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全面探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后的数据安全重要性及应对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来深入剖析数据安全的内容和形势,使读者能够对数据安全有清晰的理解。书中不仅介绍了当前数据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趋势,还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  
         
          | 內容簡介: |   
          |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议题,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大规模的流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数据安全:护航数字经济,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从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数据安全形势,探讨了数据资产的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以及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同时强调了数据安全的组织管理与政策法规的重要性。此外,书中还详细阐述了数据安全的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策略,并通过实战案例分析,提炼出数据安全防护的优秀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数据安全:护航数字经济,筑牢信息安全防线》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数据资产和数据要素从业者、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大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安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  
         
          | 關於作者: |   
          | 石午光 ----------------------------
 石午光,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士,民盟北京市委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联合天成价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成通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研发和应用工作,具有科技领域深厚学术背景与卓越实践经验。著有《数字货币新论》等书籍。
 吕雯
 ----------------------------
 吕雯,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高级经济师,兼具深厚学术底蕴与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科技、数据要素行业专家。代表性著作有《数据归人》《区块链将如何重新定义世界》《金融互联网化》等;代表性文章有《区块链技术重塑价值交换》《面对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审计模式》等。
 |  
         
          | 目錄: |   
          | 第1章 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 ............................................................................ 1 第2章 国内外数据安全形势分析 .................................................................. 17
 第3章 数据资产的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33
 第4章 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 .................................................................. 47
 第5章 数据安全的组织管理与政策法规 ..................................................... 83
 第6章 数据安全的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 105
 第7章 数据安全实战案例分析 .................................................................... 125
 结语 ...................................................................................................................... 142
 参考文献 .............................................................................................................. 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