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347
《
崇祯七十二小时 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万有引力书系】
》
售價:HK$
398
編輯推薦:
本书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适老化设计理论(1950-2021)的演进逻辑与中国实践路径研究(22BG139)》资助,旨在解决数字交互时代如何进行适老化设计改造的问题。书中就数字适老化设计提供了两条方法路径:感官代偿设计与赋能设计,并围绕这两条路径开展了相关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检验。
內容簡介:
面对当下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所凸显的数字排斥困境,作者以生态学术语中的“适应”为切入点,从理论、方法到设计实践逐步探索应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适老化设计挑战的中国路径。同时呼吁树立可及、公平、包容为目标的数字适老化设计理念,破除老年用户的感官障碍,提升老年用户的视觉认识,促进老年人持续使用交互产品的意愿,助力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建设,将中国的数字适老化设计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關於作者:
侯冠华,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研究方向:适老化设计、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教育。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2项;获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曾任欧特克软件有限公司高级用户研究员,主持Autodesk Inventor、AutoCAD等软件的用户研究项目,主持上汽荣威汽车造型设计决策项目、吉利星瑞中控界面可用性测试项目等。近5年发表SSCI/CSSCI/EI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包括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人因设计类顶刊《Human factors》、交互设计类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等国际杂志,以及《装饰》《艺术设计研究》等国内设计类顶级期刊,其中1篇CSSCI论文被人大情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2项。
目錄 :
第一章 通用、包容与无障碍:数字适老化设计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数字适老化的内涵变革:从破障到舒适
第二节 数字适老化的现实困境:感官与思维失配
第三节 挑战与机遇并存:数字适老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对照与驱动:中国式数字适老化设计的内生动力
第一节 文化的单极到多元:美国适老化设计发展动因
第二节 实践对照:西方适老化设计发展演进
第三节 公平、效率与包容:中国式数字适老设计反思
第三章 从生理到心理:感官代偿与赋能的数字适老化设计进路
第一节 感官代偿:面向生理弱化的适老化设计思考
第二节 隐喻与赋能:破除心理障碍的设计路径
第三节 心智模型:重塑数字交互行为思路
第四章 提升用户体验:促进老年人持续使用交互产品意愿
第一节 信息交互持续意愿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信息交互持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过程
第三节 用户体验影响老年人信息交互持续意愿机制
第四节 用户体验影响老年人信息交互持续意愿的反思
第五章 感官代偿:基于老年用户认知能力的数字适老化设计实证
第一节 数字交互界面中的文字字号、间距设计实证
第二节 数字交互界面图标尺寸与文字尺寸设计实证
第三节 数字交互界面布局偏好设计实证
第四节 数字交互输入与输出模态设计实证
第六章 隐喻与心智模型:基于老年用户思维特征的数字适老设计实证
第一节 数字交互界面文字语义隐喻设计实证
第二节 数字交互界面图形隐喻设计实证
第三节 多模态数字交互界面设计实证
第四节 眼动控制数字交互界面设计实证
第七章 效用、享乐与关联:提升老年用户出行尊严体验的设计赋能路径
第一节 尊严体验的设计属性
第二节 自主、胜任、关系:老年出行类型及其价值需求分析
第三节 效用、享乐、关联:面向不同出行类型的尊严体验设计案例研究
第八章 数字适老化设计导则与实践
第一节 原则与规范:数字适老设计指南
第二节 数字医疗系统:数字适老多模态设计实践与验证
第三节 数字支付系统:数字适老图文隐喻设计实践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