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宋以前医籍考
》
售價:NT$
1430.0

《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明代遗民: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
售價:NT$
118.0

《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
售價:NT$
585.0
|
編輯推薦: |
本教材由*、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引领,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占80%,不少老师具有临床一线的工作经验。教材的内容及形式吸取了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也汲取了众多的教科书之优点。本教材注重“三基培养”的同时,紧跟“十四五”教材建设工作要求,将纸数相结合,同时注重思政课程和学习目标的培养,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十四五’规划基础医学类系列教材”中的一种。本书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性质、主要反应、代表化合物,以及对映异构和光谱分析,以及天然有机化合物、立体化学及各类主要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等内容。此外,书中设置了相关知识点的拓展链接,重点阐述新进展以及与知识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和课堂重点内容;在每章后面设置了课后小结、思考题、推荐文献阅读,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学,采用纸质版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类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使用或参考。
|
關於作者: |
郝红英,女,教授,医学院教务办主任,河南省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医学教育质量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2第三节有机酸碱理论/6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7第五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9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9第二章烷烃第一节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14第二节烷烃的命名/15第三节烷烃的结构和构象/19第四节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23第五节烷烃的化学性质/24第六节烷烃的来源及在医药学上的应用/28第三章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第一节烯烃/32第二节炔烃/40第三节二烯烃/44第四章脂环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51第二节结构和构象/53第三节脂环烃的性质/58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第一节物质的旋光性/63第二节手性分子和对映异构/65第三节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67第四节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71第五节对映异构体在医学上的意义/72第六章芳烃第一节苯及其同系物/77第二节稠环芳烃/85第三节芳香性和非苯型芳烃/88第七章卤代烃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93第二节卤代烃的结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95第三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98第四节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制/106第五节应用于医药学中的化合物/115第八章醇、酚、醚第一节醇/120第二节酚/130第三节醚/134第四节应用于医药中的化合物/139第九章醛、酮、醌第一节醛和酮/144第二节醌/154第三节应用于医药中的化合物/155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第一节羧酸/160第二节取代羧酸/168第三节应用于医药中的化合物/171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第一节结构和命名/175第二节物理性质/178第三节化学性质/179第四节碳酸衍生物和原酸衍生物/189第五节应用于医药中的化合物/191第十二章含氮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胺/194第二节季铵盐和季胺碱/201第三节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202第四节生物碱/205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第一节分类和命名/211第二节六元杂环化合物/213第三节五元杂环化合物/216第四节稠杂环化合物/221第十四章糖第一节单糖/226第二节低聚糖/233第三节多糖/235第十五章脂类第一节油脂/240第二节磷脂和糖脂/243第三节萜类/244第四节甾族化合物/253第十六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第一节氨基酸/258第二节多肽/263第三节蛋白质/266
|
內容試閱:
|
有机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阐述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规律,是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比较系统地认识和正确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创新“十三五”规划教材质量优秀、用书规模可观的有利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开展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十四五”规划基础医学类系列教材(第2版)的修订,有机化学全书共十六章,按照官能团分类体系进行编排,在内容的选取上本着“三用一新”(实用、适用、够用和创新)的原则,突出化学与医学的结合,既保持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化学课程与医学课程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和德育培养,适时地融入课程思政;创新“纸数融合”,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纸数融合”模式,将教材的PPT、知识链接、课程思政、习题答案等通过二维码形式呈现,可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教材由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多年的教师参与编写,他们对教材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黄河科技学院郝红英(第一章),首都医科大学李琳(第二章),齐鲁医药学院张玉军(第三章、第四章),平顶山学院李玖零(第五章),齐鲁医药学院张伟丽(第六章、第十四章),内蒙古医科大学格根塔娜(第七章、第十五章),井冈山大学郭文强(第八章、第十三章),井冈山大学文超(第九章),湖南医药学院肖家福(第十章),黄河科技学院周芳(第十一章),平顶山学院魏凯(第十二章),湖北文理学院余燕敏(第十六章)。全书由郝红英进行统稿。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参编教师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有机化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在此,向原著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师生及其他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