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售價:NT$
1367.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售價:NT$
388.0

《
360张图表读懂6S精益管理
》
售價:NT$
449.0

《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售價:NT$
449.0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
五维管理:管理入门九堂课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第三方市场合作为研究主体? 以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协同理论、共生理论和博弈理论为理论基础? 以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研究视角? 探讨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影响效应?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实施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差异化方案和扩大贸易、投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第三方市场合作主题,以测度第三方市场合作对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效应为研究目标,以第三方市场合作相关概念为研究边界,对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三方合作进行概念辨析,阐释了第三方市场合作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协同理论、共生理论、博弈理论,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 总结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特征;通过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长短期博弈分析,阐释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在逻辑、经济理性和运行机制;通过建构合作决策模型,分析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济效应。
|
關於作者: |
唐卫红,女,1980年9月出生,天津人,汉族,经济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政策研究,近五年来出版专著1部,在北大核心及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主编《新编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第二版)》、《市场营销实务》等多部教材,曾获得天津开发区优秀教师称号,作为团队成员参与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天津市“课程思政”精品课等。
|
目錄:
|
目录
第1章导论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问题提出 6
1.1.3研究目的和意义7
1.2研究方案设计8
1.2.1研究方法 8
1.2.2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10
1.2.3研究的创新点13
1.2.4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4
1.3相关概念界定及关系解释15
1.3.1三方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15
1.3.2第三方市场合作与贸易的关系17
1.3.3第三方市场合作与投资的关系18
1.3.4第三方市场合作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18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20
2.1研究的理论基础20
2.1.1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关的经典传统理论20
2.1.2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关的其他理论22
2.2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及述评28
2.2.1贸易效应相关的文献研究28
2.2.2投资效应相关的文献研究 31
2.2.3贸易、投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文献研究33
2.2.4第三方市场合作相关的文献研究36
2.3本章小结45
第3章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化与典型化事实分析47
3.1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历史沿革47
3.2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必要性48
3.3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特征化事实51
3.3.1第三方市场合作发展事实描述51
3.3.2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特征总结66
3.4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战略对接69
3.5第三方市场合作国别典型化事实与经验分析74
3.5.1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与经验分析74
3.5.2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与经验分析75
3.5.3中美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与经验分析76
3.5.4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与经验分析76
3.5.5中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与经验分析77
3.5.6中国和中东国家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征与经验分析77
3.6本章小结80
第4章第三方市场合作运行机制与理论模型构建81
4.1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涵认知81
4.2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生性动力与内部约束83
4.2.1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生性动力83
4.2.2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部约束85
4.3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外源性动力86
4.3.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86
4.3.2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86
4.3.3贸易投资的系统性演化87
4.4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短期博弈分析88
4.4.1模型假设条件88
4.4.2模型阐释89
4.4.3模型分析89
4.5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长期博弈分析91
4.5.1模型假设条件91
4.5.2模型分析91
4.6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运行机理93
4.6.1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在逻辑93
4.6.2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济理性96
4.6.3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运行机制99
4.7第三方市场合作决策模型和经济效应模型101
4.7.1第三方市场合作决策模型102
4.7.2第三方市场合作经济效应模型104
4.8本章小结106
第5章第三方市场合作贸易效应及区域、模式优选研究107
5.1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107
5.1.1第三方市场合作降低国际贸易成本107
5.1.2第三方市场合作通过“五通”建设影响贸易108
5.2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110
5.2.1计量模型设定110
5.2.2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111
5.2.3样本选择112
5.3实证检验与结果汇报114
5.3.1估计倾向得分114
5.3.2匹配质量检验分析115
5.3.3基准回归结果117
5.3.4稳健性检验119
5.3.5异质性分析120
5.4机制检验123
5.4.1第三方市场合作对贸易成本的机制检验124
5.4.2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五通”建设的机制检验124
5.5区域及合作国家选择125
5.5.1区域选择125
5.5.2合作国家选择128
5.6本章小结129
第6章第三方市场合作投资效应及区域、模式优选研究131
6.1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131
6.1.1第三方市场合作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131
6.1.2第三方市场合作类型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33
6.2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134
6.2.1计量模型设定134
6.2.2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135
6.2.3样本选择136
6.3实证检验与结果汇报138
6.3.1基准回归结果138
6.3.2稳健性检验139
6.3.3内生性检验140
6.3.4异质性分析142
6.4机制检验146
6.5区域和模式选择147
6.6拓展分析152
6.6.1基准回归结果153
6.6.2稳健性检验155
6.7本章小结158
第7章第三方市场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效应及区域、模式优选研究159
7.1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159
7.1.1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特征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159
7.1.2第三方市场合作类型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161
7.2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162
7.2.1计量模型设定162
7.2.2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162
7.2.3样本选择164
7.3实证检验与结果汇报165
7.3.1基准回归结果165
7.3.2稳健性检验167
7.3.3内生性检验168
7.3.4异质性分析170
7.3.5拓展分析173
7.4本章小结175
第8章结论与政策建议176
8.1研究结论176
8.1.1理论研究结论176
8.1.2事实研究结论177
8.1.3实证研究结论178
8.2政策建议180
8.2.1贸易层面的政策建议180
8.2.2投资层面的政策建议181
8.2.3知识产权保护层面的政策建议182
8.2.4经验比较层面的政策建议183
结语186
参考文献188
|
內容試閱:
|
内容提要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它源自全球大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旨在实现国家间的合作、互利、共赢.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与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下.以企业为主体.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以下简称沿线国家 )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领域的项目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体现了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的特点.聚合了合作各方的资源优势.联通了企业与市场的贸易投资机会.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第三方市场合作主体利益最大化、贸易投资关系稳定化.推进市场竞争公平有序化.
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本书探究中国为什么选择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实践特征、内在逻辑、经济理性、运行机制、经济效应是什么 ?第三方市场合作会给参与国带来哪些利益 ?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最优模式和最优方案是什么 ?第三方市场合作如何在沿线国家进行区域选择 ?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测度第三方市场合作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围绕第三方市场合作主题.以测度第三方市场合作对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效应为研究目标.以第三方市场合作相关概念为研究边界.对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三方合作进行概念辨析.阐释了第三方市场合作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协同理论、共生理论、博弈理论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
通过简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历史沿革.分析全球和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供求关系.得出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必要性的结论.通过描述中国与14个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事实.总结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特征.通过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长期和短期博弈分析.阐释其内在逻辑、经济理性和运行机制.通过建构合作决策模型.分析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济效应.
由此.结合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本质属性和项目特点.通过CEPII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联合国贸易发展数据库、世界银行WGI、WDI数据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获取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数据.使用多期DID模型、PSM-DID模型.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三个维度实证测度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济效应.
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研究观点 :
1.本书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投资发展路径理论等经典的传统理论解释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的合理性.以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协同理论、共生理论、博弈理论解释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专有属性和独有特征.得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合作基础、合作方案差异化基础、合作动力基础、合作形成基础、合作发展基础以及理性决策基础.
2.本书通过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特征化事实分析.获得第三方市场合作以项目为依托.以基础设施为优先领域.以央企、国企为参与主体.在沿线国家开展项目数量、规模逐年递增.产品服务类、工程合作类、投资合作类、产融结合类、战略合作类五种合作类别丰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第三方市场合作以项目为依托、合作基础扎实、合作领域及模式多样化、合作区域集中、合作机制完善的实践发展特征.
3.本书从合作区域、合作领域、项目类别、合作机制角度.分析中法、中日、中美、中意、中新.中国和中东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国别典型化事实.得出第三方市场合作注重法律与机制建设、融资与项目并进.发挥行业协会、智库等多种机构的重要作用.总结战略对接的成功经验.
4.本书以国际经济合作业务模式运行机制为内在要求.综合地缘经济、地缘政治与市场运行相互作用的特点.基于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事实判断.从合作共赢、平等发展、投资意愿、满足供需、契约精神等方面.认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丰富内涵.通过权衡政治、经济、文化、规则成本-收益关系.评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部条件.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价值链结构性变化和贸易投资系统性演化的分析.评估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理论对第三方市场合作进行长期和短期博弈分析.探究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在逻辑、经济理性和运行机制.分析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济效应.
5.本书通过构建实证模型.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三个维度测度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济效应.从研究结果来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对参与国彼此间双边贸易规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存在国别、区域和模式的异质性.从贸易、投资来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应优选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国家作为重点合作区域.首选工程合作类、投资合作类和战略合作类项目.从知识产权保护来看.第三方市场合作应优选西亚、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国家作为重点合作区域.首选产品服务类、工程合作类和战略合作类项目.
6.本书通过对第三方市场合作案例的分析.揭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风险和收益.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比较四个层面提出中国推进和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政策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