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智能网联汽车构造原理 杨善林 张强 莫杭杰 高新华

書城自編碼: 40829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杨善林 张强 莫杭杰 高新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71326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有兽焉.10
《 有兽焉.10 》

售價:NT$ 305.0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售價:NT$ 653.0
西瓜船
《 西瓜船 》

售價:NT$ 255.0
轻松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 轻松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

售價:NT$ 305.0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思考,快与慢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45
《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二版)》
+

NT$ 245
《清洁能源材料与技术》
+

NT$ 449
《组织学与胚胎学》
+

NT$ 352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2版)》
+

NT$ 407
《植物学(第3版)》
+

NT$ 305
《农业气象学(第二版) 姜会飞著》
編輯推薦: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內容簡介:
本书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系统构成,内容包括绪论、智能网联汽车的构成、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动力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座舱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感知-理解-决策-控制的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无人驾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系统。
本书结构合理、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车辆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知识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期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有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牵引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与战略性科学家的诞生。
目錄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引言1
1.2汽车的发展历史2
1.2.1汽车发明前期实验阶段2
1.2.2汽车技术不断完善阶段3
1.2.3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阶段12
1.2.4汽车智能网联化阶段14
1.3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内涵15
1.3.1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定义15
1.3.2智能网联汽车的等级划分15
1.3.3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体系17
1.3.4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19
1.4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模式23
1.4.1智能网联汽车的个性化定制23
1.4.2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化生产30
本章小结34
思考题35
参考文献35
第2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构成36
2.1引言36
2.2智能网联汽车的总体架构37
2.2.1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定位37
2.2.2“云-网-端”体系架构38
2.3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系统46
2.3.1线控转向系统46
2.3.2线控制动系统49
2.3.3线控驱动系统52
2.3.4线控悬架系统54
2.4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系统55
2.4.1纯电池动力系统56
2.4.2油电混合动力系统59
2.4.3燃料电池动力系统61
2.5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座舱64
2.5.1车载信息娱乐系统64
2.5.2抬头显示系统66
2.5.3座舱安全舒适系统67
2.5.4车载声学系统70
2.6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72
2.6.1自主预警类高级辅助驾驶系统73
2.6.2自主控制类高级辅助驾驶系统76
2.6.3视野改善类高级辅助驾驶系统79
2.6.4无人驾驶系统80
本章小结82
思考题82
参考文献82
第3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动力系统84
3.1引言84
3.2动力电池84
3.2.1动力电池构成85
3.2.2动力电池类型86
3.2.3动力电池性能参数90
3.2.4电池管理系统94
3.3智能电机100
3.3.1智能电机认知100
3.3.2永磁同步电机103
3.3.3异步电机107
3.4智能电控111
3.4.1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控制系统112
3.4.2智能网联汽车驱动控制技术116
3.4.3智能网联汽车电机控制系统119
本章小结124
思考题124
实验设计125
参考文献128
第4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座舱系统129
4.1引言129
4.2智能座舱技术架构与软硬件基础130
4.2.1技术架构130
4.2.2硬件基础133
4.2.3软件基础135
4.3座舱感知系统136
4.3.1感知算法框架136
4.3.2视觉感知技术137
4.3.3语音识别技术148
4.4多模感知系统159
4.4.1多模交互系统159
4.4.2多模分离技术166
4.4.3多模交互设计170
本章小结178
思考题179
实验设计179
参考文献180
第5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控制系统181
5.1引言181
5.2智能网联汽车底盘控制系统182
5.2.1底盘控制系统及构成182
5.2.2车辆关键执行部件建模与控制186
5.2.3车辆运动分析与关键参数辨识192
5.2.4车辆稳定控制技术202
5.3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控制系统209
5.3.1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概述209
5.3.2车辆自主控制技术211
5.3.3自动紧急制动与转向系统215
5.3.4自适应巡航控制与车道保持辅助系统220
5.4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226
5.4.1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226
5.4.2基于“云-网-端”的智能控制232
5.4.3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应用235
本章小结240
思考题240
实验设计240
参考文献242
第6章基于感知-理解-决策-控制的自动驾驶系统243
6.1引言243
6.2自动驾驶系统的组成244
6.2.1车辆感知系统244
6.2.2车辆定位系统247
6.2.3车辆规划控制系统254
6.3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识别技术258
6.3.1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258
6.3.2语义分割与理解技术264
6.4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规划控制技术267
6.4.1导航规划算法268
6.4.2行为与运动规划算法274
6.4.3模型预测控制283
本章小结289
思考题289
参考文献290
第7章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无人驾驶系统292
7.1引言292
7.2大模型的科学基础293
7.2.1大模型的生物学基础293
7.2.2大模型的认知科学基础295
7.2.3大模型的计算科学基础297
7.3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的结构设计299
7.3.1图像输入的大模型结构设计299
7.3.2具备全栈关键任务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设计303
7.4端到端无人驾驶的算法设计306
7.4.1面向端到端无人驾驶的强化学习306
7.4.2面向端到端无人驾驶的迁移学习319
本章小结322
思考题323
参考文献323
第8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系统325
8.1引言325
8.2汽车服务模式326
8.2.1汽车服务分类326
8.2.2智能网联模式333
8.3智能出行服务338
8.3.1智能充换电服务338
8.3.2智慧停车服务342
8.3.3车载娱乐服务344
8.4智能维保服务345
8.4.1车辆健康管理345
8.4.2UBI车险服务348
8.5用户运营服务351
8.5.1用户运营模式351
8.5.2用户驾驶报告352
8.5.3驾驶行为评分355
本章小结361
思考题362
参考文献362
总结与展望363
內容試閱
为了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组织编写了一批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我们有幸承担了《智能网联汽车构造原理》教材的编写任务。本书隶属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系列教材,系统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构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和实践成果。
汽车作为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载体,从最初的蒸汽机动力汽车到内燃机汽车,再到电子化、智能化的现代汽车,不仅加快了人类活动速度,更是在社会经济变革和生产管理变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汽车产品百年演进的历程中,汽车制造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相伴而生、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一轮又一轮的汽车管理变革和产业变革,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与福特的流水线,德鲁克的管理实践与通用汽车事业部制,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与丰田精益生产。
当前,汽车正迎来它的智能网联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不仅扩展了传统汽车在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的功能,还为汽车这一运输工具带来了全新的结构、形态和功能,赋予汽车作为移动数据平台和智能化生活空间的新价值、新内容和新生态。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效应也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加快了其技术演进速度。这种双向的互动发展将形成强烈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颠覆性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最佳载体是新能源汽车,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则是自动驾驶技术。本书以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载体,以汽车关键技术演进过程的历史脉络为牵引,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总体和构成的分析,使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学者、工程师等能够深刻理解汽车产品的每一次革命性变化都顺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智能网联汽车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节能性以及智能化水平上不断飞跃。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最为核心的技术,成为当前汽车产业领域最为前沿、最引人关注、讨论最为激烈的领域,同时也涌现出多种技术路线。本书以“感知-理解-决策-控制”自动驾驶系统和端到端无人驾驶系统两种技术路径为核心,力图让学者、工程师等能够辨析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路径,充分理解和掌握底层技术及其集成方案,进而创建具有原创性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书总结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编写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智能网联汽车的构成为主线,首先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和相关概念;接着总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总体架构;然后在第3章~第5章着重阐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动力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第6章、第7章紧跟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基于“感知-理解-决策-控制”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无人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第8章则结合汽车服务发展前沿介绍了汽车服务系统相关知识。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融汇,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以实践问题引入,通过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分析,以扩展阅读、案例分析、实践训练、参考研究论文等形式将智能网联汽车的自主可控技术、真实产业案例、典型解决方案等融入教材。这些内容设计力图让读者在系统地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架构全貌和主要构成的相关理论、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际开展基于真实数据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本书由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张强教授、合肥工业大学莫杭杰副教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华博士任主编。杨善林教授拟定了本书的学术思路,主持了本书的结构体系与知识图谱设计,组织并指导了各章节的撰写,为本系列教材写序。主要分工如下:第1章由张强、王婉莹负责编写;第2章由彭张林负责编写;第3章由朱克毓负责编写;第4章由任刚负责编写;第5章由陆效农负责编写;第6章由莫杭杰、刘玉乾、杨淳泽负责编写;第7章由莫杭杰、高新华负责编写;第8章由王安宁负责编写。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车辆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知识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期望本书能够有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牵引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与战略性科学家的诞生。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在此对本领域的所有研究者和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的编写还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新见解不断出现,本书尽力把该领域最新进展介绍给读者,但疏漏、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