际认证行动学习促动师
 中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企业培训师
 锵锵书院版权课程开发设计师
 作者拥有10年大型企业培训管理经验。曾在贝壳找房、瑞幸咖啡、蔚来汽车负责培训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对培训体系搭建、项目设计、课程研发、内训师管理、人才发展、领导力发展等都有独到见解。
 此外,作者在培训技术与行动学习领域颇有研究,合著有《翻转培训师实操手册:手把手教你打造翻转课堂》。
 |  
         
          | 目錄: |   
          | 第一章 培训的有效性如何体现 柯氏四级评估的挑战 /002
 柯氏四级评估的过去 /002
 柯氏四级评估的现在 /005
 人才发展是培训的底线成果 /008
 认识人才发展 /008
 胜任力模型不是人才发展的圣经 /014
 人才发展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016
 业务发展是培训的挑战成果 /019
 培训实现业务发展的基础 /020
 培训实现业务发展目标的引擎 /022
 培训实现业务发展的切入点 /023
 组织发展是培训的终极成果 /026
 构建正向反馈系统 /028
 提供化解冲突的平台 /029
 建立敏捷的学习形式 /030
 营造安全舒适的场域 /031
 发展有效的领导力 /031
 第二章 培训体系全景认知
 一张图:搞懂培训体系全景 /039
 新员工培训 /040
 在职培训 /040
 定向学习 /040
 管理发展 /041
 专业认证 /041
 年度重点 /042
 在线平台 /042
 一套流程:教你搭建培训体系 /043
 一个基础 /044
 六大步骤 /045
 一个控制系统 /049
 一家名企:宝洁的培训体系 /050
 全生命周期 /051
 文化纯净 /052
 机制咬合 /053
 线上化:培训体系的第二战场 /055
 培训体系线上化案例 /055
 学习平台选择技巧 /056
 第三章 胜任力与学习地图
 什么是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 /064
 胜任力的因果 /066
 胜任力的类别 /066
 胜任力的等级 /069
 五步构建胜任力模型 /070
 第一步:胜任力方案规划 /071
 第二步:胜任力要素提取 /072
 第三步:胜任力描述分级 /073
 第四步:胜任力模型校验 /074
 第五步:胜任力模型迭代 /075
 从胜任力到学习地图 /076
 第一步:确定岗位对象 /076
 第二步:工作任务分析 /077
 第三步:工作流程分析 /077
 第四步:工作问题分析 /078
 第五步:确定培训课题 /078
 第四章 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
 培训需求从何而来 /082
 战略需求 /082
 岗位需求 /083
 能力差距需求 /084
 四步制订培训计划 /086
 第一步:预算信息获取 /087
 第二步:培训计划制订 /087
 第三步:预算与计划调整 /093
 第四步:培训计划公示 /094
 “人、货、场”搞定,培训计划落地 /094
 培训计划落地需要搞定的人 /095
 培训计划落地需要搞定的货 /098
 培训计划落地需要搞定的场 /099
 第五章 培训项目设计
 有效的培训项目长这样 /105
 有效的培训项目敢于承担经营目标 /105
 有效的培训项目应当训战结合 /106
 有效的培训项目应当影响员工心智 /107
 有效的培训项目应当容许犯错 /108
 新员工培训项目成功的关键 /110
 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新员工招聘 /111
 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培训内容 /113
 以融入为基础的岗位带训 /115
 人才发展项目成功的关键 /117
 能力要向上看齐 /118
 储备要超前看齐 /121
 发展要长远看齐 /122
 领导力项目成功的关键 /124
 四个认知 /124
 领导力培养要向下看 /126
 领导力培养要事先觉察 /127
 领导力培养要提供“熔炉” /127
 领导力培养要落实到行为 /129
 行动学习项目成功的关键 /131
 行动学习项目成功的关键 /133
 行动学习项目运用场景 /137
 用敏捷型培训项目提升组织能力 /139
 以考代训 /140
 以赛代练 /141
 通关演练 /141
 案例教学 /142
 项目小组 /143
 名企案例:华为的干部培养 /145
 以干部九条作为基准 /145
 以实践提升作为重点 /146
 以聚焦关键作为策略 /147
 以导师机制作为推动 /147
 第六章 课程开发
 课程研发水平五段位 /154
 段位一:内容堆砌段位 /154
 段位二:结构化呈现段位 /155
 段位三:教学方法研磨段位 /155
 段位四:场景化营造段位 /156
 段位五:系统化研发段位 /156
 课程有效的基础:大脑记忆原理 /157
 认识左右脑的功能 /158
 认识大脑的记忆原理 /159
 增强大脑记忆的方法 /160
 课程有效的捷径:大脑记忆偏好 /163
 大脑偏爱简洁化 /163
 大脑偏爱结构化 /164
 大脑偏爱图形化 /165
 大脑偏爱规律化 /166
 课程有效的灵魂:教学设计 /167
 现代教育学之父 /168
 加涅的九个教学阶段 /169
 梅里尔的五星教学法 /171
 搞定课程开发的高手思维 /173
 专业的课程开发流程 /173
 课程开发高手思维 /175
 用翻转课堂思考课程开发 /179
 什么是翻转课堂 /179
 翻转课堂式的课程开发 /180
 翻转课堂的企业实践 /180
 名企案例:沃尔玛/ 宝洁/ 京东的课程体系 /182
 沃尔玛的课程体系 /183
 宝洁的管理课程体系 /183
 京东的课程体系 /184
 第七章 内训师管理
 选什么人比选多少人更重要 /191
 培训师四力模型 /191
 内驱力的根源是天然的热爱 /196
 内训师应该是稀缺的 /197
 内训师选拔的三道关 /198
 内训师数量应该要有多少 /205
 内训师培养的五种形式 /206
 训战结合的TTT 培养形式 /207
 短平快的工作坊(沙龙)形式 /208
 以赛代练的竞赛形式 /208
 外派学习形式 /208
 实战强化与及时反馈形式 /209
 内训师激励是用钱还是用名 /209
 内训师物质激励的“三看两要” /211
 内训师精神激励抓五感 /214
 三种驱动模式 /221
 内训师积分与星级管理 /222
 内训师积分管理 /223
 内训师星级管理 /228
 名企案例:阿里巴巴的内训师管理 /232
 阿里巴巴的内训师选拔 /232
 阿里巴巴的内训师培养 /233
 阿里巴巴的内训师激励 /234
 第八章 培训落地与运营
 培训落地的三大学习策略 /243
 学习准备策略 /244
 课堂学习策略 /245
 课后巩固策略 /247
 培训落地的四大游戏化策略 /248
 游戏化策略一:目标 /249
 游戏化策略二:规则 /250
 游戏化策略三:反馈系统 /251
 游戏化策略四:自愿参与 /252
 培训落地的六大营销策略 /252
 策略一:社交货币 /253
 策略二:诱因 /254
 策略三:情绪 /254
 策略四:公共性 /255
 策略五:实用价值 /256
 策略六:故事 /256
 培训落地四步管理策略 /257
 第一步:项目设计 /259
 第二步:项目落地 /260
 第三步:项目迭代 /264
 第四步:评估结项 /264
 第九章 培训效果评估与总结
 柯氏四级评估的方法与时机 /270
 第一级:反应评估 /271
 第二级:学习评估 /274
 第三级:行为评估 /275
 第四级:结果评估 /277
 培训管理的八项健康指标 /278
 人均培训小时 /280
 需求完成率 /280
 培训普及率 /281
 培训成才率 /281
 直接成本 /282
 间接成本 /282
 讲师负荷 /282
 投资回报率 /283
 用复盘思维搞定培训总结 /284
 模块一:目标及策略回顾 /284
 模块二:现状及规律分析 /285
 模块三:最佳实践分享 /287
 模块四:下阶段目标及计划澄清 /289
 第十章 培训管理与培训制度
 培训部门管理必做的五件事 /295
 业务导向 /295
 统合借力 /297
 树立标准 /298
 内外兼修 /299
 迭代复盘 /300
 企业培训制度参考模板 /301
 内训师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311
 培训部门利润化发展趋势 /324
 培训部的产品是什么 /324
 培训部的客户是谁 /326
 培训部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326
 后记 培训技术引领组织发展 /330
 附录 胜任力词表 /335
 参考文献 /351
 |  
         
          | 內容試閱: |   
          | 业务发展是培训的挑战成果 随着中国企业的管理不断成熟,企业对培训的期望也慢慢发生了转变。企业不仅仅希望培训能帮助企业做好人才发展,还希望培训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帮助企业做好业务发展,但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说, 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远比满足人才发展的需求挑战更大。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 2.5 年,而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 7~8 年。这些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还没活到需要成立培训部就已经倒闭了,少部分活下来的企业也是为了生存艰难前行,在这种情况下,培训部门的成立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迫切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做好业务发展。
 2022 年下半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说道:“华为未来几年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他还说道:“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 3~5 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华为已经将未来的经营方针调整为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在经济表现受挫的环境下,企业对业务发展的渴望愈加明显,以至于乙方培训、咨询公司与业务增长相关的产品、服务的需求量增加,企业就算花血本也要探索业务发展的突破口。
 可见,帮助企业做好业务发展不仅是培训部门成立的初衷之一, 更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对培训部的迫切要求。
 培训实现业务发展的基础
 培训管理者要想帮助企业做好业务发展,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与业务部门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但培训管理者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与业务部门分道扬镳。麦肯锡有一个著名的信任公式——信任 =(亲密度 可靠度 专业度)÷ 以自我为中心,这对于培训管理者与业务部门建立信任关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增加与业务的亲密度
 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无疑是一种增加亲密度的有效方法。在不同的企业,培训管理者有的是业务线出身,有的是专业线出身, 但无论是哪种出身,经常贴近一线都是增加亲密度最好的做法。
 我曾服务过的公司基本都要求培训管理人员要了解业务。我曾经在一家知名的餐饮公司工作,公司要求我在一线工作一个月,从普通员工做起,学习所有岗位员工要掌握的工作技能,最终接受并通过考核。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经常回到一线,去了解培训落地的情况。
 但是,并不是经常去一线就能增加与业务的亲密度,很多培训管理者来无影去无踪,和一线的管理者招呼都不打就消失不见了,或者去了之后用上帝视角批评指责一线的工作,这都无法增加亲密度。到一线之后,需要与一线的管理者面对面平等交流,对于更高级别的一线管理者,培训管理者可以通过书面方式与其交流一线的所见所闻。
 2. 增加培训的可靠度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一个人是可靠的?我想一定是基于对方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点滴细节,比如及时回复信息、及时沟通、答应的事情能落地、执行的事情有结果等。可靠度是一种职业化的体现,决定了业务部门对培训管理者的印象。
 3. 增加培训的专业度
 专业出身的没有业务出身的懂业务,业务出身的没有专业出身的懂培训,这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现象,双方都需要在彼此欠缺的领域弥补不足。
 值得深思的是,业务部门自身对业务的管理也不一定总能产生良性结果,那么培训就能赋能业务的发展吗?我想各位读者在心中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专业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东西。培训管理者对业务的专业提升不仅仅局限于日常业务管理,也可以向更宽广的业务专业领域拓展,对目前的业务做降维打击。培训管理者对培训的专业提升不仅仅局限于一亩三分地,也可以向更高深的培训技术与流程方向钻研,为目前的培训落地设计组合拳。
 4. 降低培训的自我中心度
 培训易陷入自己的世界,专业主义、理论主义、经验主义等都是培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想要降低培训的自我中心度,培训部门必须与业务部门穿同一双鞋子。从培训考核、评估重点是不是和业务考核、评估重点一致,可以看出一家企业的培训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培训部门往往关心一、二级评估,但业务部门更关心的是三、四级评估,这样的培训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要降低培训的自我中心度, 赢得业务部门的信任,首先要把业务部门的考核、评估重点作为培训部门的考核和评估重点,这些评估重点一般都是经营者关注的经营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