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食品中真菌毒素与健康影响
》
售價:NT$
704.0

《
廷臣论(汉译22辑)
》
售價:NT$
332.0

《
王安石传(白话版)
》
售價:NT$
286.0

《
大模型智能推荐系统:技术解析与开发实践
》
售價:NT$
658.0

《
外资与俄国社会经济变迁(1861—1914)(结合一手俄文史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俄国近代转型之路上的关键因素。)
》
售價:NT$
449.0

《
成长手册随即一本+米歇尔家庭教育百科 父母育儿方法指南大全书籍 影响全球百万家长的科学育儿法一站式解决孩子爱顶嘴有逆反心理TS
》
售價:NT$
1038.0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柒)
》
售價:NT$
347.0

《
别字之辨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1构建“四性”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四性”是指对课程目标起支撑性作用的内容,包括:保留现有课程中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继承性的内容,如国家标准、形体表达、工程制图,以及继承性内容的基础性内容,如几何元素与立体的投影、换面投影、轴测投影与标高投影;补充拓展课程目标的补充性内容,如形体的创造性构型设计;融入能够提升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能力的创新性内容,如创造性构型设计策略、确定形体表达方案或分析、评价他人已有方案的“二三四”方法策略等。
2构架“五模”内容体系,利于学生认知
“五模”是指打破传统的“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制图”三模块内容体系,按篇构架五模块内容体系:第1篇制图基础、第2篇投影基础、第3篇形体构型、第4篇形体表达、第5篇工程图样。内容模块细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体系。
3设计章前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每章章前设置有“学习内容”,以及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方式表述的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既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又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4注重内容创新,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形体的创造性构型设计”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修订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秉持OBE教育理念与“两性一度”课程标准,结合高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应用性强”“实用性强”的原则,参考国内同类教材,融入编者多年的工程图学教学经验及教学改革成果编写而成,是一本融合课程思政的新形态教材。
全书分5篇,共18章。内容有:绪论;第1篇制图基础,包括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制图方法;第2篇投影基础,包括几何元素的投影,换面投影,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标高投影;第3篇形体构型,包括组合体的视图,形体的创造性构型设计;第4篇形体表达,包括形体的视图表达,形体的剖面图表达,形体的断面图表达,形体的其他表达与表达方法应用举例;第5篇工程图样,包括道路路线工程图,道路交叉口工程图与交通工程图,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与钢结构图,桥梁工程图,隧道、涵洞工程图。本书还含有道路工程制图习题集。为与本书及习题集相适用,本书配有助教型CAI课件,以及助教、助学型习题解答CAI课件。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道路桥梁专业学生用书,还可作为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绪论1
第1篇制 图 基 础
第1章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
规定5
本章导读5
11图幅5
12比例6
13图线7
14字体8
15尺寸标注9
16其他规定11
第2章制图方法13
本章导读13
21绘图技术13
22几何作图17
23投影方法23第2篇投 影 基 础
第3章几何元素的投影27
本章导读27
31点的投影27
32直线的投影31
33平面的投影39
第4章换面投影46
本章导读46
41换面投影概述46
42换面投影基本作图49
43换面投影的应用举例51
第5章立体的投影55
本章导读55
51基本立体的投影55
52平面与立体相交63
53立体与立体相交77
第6章轴测投影88
本章导读88
6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89
62常用轴测投影90
63圆及曲线的轴测投影91
64常用轴测图作图举例93
65轴测剖面图97
66轴测图的选择98
第7章标高投影101
本章导读101
71标高投影概述101
72直线的标高投影102
73平面的标高投影104
74曲面的标高投影108
75平面、曲面与地形面之间的交线111第3篇形 体 构 型
第8章组合体的视图117
本章导读117
81组合体概述117
82画组合体的视图119
83标注组合体的尺寸123
84看组合体的视图126
第9章形体的创造性构型设计135
本章导读135
91形体创造性构型设计的原则135
92形体创造性构型设计的策略137
93形体创造性构型设计的方法141第4篇形 体 表 达
第10章形体的视图表达149
本章导读149
101基本视图149
102向视图150
103局部视图151
104斜视图152
第11章形体的剖面图表达153
本章导读153
111剖面图概述153
112剖面图的种类156
第12章形体的断面图表达164
本章导读164
121断面图概述164
122断面图的种类165
第13章形体的其他表达与表达方法
应用举例168
本章导读168
131其他表达168
132表达方法应用举例171第5篇工 程 图 样
第14章道路路线工程图178
本章导读178
141公路路线工程图178
142城市道路路线工程图189
143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图192
144道路沿线设施工程图195
第15章道路交叉口工程图与交通
工程图198
本章导读198
151平面交叉口工程图198
152立体交叉口工程图204
153交通工程图212
第1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与钢
结构图218
本章导读218
161钢筋混凝土结构图218
162钢结构图223
第17章桥梁工程图230
本章导读230
171钢筋混凝土梁桥工程图230
172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工程图244
第18章隧道、涵洞工程图248
本章导读248
181隧道工程图248
182涵洞工程图256
参考文献264
习题集
|
內容試閱:
|
“道路工程制图”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工程基础课程,其与后续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及职业发展关系密切。该课程既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专业方向限选课程的学习基础,又是学生进行后续实践环节如交通工程实习、交通综合实习、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的设计、实习基础,更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交通系统设计和施工与管理、交通工程设计和施工与管理等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基础。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修订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秉持OBE教育理念与“两性一度”课程标准,结合高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应用性强”“实用性强”的原则,参考国内同类教材,融入编者多年的工程图学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改革成果编写而成,旨在为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创新性的工程图学课程教材。与传统交通工程图学教材相比,本书编写的方法与特点如下:
1构建“四性”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四性”是指对课程目标起支撑性作用的内容,包括:保留现有课程中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继承性的内容,如国家标准、形体表达、工程制图,以及继承性内容的基础性内容,如几何元素与立体的投影、换面投影、轴测投影与标高投影;补充拓展课程目标的补充性内容,如形体的创造性构型设计;融入能够提升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能力的创新性内容,如创造性构型设计策略、确定形体表达方案或分析、评价他人已有方案的“二三四”方法策略等。
2构架“五模”内容体系,利于学生认知
“五模”是指打破传统的“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制图”三模块内容体系,按篇构架五模块内容体系:第1篇制图基础、第2篇投影基础、第3篇形体构型、第4篇形体表达、第5篇工程图样。内容模块细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体系。
3设计章前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每章章前设置有“学习内容”,以及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方式表述的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既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又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4注重内容创新,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形体的创造性构型设计”一章中,创新使用软问题设问法及创造性构型设计策略;在确定形体表达方案时,创新了“二三四”法与“形态分析法”;将每章例题设计为“低阶→高阶→探究”能力训练三类题型:基本知识一般应用题型,训练低阶能力;包括分析、评价与创造(创新)在内的基本知识综合应用题型,训练高阶能力;包括分析、评价与创造(创新)在内的具有一定挑战度的复杂问题题型,训练解决复杂问题的探究能力。
5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与发展
结合图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将信息存储、传递技术与价值塑造融入本书(含习题集)的内容体系,全面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价值塑造“四融一体”的课程培养目标。新技术与其他教学资源并举,可以构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价值塑造分两个方面:一是在第5篇,与内容相适切,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建设交通强国为主线,配合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动精神、北斗精神、“两路”精神等,赋能课程育人;二是与各篇章内容相适切,挖掘思政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主线,配合爱国精神、爱岗敬业、尊重生命、创新精神等,赋能课程育人。
本书配有助教型CAI课件,以及助教、助学型习题解答CAI课件,可免费提供给任课教师使用,编者联系邮箱:mazying@163com;需要课件的学生,可向任课教师索取。
全书分5篇共18章。授课学时为56~112学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授课/学习内容的取舍。
本书由马智英、贾鹏任主编,殷昌贵、夏连明任副主编,许英超、张同鹏任参编。编写分工如下:马智英编写绪论,第2篇的第4、7章,第3篇的第9章,第4篇的第13章,第5篇,习题集的第4、7、9、13~18章;贾鹏编写第1篇的第1章,第2篇的第5章,第4篇的第10章,习题集的第1、5、10~12章;殷昌贵编写第1篇的第2章,第2篇的第3、6章,习题集的第2、3、6章;夏连明编写第3篇的第8章,习题集的第8章;许英超编写第4篇的第11、12章;张同鹏编写教材与习题集部分插图。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的相关文献,特向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