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
五维管理:管理入门九堂课
》
售價:NT$
449.0
《
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马利亚研究
》
售價:NT$
398.0
《
大家艺述 园林的意境
》
售價:NT$
551.0
《
你的叛逆少年
》
售價:NT$
454.0
《
草木有灵
》
售價:NT$
1367.0
《
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18世纪欧洲的权力博弈(王权与革命交织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四位权势女性的治国、磨难与沉浮)
》
售價:NT$
653.0
《
首发经济:重塑商业生态与消费未来
》
售價:NT$
301.0
編輯推薦:
u 本书通过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总结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经验,提出了一种新型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
u 针对国际上逆全球化发展形势,提出我国打造自主可控、创新活跃、精准高效、国内国际协同的生态群落的思路,形成全面提升我国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研发出“牛鼻子”产品的解决方案。
u 针对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发展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和运营模式,为广大读者提供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参考思路。
內容簡介:
本书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进制造业分布式科技服务技术集成研发与示范”(项目编号: 2019YFB1405100)支持下,旨在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探究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总结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经验,并对上述项目提出的一种新型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面向国家战略的供需协同生态共建模式”和一种新型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模式——“中介(技术经纪人)驱动的科技服务平台双循环运营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展示,提出我国打造自主可控、创新活跃、精准高效、国内国际协同的生态群落的思路,形成全面提升我国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研发出“牛鼻子”产品的解决方案。
本书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既可以为先进制造业和科技服务等领域的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产业发展决策思路,也可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参考,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先进制造、科技服务、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对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錄 :
第1章科技服务业概述001
1.1科技服务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001
1.2科技服务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002
1.2.1科技服务内容发展趋势003
1.2.2科技服务技术发展趋势004
第2章科技服务运营模式007
2.1交易模式007
2.1.1按交易对象分类的交易模式007
2.1.2按交易媒介分类的交易模式008
2.1.3按交易次数分类的交易模式009
2.1.4按交易是否跨境分类的交易模式009
2.1.5按交易价格是否确定分类的交易模式010
2.2科技服务平台盈利模式010
第3章科技服务技术概述012
3.1科技服务技术012
3.2资源分享与分布式资源巨系统013
3.2.1资源分享的意义013
3.2.2巨系统的内涵013
3.2.3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资源巨系统模型构建014
3.2.4动力传导机制016
3.2.5模型鲁棒性分析016
3.3服务协同与务联网017
3.4精准服务与科技大数据019
3.5跨领域、跨区域、跨平台协同022
3.5.1跨领域协同022
3.5.2跨区域协同023
3.5.3跨平台协同023
科技服务赋能先进制造——深度融合与模式创新目录00第4章先进制造业概述025
4.1先进制造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025
4.1.1先进制造业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大国的战略关键025
4.1.2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028
4.1.3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亟待增效升级029
4.2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029
4.2.1制造业服务化030
4.2.2服务业制造化030
4.3先进制造业发展特点031
4.3.1智能化生产031
4.3.2个性化定制033
4.3.3网络化协同034
4.3.4服务化延伸035
第5章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融合037
5.1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需求分析037
5.1.1战略践行需求037
5.1.2国际竞争需求038
5.2我国现阶段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协同发展问题038
第6章国外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与效果分析040
6.1总体发展情况040
6.2美国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041
6.2.1科技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041
6.2.2典型标准机构042
6.2.3典型联盟046
6.3德国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050
6.3.1模式简介050
6.3.2德国科技服务业典型企业或其他机构平台051
6.4日本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053
6.4.1日本先进制造业及其科技服务融合背景053
6.4.2日本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典型模式055
6.5以色列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058
6.5.1“三螺旋”国家创新体系058
6.5.2以色列的科技孵化器059
6.5.3以色列的风险投资060
6.6国际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分析061
6.6.1科技政策供给服务为先进制造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061
6.6.2政府指导下的科技服务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不断创新062
6.6.3强大的信息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062
6.7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融合效果分析064
6.7.1发达国家占有了高额的制造业增加值064
6.7.2发达国家占据了制造业高端产业链的绝对主导地位065
第7章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生态群落066
7.1生态群落概念066
7.2产业生态群落研究进展066
7.3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群落及其生态特性067
7.4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网络自组织、自适应、自生长机制069
7.5生态群落整体协同与竞合发展的演进机制070
第8章新型科技服务技术072
8.1科技服务知识图谱构建技术072
8.2用户需求交互技术073
8.3多源异构分布式科技服务数据集成技术075
8.3.1层次化可扩展的科技服务数据表示方法075
8.3.2基于本体的统一交互数据建模075
8.3.3基于软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数据标注方法076
8.3.4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工具076
8.4以中介为核心的多方科技服务协同技术077
8.5跨域跨平台科技服务技术079
8.5.1跨平台科技服务虚拟化组织技术079
8.5.2跨平台互操作技术080
8.5.3跨域的科技服务协同与互操作技术082
8.5.4面向行业的多维度多层次科技服务融合技术086
8.6可信智能科技服务技术088
8.6.1基于区块链的服务智能交易技术088
8.6.2基于区块链的科技服务可信交易技术090
8.6.3支持迭代细化的科技服务智能化定制技术091
8.7分布式科技服务全链路监控与运行调度优化技术093
8.7.1面向服务性能的多粒度监控架构093
8.7.2基于全链路数据的服务分布调度方法096
第9章面向国家战略的科技服务供需协同生态共建模式097
9.1模式框架与特点097
9.2模式分析099
9.2.1科技服务业主体099
9.2.2先进制造业主体101
9.2.3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101
9.3生态共建模式动力源104
9.3.1国家战略的主要内容104
9.3.2国家战略相关政策分析106
9.3.3国家战略对科技服务供需协同生态共建模式的意义108
9.4生态共建作用机理109
9.4.1国家科技战略政策为先进制造业营造发展环境109
9.4.2先进制造业反哺国计民生109
9.4.3国家战略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110
9.4.4科技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10
9.4.5科技服务平台集聚技术资源促进先进制造业创新111
第10章以中介(技术经纪人)驱动的科技服务平台双循环运营发展模式113
10.1模式框架113
10.1.1第四方平台的核心功能115
10.1.2第四方平台的参与团队115
10.1.3平台建设方向116
10.2平台功能设计116
10.2.1绘制科技服务状态下的产业链图谱116
10.2.2设计科技服务定制化服务工具116
10.2.3需求导向下的科技中介服务117
10.2.4商务目标分析及配套服务实施117
10.3平台核心资源规划117
10.4平台服务流程规划118
10.5平台运营模式设计122
10.5.1科技服务中介(技术经纪人)驱动模式122
10.5.2服务空间(领域、区域)运营模式122
10.5.3自有内容和第三方内容协同服务运营模式122
10.5.4基于第四方平台双循环运营模式123
10.5.5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数据保全模式123
第11章结束语124
11.1强化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制定,重视国家高端专业智库建设124
11.2强化科技服务工具自主研发与供给,打破核心技术空心化魔咒125
11.3强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科技服务大脑126
11.4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网络,构建协同生态体系126
11.5加大交叉型人才培养力度,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127
参考文献128
內容試閱 :
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竞争的先导产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需要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
总览当前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不难发现,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发展好的国家,同时也是科技服务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携手打造了这些国家的领先优势,持续拉大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还屡次利用科技霸权,不择手段对后发展国家进行打压。我国就是深受其害的国家之一。
为有效推动我国科技服务的发展,打造强大先进制造业,科技部2019年11月设立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进制造业分布式科技服务技术集成研发与示范”,着力总结和集成以往科技服务业相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和成果,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发展模式,打造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基础设施,探索从国家层面协同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书围绕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问题,讲述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两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基础知识、技术研究、产业发展等内容,并提出若干新型科技服务关键技术与模式,对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融合发展模式选择和相关平台构建与运营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科技服务业概述、科技服务运营模式、科技服务技术概述、先进制造业概述、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融合、国外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与效果分析、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生态群落、新型科技服务技术、面向国家战略的科技服务供需协同生态共建模式、以中介(技术经纪人)驱动的科技服务平台双循环运营发展模式和结束语。
本书是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进制造业分布式科技服务技术集成研发与示范”(课题编号: 2019YFB1405100)项目组整体智慧的结晶,项目相关课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徐贵宝、王瑞、丁维龙、陈鹏、贺毅等为本书的编写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张杰、赵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李丰硕、魏佳园、刘胡骐、徐渊、董子毓、于青平、郭宇欣等参与了内容完善与审校等工作。SXR科技智库上袭公司创始人及理事长、中国民协元宇宙工委联席会长徐亭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白立军老师对本书的成功出版并纳入“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系列丛书”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现代服务业处张金国处长、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武思宏副部长(主持工作)和陶鹏副部长、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原总工程师胡晓惠教授、北方工业大学数据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赵卓峰教授和云计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冬菊教授、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研究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建勇研究馆员等专家、领导的指导,也得到本专项项目牵头单位、各课题牵头单位,以及各参与单位诸多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