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

書城自編碼: 408281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美]卡尔· 魏格斯[Karl Wiegers]、坎黛西·霍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8085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24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5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NT$ 296.0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NT$ 915.0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NT$ 347.0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影神图 精装版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NT$ 653.0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9
《中国式管理:二十周年典藏版》
+

NT$ 365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畅销十余年经典之作,最新增订版)》
+

NT$ 270
《麦肯锡团队管理法:精英上司提升领导力的40个习惯》
+

NT$ 347
《一本书读懂财务报表:要点·实务·案例》
+

NT$ 359
《哈佛商学院判断与决策心理学课:查理·芒格推崇的误判心理解决方》
+

NT$ 336
《搞砸:病态领导力如何摧毁一个组织》
編輯推薦:
软件需求领域两位专家混搭,联袂倾力呈现20个核心实践 精粹版实用工具,搞定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7类需求活动 本书特色主题: 澄清问题、定义业务目标以及设置解决方案的边界 确定利益相关方和决策者 探索用户任务、事件和响应 评估数据概念和关系 引导和评估质量属性 分析需求和需求集,创建模型和原型,设置优先级 以一致、结构化、有据可查的方式指定需求 审查、测试和管理需求变更
內容簡介:
《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从软件需求领域中萃取出20个核心的实践,覆盖需求过程六大环节:需求的计划、启发、分析、规范、验证和管理。《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可以帮助团队在短时间内了解和发现更精准的需求,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作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更有利于实现持续价值交付的顺序实现更有价值的功能,让业务得以持续和增长。
《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尤其适合商业分析师、需求工程师、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和开发人员阅读和参考,可以帮助他们合力打造出可持续增长的业务。
關於作者:
卡尔· 魏格斯(Karl Wiegers)
以Process Impact首席顾问的身份工作数十年,从事软件开发咨询和培训工作。卡尔为全球数千名学生和会议参与者做过650多场演讲。卡尔拥有伊利诺伊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在柯达公司工作的18年中,先后担任过摄影研究科学家、软件开发人员、软件经理以及软件过程和质量改进负责人。代表作有《软件需求》系列版本和《聪明的商业咨询师》等。
坎黛西·霍坎森
Argon Digital公司的业务架构师,PMI Agile认证从业人员。在产品负责和业务分析方面有超过十年的经验。坎黛西毕业于莱斯大学,拥有土木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宗教研究学士学位。
方达
爱下厨房的全栈工程师,写过代码,做过测试,研究过真需求,从需求领域的学习者成功转为实践者,具有丰富的产品(菜品,尤其是川菜,鲁菜和粤菜其次)实操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代表作品有《需求可视化:22个需求模型及其应用场景》。
目錄
第1章 需求本质 001
1.1 需求的定义 002
1.2 需求工程的良好实践 006
1.3 谁来负责所有这些事情 009
1.4 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 011
1.5 需求的生命周期和时间 012
1.6 上手指引 013
第2章 奠定基础 015
2.1 实践#1: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016
2.1.1 业务问题 016
2.1.2 征询:定位实际问题 017
2.1.3 始终聚焦于业务问题 020
2.1.4 相关实践 021
2.1.5 思考与行动 021
2.2 实践#2:定义业务目标 022
2.2.1 业务需求 022
2.2.2 业务目标 025
2.2.3 成功指标 027
2.2.4 产品愿景 028
2.2.5 相关实践 030
2.2.6 思考与行动 030
2.3 实践#3:定义解决方案的边界 031
2.3.1 完善解决方案概念 031
2.3.2 设定上下文 033
2.3.3 扩展生态系统 034
2.3.4 应用解决方案边界 036
2.3.5 相关实践 037
2.3.6 思考与行动 038
2.4 实践#4:确定并描述利益相关方 038
2.4.1 寻找利益相关方 039
2.4.2 利益相关方、客户和用户类别 041
2.4.3 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特征 043
2.4.4 相关实践 045
2.4.5 思考与行动 045
2.5 实践#5:确定有决策权的人 046
2.5.1 谁来做决定 047
2.5.2 他们如何决定 048
2.5.3 决策确定后会怎样 050
2.5.4 相关实践 050
2.5.5 思考与行动 051
第3章 需求征询 053
3.1 实践#6:理解用户需要用解决方案来做什么 055
3.1.1 专注于使用 056
3.1.2 征询用户需求 057
3.1.3 用例剖析 060
3.1.4 应用以使用为中心的需求信息 061
3.1.5 相关实践 062
3.1.6 思考与行动 062
3.2 实践#7:确定事件和响应 062
3.2.1 事件的类型 063
3.2.2 指定事件 065
3.2.3 相关实践 069
3.2.4 思考与行动 069
3.3 实践#8:评估数据概念和关系 070
3.3.1 理解数据对象及其关系 070
3.3.2 完善对数据的理解 073
3.3.3 数据细节决定成败 076
3.3.4 寻找数据需求的藏身之处 078
3.3.5 相关实践 079
3.3.6 思考与行动 079
3.4 实践#9:征询和评估质量属性 080
3.4.1 征询质量属性 082
3.4.2 质量属性的含义 082
3.4.3 权衡质量属性 084
3.4.4 规范质量属性 085
3.4.5 相关实践 086
3.4.6 思考与行动 087
第4章 需求分析 089
4.1 实践#10:分析需求和需求集 090
4.1.1 分析单个需求 091
4.1.2 需求集分析 095
4.1.3 相关实践 098
4.1.4 思考与行动 098
4.2 实践#11:创建需求模型 099
4.2.1 选择合适的模型 100
4.2.2 使用模型来完善理解 103
4.2.3 迭代建模 106
4.2.4 相关实践 107
4.2.5 思考与行动 107
4.3 实践#12:原型创建和评估 108
4.3.1 进行原型设计的原因 109
4.3.2 如何进行原型设计 111
4.3.3 原型的命运 113
4.3.4 相关实践 114
4.3.5 思考与行动 114
4.4 实践#13:需求优先级排序 115
4.4.1 优先级排序的挑战 115
4.4.2 影响优先级的因素 116
4.4.3 优先级排序技术 117
4.4.4 通过逐对比较对质量属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119
4.4.5 分析性优先级排序方法 120
4.4.6 相关实践 122
4.4.7 思考与行动 123
第5章 需求规范 125
5.1 实践#14:以一致的方式编写需求 127
5.1.1 常见需求模式 127
5.1.2 抽象层次 129
5.1.3 需求属性 131
5.1.4 非功能需求 132
5.1.5 相关实践 133
5.1.6 思考与行动 134
5.2 实践#15: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需求 134
5.2.1 需求模板 134
5.2.2 软件需求规范 136
5.2.3 需求管理工具 139
5.2.4 相关实践 140
5.2.5 思考与行动 140
5.3 实践#16:确定和记录业务规则 140
5.3.1 定义业务规则 141
5.3.2 发现业务规则 142
5.3.3 记录业务规则 144
5.3.4 应用业务规则 145
5.3.5 相关实践 146
5.3.6 思考与行动 147
5.4 实践#17:创建词汇表 147
5.4.1 沟通的同步 148
5.4.2 相关实践 150
5.4.3 思考与行动 150
第6章 需求确认 153
6.1 实践#18:需求评审和测试 154
6.1.1 需求评审 154
6.1.2 需求测试 156
6.1.3 验收标准 157
6.1.4 测试分析模型 159
6.1.5 高效测试需求 161
6.1.6 质量左移 162
6.1.7 相关实践 163
6.1.8 思考与行动 163
第7章 需求管理 165
7.1 实践#19:需求基线的建立和管理 166
7.1.1 定义需求基线 166
7.1.2 两种基线策略 167
7.1.3 确定纳入基线的需求 168
7.1.4 就基线达成共识 170
7.1.5 管理多个基线及其变更 171
7.1.6 相关实践 173
7.1.7 思考与行动 174
7.2 实践#20:有效管理需求变更 174
7.2.1 预测需求变更 175
7.2.2 定义变更控制过程 176
7.2.3 评估变更影响 180
7.2.4 做出决策后 181
7.2.5 力求少做变更 181
7.2.6 相关实践 182
7.2.7 思考与行动 182
参考文献 183
內容試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半亩方塘边看书的朱熹,兴之所至,忽见池面如镜,映照着天光云影。究其原因,池塘原本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于是,他创作了两首诗,题为《观书有感》,上述名句出自其中第一首。
如果我们把池塘比作某种产品,天光云影便是产品的诸多功能,那么这滋养产品的源头活水,就必然是高质量的需求了。一路行来,BA引领着需求,经历了启发、分析、规范、验证,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需求最终修成正果——一份高质量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至此,BA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功成身退了。
然而,一切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聚焦于软件需求的书籍不少,为什么我们非要读卡尔这本呢?谜底就在谜面上,原书书名中的essential就是“精要”的意思,“精”是精炼,“要”是必要,副标题更绝,意思是“BA那些事儿的最小完备集合,缺少本书任何一个实践,可能会影响到需求的质量,最终得不到“清如许”的需求。
大多数讲需求的书,基本上遵循经典的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都从需求启发或者需求收集讲起,然后到分析、规范、验证,辅以需求工程(需求变更管理)。这个经典框架有什么问题吗?在我看来,当然有。
这就如同《西游记》,如果开篇就写玄奘法师在取经路上被老虎吃掉坐骑,惊吓之余,偶遇五指山下的千年石猴。猴子说:“揭掉山上的黄纸符,我就拜你为师,保你取经路上一路无虞。”如果《西游记》这样铺陈故事情节,你肯定会问:“猴子为什么要保唐僧取经?猴子有什么本事保护唐僧?唐僧又为什么要相信猴子?……”
写需求的书也一样,如果一上来就讲客户有个需求,作为BA该如何记录和如何分析,这难道不奇怪吗?卡尔这本书,不是从五指山讲起,而是帮助我们“欲知造化会元功“的《西游释厄传》。谈到需求,BA还未进场的时候,客户往往就已经左思右想、加班加点地思考需求了。BA进场后,客户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拉着BA没完没了地讲自己想要这个想要那个。作为BA,卡尔提醒你,今日不宜止步于搜集需求,而宜 “动土开沟”——为客户需求“筑基”。这是本书第2章的主题,其中5个实践就是用来为需求打底的。
我们来看看这5个实践:
实践#1: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实践#2:定义业务目标
实践#3:定义解决方案的边界
实践#4:识别和描述利益相关方
实践#5:确定有决策权的人
大家发现了什么?这5个实践中,没有一个提到需求,但哪一个离得开需求呢?更确切的说法是,需求离不开这些实践,高质量需求更离不开。它们是需求这位“明星”的道具、制片、化妆、导演……这些都到位,好戏才可以开始上演。对此,其他讲需求的书要么驻足不前,要么浅尝辄止,唯独卡尔的书,在这里浓墨重彩,唱念做打,精彩纷呈。举例来说,在收集需求之前,卡尔建议BA同学先请客户组织为每类需求指定代表人和验收人。他建议BA和客户确认三件事:第一,这位代表人是否能代表他们提出需求?很多BA其实也会自发地这样做;第二,是否能代表他们为需求排序?如果不行,请客户先商定一个需求排序方法或决策机制。很多BA都因为事前忽略这一点而导致后期深受其害。第三,请每组利益相关方指定一位需求验收人。到此,大家是否感受到了专业BA深厚的功底?
很多BA都为需求确认而苦恼不堪,都有这样心酸的故事:等你加班加点把需求整理成册之后,那个当初拉着你的手和你有话说(需求)不完的客户忽然告诉你,这些需求他无法确认,因为他没有拿到所有人的授权,所以请你拿着需求和他背后的那些影子人一一确认,而你,无辜的你,这个时候才大彻大悟,自己面对的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
书中第3章至第7章,卡尔用15个实践把BA过程阐述得很透彻,哪里是坑,哪里是坡,哪里宜快,哪里且慢。他从用了几十年的大背包中精心挑选出20颗钻石,慎重地装入一个锦囊,锦囊的标签上写着 “高质量需求”,略加思索,他又补了一行小字,“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然后,他微微一笑,把锦囊轻轻地交到我们手中。
合上书,我们攥紧卡尔的锦囊,勇气和底气油然而生,正如《观书有感·其二》所言:“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BA这些事儿,如果能够做到高质量,岂不是进入了“中流自在行”的境界?
——张楠,DevOps社区理事及规模化敏捷SAFE SPC及智能制造专家
推荐序2:既要又要以及还要?安排
我们高质量团队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首次读完了英文版《高质量需求》。我领读的是第1章、第2章以及4.4节介绍的实践13:需求优先级排序。
果不其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肤色是黄还是白,只要是做开发,都不得不面对这个挑战:面对组织的既要又要还要,如何对优先级进行排序,尤其是在资源总是有限的业务场景下。好的BA会怎么做?
在面对哪些必须做、哪些可以做以及哪些可以忽略等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做准做精,第二步是复用迭代。然后,结合相对论与动态论的原理,拟定重磅问题清单。
好的医生,不能只是看病,还需要治病。同理,好的BA也会开处方!243便是他们的秘密武器:2个维度、4个步骤和3个方法。吵架?比嗓门大?比薪水高?嗨!不存在的,243一抛,共识就这样得了。
顺便絮叨一下,在遇见《高质量需求》之前,我经常听人说:需求就像速冻饺子,开袋下锅,分分钟出锅即食。需求的收集,是不是真的也这么容易?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产品和需求相关从业者的敬意油然而生:需求和研发一样,也是工程,一个有生命周期的工程过程,它发端于界定业务问题,经历启发(征询)、挖掘、分析,实施、验证,最后形成精准的、可迭代的、可复用的高质量需求。
需求领域和开发领域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业者必须是手艺人,需求在经过反复澄清和迭代打磨之后,点石成金。这本书呈现的20个实践,带领我们从需求开发到需求管理,就像带着我们参观从无到有的整个需求过程。
如果你是需求相关从业者,可以把这本书当作进阶指南,经常性地反思自己有没有直接在问题中预设解决方案?每次遇到需求相关问题时,可以用哪些相关的实践?可以从哪些维度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书中哪些重磅问题可以拿来查漏补缺?
如果你是开发相关从业者,可以把这本书当作BA对开发的“告白”,有的团队可能没有BA/PO等需求相关的岗位,但一定有人在做需求开发。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如果你遇见一个还不错的BA,那就牵好手,双向奔赴!
如果你是工具平台相关从业者,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避坑指南,在构建需求管理工具之前,产品负责人/业务分析师(PO/BA)是否已经具备需求开发的能力?需求管理平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能否解决相关人员缺失需求开发能力的问题?
作为高质量乘风破浪团队的成员,我邀请大家带着下面几个问题看这本书,去收获自己的彩蛋:
书中提供大量的模板,这些模板是旗舰版还是豪华版?工作中如何
采纳?
书中每个实践后面都有关联实践和行动建议,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
如果把书中的重磅问题作为需求基线的检查清单,适用于哪些场景?
看完本书,对需求的深(需求层级)与宽(生命周期)有了哪些不同的见解?
作者为什么没有在这本书中引入DDD的相关实践?
看完这本书,能做出高质量需求了吗?
身处“软件吞噬世界”的当下,我们手艺人不仅能搞定软件工程,还需要掌握需求工程。最后,建议大家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放慢放轻松,因为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你或许会和我一样,并不只是认知得到了显著的拉伸。
——伍雪锋,《非凡敏捷》推荐官、“八戒跑四方” 公众号主理人以及成长中的教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