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中文版+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英文版(套装2册)

書城自編碼: 40839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學入門
作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译者:窦东徽 刘肖岑
國際書號(ISBN): 9787115011756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售價:NT$ 500.0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售價:NT$ 1010.0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售價:NT$ 337.0
吴宓师友书札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清朝生活实录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售價:NT$ 3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3
《幸福的种子:我的心理学入门书》
+

NT$ 463
《拖延心理学(经典畅销版)》
+

NT$ 286
《这就是人性. 3, 胜者成事的人性规矩》
+

NT$ 240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NT$ 281
《允许自己做自己(做一个舒展自在的人!全网600万粉丝心理学博》
+

NT$ 281
《总想离人远一点:社恐人自助指南》
編輯推薦:
首版于1983年、30余年修订10次、畅销不衰的心理学入门经典!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教授、浙江大学周欣悦教授联袂推荐!
央视《*时间》、科学松鼠会、微信公众号“壹心理”“书单来了”推荐好书!
知乎“心理学入门书单”类话题必荐图书之一!
“你是学心理学的,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你一定会催眠和解梦咯?”
“心理学不过是些常识而已,不是吗?”
“我认为这个理论相当愚蠢——我弟弟的行为和这个理论所说的恰好相反!”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何苦还要去定义它呢?”
本书将解答和纠正你对心理学的种种困惑与误解!
《这才是心理学》面向的不只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还包括所有心理信息的消费者;本书不仅写给心理学的初学者,对那些在大众媒体上接触过一些心理学话题,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可靠的广大读者也很有帮助;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他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可
內容簡介: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这才是心理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第1版出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最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11版。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是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学”。中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时,所采用的书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8版中译本出版时,伪心理学在国内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考虑到作者始终聚焦于将科学的心理学与伪科学、伪心理学以及通俗心理学区别开来,故书名曾一度改为《对“伪心理学”说不》。第9版采用了《这才是心理学》这一更加贴切的书名,已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故第11版沿用了这个书名。
《这才是心理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11版更新了*的研究资料和实例以及290篇新文献。
《这才是心理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同时,本书也有助于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關於作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是引用率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译者简介:
窦东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经济决策、社会认知等领域。
刘肖岑: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加学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西蒙·弗雷泽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对儿童
目錄
中文版简要目录

序 言 xviii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表现不俗) 1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打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23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42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60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83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96
第7章 “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与心理学 121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135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158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167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186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204

主题索引 231
参考文献著录索引 236
参考文献 245

英文版目录
reface?xiv
1Psychology Is Alive and Well(and Doing Fine Among the Sciences)1
The Freud Problem 1
The Diversity of Modern Psychology 3
Implications of Diversity 4
Unity in Science 4
What, Then, Is Science 6
Systematic Empiricism 7
Publicly Verifiable Knowledge: Replication and Peer Review8
Empirically Solvable Problems: Scientists’ Search for Testable Theories 10
Psychology and Folk Wisdom: The Problem with “Common Sense” 11
Psychology as a Young Science 15Summary 16
2 Falsifiability: How to Foil LittleGreen Men in the Head17
Theories and the Falsifiability Criterion 18
The Theory of Knocking Rhythms 19
Freud and Falsifiability 20
The Little Green Men 22
Not All Confirmations Are Equal 23
Falsifiability and Folk Wisdom 24
The Freedom to Admit a Mistake 25
Thoughts Are Cheap 27
Errors in Science: Getting Closer to the Truth 2
8Summary 30
3 Operationism and Essentialism:“But, Doctor,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 31
Why Scientists Are Not Essentialists 31
Essentialists Like to Argue About the Meaning of Words 32
Operationists Link Concepts to Observable Events 32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34
Direct and Indirect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37
Scientific Concepts Evolve 38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in Psychology 40
Operationism as a Humanizing Force 42
Essentialist Questions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y 43
Summary 44
4 Testimonials and Case Study Evidence: Placebo Effects and the Amazing Randi 45
The Place of the Case Study 47
Why Testimonials Are Worthless: Placebo Effects 48
The “Vividness” Problem 51
The Overwhelming Impact of the Single Case 53
Why Vivid Anecdotes and Testimonials Are So Potent 54The Amazing Randi: Fighting Fire with Fire 55Testimonials Open the Door to Pseudoscience 57Summary 62
5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BirthControl by the Toaster Method 63
The Third-Variable Problem 64
Why Goldberger’s Evidence Was Better 65
The Directionality Problem 68Selection Bias 70Summary 72
6 Getting Things Under Control:The Case of Clever Hans 74Snow and Cholera 75
Comparison, Control, and Manipulation 76
Random Assign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Manipulation Defines the True Experiment 77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 Groups 79
The Case of Clever Hans, the Wonder Horse 83
Clever Hans in the 1990s and in the Present Day 85
Prying Variables Apart: Special Conditions 88
Intuitive Physics 90
Intuitive Psychology 91Summary 93
7 “But It’s Not Real Life!”:The “Artificiality” Criticism and Psychology94
Why Natural Isn’t Always Necessary 94
The Random Sample Versus Random Assignment Confusion96
Theory-Driven Research Versus Direct Applications 97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99
The “College Sophomore” Problem 101
The Real-Life and College Sophomore Problems in Perspective 104
Summary 105
8 Avoiding the Einstein Syndrome:The Importance of Converging Evidence 106
The Connectivity Principle 107
A Consumer’s Rule: Beware of Violations of Connectivity 108
The “Great-Leap” Model Versus the Gradual-Synthesis Model 109
Converging Evidence: Progress Despite Flaws 110Types of Converging Evidence 113
Scientific Consensus 118
Methods and the Convergence Principle 118
The Progression to More Powerful Methods 119
A Counsel Against Despair 122
Summary 124
9 The Misguided Search for the “Magic Bullet”: The Issue of Multiple Causation 125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on 126
The Temptation of the Single-Cause Explanation 128Summary 131
10 The Achilles’ Heel of HumanCognition: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132
“Person-Who” Statistics 135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y 136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138
Insufficient Use of Probabilistic Information 139
Failure to Use Sample-Size Information 140
The Gambler’s Fallacy 142
A Further Word About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144
Summary 146
11 The Role of Chance in Psychology 147
The Tendency to Try to Explain Chance Events 147
Explaining Chance: Illusory Correlation and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150
Chance and Psychology 151
Coincidence 151
Personal Coincidences 153
Accepting Error in Order to Reduce Error: Clinical Versus Actuarial Prediction 155
Summary 160
12 The Rodney Dangerfield of the Sciences 162
Psychology’s Image Problem 163
Psychology and Parapsychology 163
The Self-Help Literature 165
Recipe Knowledge 166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167
Our Own Worst Enemies 168
Our Own Worst Enemies, Part II: Psychology Has Become an Ideological Monoculture 172
Isn’t Everyone a Psychologist Implicit Theories of Behavior 178
The Source of Resistance to Scientific Psychology 179
The Final Word 182
References 183
Name Index 210
Subject Index 217
內容試閱
心理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有些还正好是大家都熟悉且经常关心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什么样的事情令我们记忆深刻?什么样的事情让人高兴(或痛苦)?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爱聊政治时事?人为什么要自杀?意念能不能被植入梦中?……正因为人们关心这些问题,他们就会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证据,得出自己相信的结论。很多时候,这些自觉的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说,我们心理学家就发现,青梅竹马的婚姻很难成立,婴儿并不是有奶便认娘,性格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等等。每当矛盾、怀疑、迷惑甚至气愤产生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经验和常识,还是该相信心理学的研究、证据和知识呢?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教科书只满足于告诉大家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但从不说明为什么这些研究、发现及知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信任的。这些书的作者好像都在假设每一位读者思考起问题来都像心理学家一样,相信和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与知识。幸运的是,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写了这本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他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我个人觉得,在斯坦诺维奇阐述的心理学特质中,有两点应该是区分我们心理学家和其他人(包括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的地方。
其一是我们心理学家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学家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从原则上而言,心理学家不怕犯错误,但害怕以假乱真。心理学家也不相信那些能回答所有问题的真理,但相信对所有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心理学家从不相信个案和例子,因为其随机性和主观性太过明显,但我们愿意相信大样本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希望听到动听的心理故事,但更愿意看到众多心理学观察的数据和总结。
其二是我们心理学的概率性思维习惯。我们和很多自然科学家思考方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更容易相信,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概率性的表现,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到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其实人类很多学科都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之上的,比如核物理、天体物理、生物进化、病理学、所有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等,它们都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具体活动,但都对整体的事物活动规律有很好的描述和预测。只不过我们心理学家更愿意承认并强调我们学科的不确定性而已。
总之,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在中国再版。杨中芳老师的早期译本是我很喜欢向心理学爱好者推荐的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而新版的译本,尤其令我兴奋,因为它是由我欣赏的两位年轻同事东徽和肖岑,在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公寓里,下功夫、花时间,认真翻译完成的。他们两位既是同行,也是夫妻,应该是我们心理学界不鲜见的学术伴侣之一。这可能也是我们心理学界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