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学的诞生
》
售價:NT$
347.0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NT$
653.0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NT$
403.0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NT$
321.0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NT$
403.0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NT$
704.0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书稿通过与上海地区音乐教育界的名师对话,挖掘他们对音乐教育的独到见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书稿中不仅记录了这些教师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展示了他们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创新能力的深刻理解。书稿的访谈内容丰富,涵盖了音乐教育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以及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些名师教学实践的深入剖析,本书旨在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为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
內容簡介: |
“音乐教育名师讲堂”(每篇访谈中简称“名”)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17年启动,旨在通过聘请上海市音乐基础教育一线的特级教师、教研员等名师名家,共同参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促进高校与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接,形成“多方位联动”机制,充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社会育人模式。作为音乐学院实施“人生导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名师讲堂”通过在校优秀学生与名师双向选择结对的方式,让学生进一 步了解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了解名师的事业奋斗历程, 学习名师对音乐教育的执着信念,探究名师的成功之路与学术精神,使名师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
關於作者: |
施忠,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在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均有卓越建树。
丁佳,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具有音乐学和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双重学位背景,正在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曹景谐,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音乐教育硕士专业负责人,在音乐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
|
目錄:
|
序
上海音乐教育开创者 ———访上海市第一位音乐教研员郁文武
跳跃的音符 ———访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音乐特级教师陈蓓蕾
爱之交响的谱写者 ———访上海市第一中学音乐特级教师张展英
音乐教育的灵魂工程师 ———访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创办人孙幼丽
合唱教学的幸福人生 ———访原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音乐特级教师顾丽丽
孜孜不倦,艺术常青 ———访上海市威海路第三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张瑞华
坚韧坚持,不忘初心,睿智创新 ———访上海市北中学音乐特级教师齐珊云
亲爱的“朱妈”,守护孩子的天使 ———访上海市进才中学音乐特级教师朱燕婷
清歌流韵皆育人 ———访原上海市教研室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月萍
乐海行舟,诗意领航 ———访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施红莲
“唱游”教学的传承者 ———访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张菊
做一位不忘初心的音乐教育探索者 ———访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曹晏
集教研、科研于一身的研究型教师 ———访上海市延安中学音乐特级教师孙丹青
诗意栖居在音乐教育大地上 ———访上海市川沙中学音乐特级教师陈璞
神奇的艺术采风之路 ———访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杨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逊芳
“音乐之声”育百花 ———访上海市闸北实验小学音乐特级教师秦奕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上海,这座承载着厚重社会文化底蕴、集聚着多元艺术生活气息的国际大都市,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基础音乐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阵地。在这里,音乐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更见证了无数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名师的成长与辉煌。
追溯至2011年,一个关于“上海音乐教育名师讲堂”的构想在我心中悄然萌生。我深知,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要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营养,从名师的成长故事中汲取灵感。上海,作为音乐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重要城市, 课程改革成果斐然,涌现出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音乐教育名师。这些名师的足迹,不仅记录了上海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更映射出全国音乐教育改革的风云变幻。
进入21世纪,随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实施,新型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为音乐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上海的音乐教师们积极响应,投身于改革的浪潮中,又一批音乐教育名师应运而生。然而,在以往的历史记录中,这批名师的身影相对鲜见。因此,记录他们的成长故事,传承他们的教育理念,总结他们的成功教育经验,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