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科学史(学术界和大众市场都难以超越的科学史范本,跨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
售價:NT$
551.0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机械通气》由我国呼吸生理学领域的顶级专家朱蕾教授所编著,自2001年首次出版以来,已成为我国危重症领域的经典著作。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医疗人员的呼吸机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次全新修订的版本以呼吸生理为基础、以机械通气和综合治疗为核心,在第4版的基础上,吸收近几年的新知识、新技术,并结合作者临床、科研成果,增加大量临床实际的呼吸机波形图等图像,内容涉及与机械通气相关的物理学和工程机械、呼吸生理、临床疾病、呼吸机应用和患者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全面、系统、实用、完善,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参考借鉴价值,值得推荐。
|
內容簡介: |
《机械通气》自2001年首次出版至今,已修订4次,成为我国机械通气和危重症领域的权威经典著作,广受读者好评。本次修订,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对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更新,包括优化章节编排,删减陈旧、应用较少的内容,增绘大量插图,更新呼吸危重症和机械通气领域的最新观点和研究进展等。
本书共四篇四十三章。第一篇为机械通气相关基础知识,重点是呼吸衰竭和氧气疗法的热点问题与合理评价。第二篇为机械通气的理论与技术,主要是呼吸机的基础知识、通气模式和通气效应、机械通气的生理学基础和策略、不同通气环节的问题和处理对策、相关应用技术的管理与监测,以及非常规呼吸支持技术等。第三篇为机械通气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第四篇为机械通气相关的综合治疗与管理,包括营养支持、康复和护理,呼吸系统的引流,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附录部分收录了机械通气的相关建议,方便读者查阅和借鉴。
本书编者朱蕾教授是我国呼吸生理和危重症领域的著名专家,长期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本书文字精练,权威性和实用性强,是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和急救医学科临床医生B备的工具书,也是其他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和研修机械通气技术的指导性参考书,还可作为呼吸治疗师的培训教材。
|
關於作者: |
朱蕾:主任医师,博导,肺功能室主任,中华呼吸学会肺功能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培训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呼吸专业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呼吸病和危重病的医、教、研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系统研究,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发展无创性机械通气预防和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技术”和“九五”卫生部重点课题“呼吸衰竭治疗新技术”的主要完成者。率先开展围手术期和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呼吸道管理的系统研究,首次提出肺泡引流和呼吸系统全程引流的概念和实施措施。率先开展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生理学变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首次提出中心静脉跨壁压的概念,克服了中心静脉压反映血容量的缺陷,证实了机械通气的正性肌力作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功能不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通过上海市成果鉴定。在肺功能、复杂体液紊乱等方面也取得了系列成果。
|
內容試閱:
|
《机械通气》自第1版出版至今已20余载,第4版亦已出版5年余,先后18次印刷。 鉴于近年来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发展,以及第4版尚有待完善之处,故再版修订,历时一年 余完成。
第5版总体框架未变,仍为四篇,共四十三章,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更新:精 减了呼吸生理学及临床应用部分的内容,读者欲深入了解这部分内容,可阅读本人主 编的《临床呼吸生理学》;结合近年呼吸支持技术和危重症医学进展增减和优化章节, 如删减疾病和围手术期管理的基本知识,增加“气道分泌物和机体引流能力的评价” “救治力量受限条件下的呼吸支持技术选择”“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三章,增加静默 性低氧血症、呼吸机性能评价、驱动压、应力与应变、血流动力学监测、右心保护和膈 肌保护性通气、呼吸中枢评价、肺超声、电阻抗断层扫描等内容。第5版还对第4版存 在欠缺和不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析和修正,增加大量照片插图,重新绘制既往准确 度欠缺的插图,并对热点概念和技术进行客观评价,对过时观点进行分析和修正,对 关键名词(如心室跨壁压、舒张期心室跨壁压)重点解读。同时,将呼吸生理贯穿全 书,使本书可读性及实用性更强。
本书第一篇仍为机械通气相关基础知识,但呼吸衰竭和氧气疗法分别由2节增至6 节和7节。第二篇为机械通气理论与技术,是本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改动最大。例如, 第七章和第八章是呼吸机的基础知识,分别由10节、6节增至17节和13节;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是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提高的核心内容,分别由9节、7节增至15节和10节; 第二十八章的章名修改为“重症患者和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测”,由10节增至18节;第二 十九章增加“呼吸中枢功能低下或紊乱患者的撤机”1节。第三篇为机械通气在不同疾 病中的应用,仍为8章,但内容皆有较大幅度的修改。第四篇为机械通气相关综合治疗 与管理,也有较大幅度改动。为方便读者查阅和应用,附录部分收录了笔者总结的四个 建议。
笔者独立完成第5版内容的撰写,前后对照收获极大。鉴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存 在不足之处,望同道指正。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蕾
2024年2月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