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书香守正 笃行创新——清华大学图书馆110周年馆庆纪念文集

書城自編碼: 406790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图书馆学/档案学
作者: 清华大学图书馆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7793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0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售價:NT$ 653.0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售價:NT$ 255.0
凤凰台上(全2册)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售價:NT$ 403.0
易学史(全三卷)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黄帝内经精讲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51
《中小学图书馆概论》
+

NT$ 131
《信息素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

NT$ 602
《图书馆员能力提升十四讲》
+

NT$ 449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2》
+

NT$ 245
《史记概要》
+

NT$ 602
《中国档案工作规范体系建设研究》
編輯推薦:
收录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近十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和研究报告,全面反映本馆近十年来的学术研究面貌
內容簡介:
2022年12月清华大学图书馆迎来了110年华诞。自建馆以来,图书馆人在服务中开展研究,又通过研究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建设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本论文集收录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近十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和研究报告共计68篇,分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资源建设与信息组织、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信息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新信息技术应用、特色馆藏建设与图书馆史、科技史与古文献研究七个单元,力求尽可能全面反映本馆近十年来的学术研究面貌。读者对象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研究者和图书馆、文献馆及信息管理相关机构。
目錄
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建筑与历史 董 锦 刘宇婧 庄 玫 韦庆媛 邓景康  3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实践——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刘宇婧 庄 玫 鲁 杰 24清华大学图书馆融媒体宣传体系的创立与实践 何 萌 庄 玫 刘宇婧 鲁 杰 31十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建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蒋耘中 41《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与国际著作权立法进展评析 肖 燕 46高校图书馆韧性协同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清华大学图书馆防疫实践为例 张 秋 李 津 55初心如磐,笃行致远——记前进中的文科图书馆 杨 玲 马雪梅 朱京徽 63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建馆六十五周年纪念回顾与展望 袁 欣 于 婷 70秉承专业谱新章——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建设与展望 于丽英 84十年磨一剑 不露也锋芒——清华大学金融图书馆建馆10年记 晏 凌 92 资源建设与信息组织 聚焦支持高校教学与科研——清华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实践与思考 于 宁 贾延霞 武丽娜 何 玉 105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相关服务——“十四五”规划构想 邵 敏 115从资源建设的角度谈高校图书馆助力一流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 邵 敏 122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机制的思考 吴冬曼 桂 君 127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 于 婷 魏成光 张 瑞 孙 洋 134为“延期开学、如期开课”保驾护航——抗疫期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电子教参服务工作 胡 冉 于 宁 贾延霞 144电子资源批量编目的实践及研究 贾延霞 杨 慧 152电子期刊有效揭示和维护的实践与思考 武丽娜 贾延霞 杨 慧 张 蓓 160《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佛教类目研究 刘春美 167电子资源统计数据及成本数据标准应用案例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于 宁 贾延霞 邵 敏 179 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 2011—2021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与展望 王 平 张坤竹 李 津 191新冠疫情期间“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应对及思考——基于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的调研分析 李 津 张 秋 198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及对流通工作的推动 王 平 陈 虹 209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Internet Condition张坤竹 214真人图书馆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发展策略——以“学在清华 真人图书馆”为例 张 秋 杨 玲 毛李洁 朱京徽 222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清华大学图书馆2019年迎新季工作为例 杨 玲 张 秋 231影响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孙维莲 王 伟 237服务拓展与文化引领——清华大学图书馆展览的实践与创新 庄 玫 杨 杰 郭兰芳 243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坚守与创新 王 媛 249 信息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 百年参考,继往开来——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近十年工作回顾与展望韩丽风 王 媛 管翠中 林 佳 赵呈刚 255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二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王 媛 范爱红 韩丽风 赵呈刚 任 奕 262基于学科有效信息行为的学科服务实践——以清华大学数学学科为例 曾晓牧 林 佳 271对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学科服务的思考和实践——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哲学学科服务为例 任 平 280学科高质量OA期刊现状、利用及学科服务探索——以清华大学某传统工科院系为例 范凤英 赵军平 292Student Deep Participation in Library Work: A Chinese Academic Library’s Experience韩丽风 王 媛 罗丽丽 299基于领先用户的学科服务创新实践探索——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达人”分享计划为例 刘敬晗 韩丽风 313利用Innography进行专利情报分析——以OLED为例 战玉华 潘乐影 程爱平 322情报分析服务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李 津 赵呈刚 331学术机构入围ESI前1%学科时间的曲线拟合预测方法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管翠中 范爱红 贺维平 赵 杰 孟 颖 343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比较研究范爱红 梅 洁 李 津 管翠中 伍军红 352清华大学科技查新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李凤侠 战玉华 赵军平 孟 颖 周媛莎 362新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 韩丽风 曾晓牧 林 佳 372以情报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花 芳 380中韩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比较研究 魏成光 李晓红 390 新信息技术应用 十年创变 朝夕不辍——前进中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部(2011—2021)张成昱 张 蓓 刘聪明 邹 荣 周 虹 赵 阳 远红亮 401ResearcherID现状分析及应用启发 窦天芳 张成昱 张 蓓 邹志华 412Smart Talking Robot Xiaotu: Participatory Library Service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姚 飞 张成昱 陈 武 421开发模式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设计与实现张 蓓 窦天芳 张成昱 李洁芳 439基于学科知识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拓展探索 张 蓓 窦天芳 张成昱 刘方盛 446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在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与应用——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远红亮 张成昱 453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刘聪明 461基于CADAL数字资源元数据的OpenAPI检索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红亮 张 蓓 张成昱 466 特色馆藏建设与图书馆史 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资源的建设经验与创新服务 魏成光 何 玉 游战洪 479用特色馆藏打造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以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为例 袁 欣 488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保钓、统运”文献整理研究 何 玉 高 瑄 晏 凌 边 烨 496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民国毕业论文整理研究 尹 昕 蒋耘中 袁 欣 刘聪明 502清华大学“图书馆”题名探秘 韦庆媛 514清华大学图书馆初创时期的几个关键问题述证 韦庆媛 523民国时期清华文献购置制度的运行机制、成效及启示 董 琳 531清华图书馆民国时期学生助理工作 高军善 542 科技史与古文献研究 持续推进科学研究和古籍文物的整理、保护工作——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十年工作回顾 冯立昇 555开拓与传承:刘仙洲与清华大学的机械史研究 冯立昇 570论《天禄琳琅书目》对后世版本目录之影响 刘 蔷 582首座一体化壳式低温核供热堆的诞生 游战洪 590江南制造局科技译著底本新考 邓 亮 598万历刻本《药师坛科仪》的版刻与价值——兼论明代经厂之设立与职能 付 佳 冯立昇 607 编后记 613
內容試閱
2022 年 11月 19日,庆祝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 110周年纪念大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其时距我受学校委派来图书馆担任新一任馆长不足两个月。当时新冠疫情风声日紧,因此当天的庆祝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大部分校外嘉宾,包括一些住在校外的校内嘉宾都未能到场。但当天的庆祝活动仍给不少业界同人和本馆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十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对我个人而言,其中有两个环节尤其触动人心:一是发布建馆 110周年宣传片《万卷长青》,其中以时光隧道的方式,回顾了过往 110年岁月长河中,清华图书馆从馆舍建设到部门架构、服务方式和资源管理平台一步步演变发展的历程,以及亲历这些变化的一代代清华图书馆人的珍贵影像;另外一个环节是颁发“在馆工作 30年”荣誉奖,表彰在图书馆工作超过 30年的 47位离退休馆员和 18位在职馆员。我作为在场资历最浅的馆员,和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老师一起,向到场的获奖馆员颁发奖杯,并代表全校师生向他们多年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所提供的专业服务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获奖者中不仅有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的资深图书馆员,也有从事日常馆舍运维的普通员工,正是他们和前辈图书馆人长年默默无闻的接续努力,共同支撑着清华图书馆百十年来的书香守正和笃行创新,服务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1911年 4 月 29 日,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1912 年,清华学堂改建为清华学校,同时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清华学校图书室,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早期雏形就此形成。 110 年来,清华图书馆伴随清华的发展不断壮大。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图书馆由最初开始时的 3间平房、2000多册藏书的小图书室,发展到现在成为拥有一个总馆、六个分馆,馆舍面积接近 8 万平方米,实体馆藏超过 590万册件,拥有大量数字资源的学术图书馆。一路走来,图书馆与大学风雨同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成为一代一代清华学子栖息和依恋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本身是大学的学术资源中心。在各种各样的资源建设中,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校史馆、档案馆一起,十分注意积累和保存清华大学发展一百多年来各个时期的学科发展资料,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校和院系领导、专家学者在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和论述,以为中国现当代的高等教育发展留下尽可能完整的文本和文献记录,提供一个在中国这样具有独特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案例材料。我想这是我们作为历史长河中的“过客”所应有的自觉和担当。自从担任图书馆馆长以来,我也同时担任了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每年都会召开一次会议,来讨论、回顾、总结一年来学校在校史整理和建设方面的进展和成果。作为大学发展的支撑服务机构,作为大学的学术资源中心,图书馆对自身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做好总结,自然也是一代一代清华图书馆人服务和研究工作的题中之义。在各种各样的有关图书馆发展的资料文献积累中,收录清华图书馆人对图书馆创新发展和管理服务思考的研究性文集,因此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2012 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 100周年之际,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在林佳老师和杨慧老师牵头下,组织出版了《探索改革奋进:纪念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华诞论文集》。在编后记中,两位主编特别强调编辑这样的论文集的初衷和意义,即“从侧面展示我馆馆员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研究方面的成果,一起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活跃本馆学术氛围,增强图书馆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清华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背靠一流大学的学术型、研究型图书馆,一直以来坚持服务与研究并重的良好传统,鼓励和倡导馆员注重在服务中开展研究,并通过研究更好地促进、反哺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从建馆 100周年到建馆 110周年,十年时间转瞬即逝。“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伴随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过往十年,图书馆也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杰出图书馆的步伐,在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资源建设与信息组织、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信息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新信息技术应用、特色馆藏建设与图书馆史、科技史与古文献研究等方面,皆取得了长足进步,进行了诸多前沿探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使命。如今,这一代清华图书馆人在上述各方面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总结,汇集沉淀成这本逾 600页的厚重纪念文集,这是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对共同经历和见证的高等教育和图书馆发展过往十年征程的记录和思考,是这一代清图人留给时代和后人的一个独特文本,相信自有其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展望未来,图书馆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面对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开放科学大潮,伴随清华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清华图书馆也将继续为建设研究型、数字化、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杰出图书馆而不懈努力。记得在本序文开头提到的百十年馆庆纪念大会上,在一个暖场视频中,有一位同学说:“图书馆对于大学,是承载着精神的底托、决定一个大学高度的地方。 ”我想这既是对我们图书馆人所做工作的肯定和褒扬,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书香守正,笃行创新。我相信,清华图书馆人一定会建设和守护好图书馆这个我们全体清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接下来的新十年续写华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疫情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这本文集的选编出版历经了比较长的时间,未能在 2023年按原计划出版。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刘蔷老师早早就约我写序,但我一直拖沓未能交稿,也延误了不少时日,深感歉意。如今全书付梓在即,将求教于社会和图书馆界同人,希望各界朋友不吝指正为盼。
金兼斌
2024年 9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