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收录杨本芬、塞壬、黎戈、沈书枝、苏枕书、殳俏等20位备受瞩目的女作家散文力作,用“女性的看见”生成“新的语法”。
》
售價:NT$
305.0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NT$
459.0
|
編輯推薦: |
热销15年“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之七!涵盖史学考研重点,
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核心考点突出明确,简明扼要背诵方便!
|
內容簡介: |
2026年版《历史学基础·思维导图》(以下简称本书)是为方便历史学考研同学在复习时构建体系、明确重点、进行提纲式背诵专门设计的辅导用书。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折页设计 使用方便
为契合思维导图特点,方便考生背诵与携带,长孙博摒弃图书惯常装帧形式,首创考研教辅的折页式设计。全书共分为26个折页,每个折页共8页,即正反两面各4页。各章节考点通过下拉展开的折叠长卷完整呈现,克服了传统思维导图割裂零散和查阅不便的缺点,考生无需反复翻页即可纵览章节内相关联的知识,对重要事件发展和制度演变形成视觉化闭环,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此书折页设计灵活精巧、尺寸大小适中,可夹入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其他任一图书中或单独随身携带。
二、语言简练 逻辑清晰
历史学考研考点繁多且涵盖范围广,复习难度高。本书重在语言简练,以30万字左右的篇幅,精准提炼各知识点的核心要素,将复杂史实凝练为简练语句,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进行分层梳理,搭建逻辑链条,形成历史框架。本书各层次的序号与印刷颜色不同,考生可根据不同序号与颜色辨别不同层次,在复习知识的同时进行思维建构,建立立体化知识体系。
三、真题导航 重点明确
历史学考研知识体系庞大,明确重难点尤为重要。本书依据历年真题,将统考真题中考查过的知识点和自命题中考查频次较高的知识点施以黄色专门标注,如中国古代史第三章春秋战国部分的“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大国争霸的实质和影响”“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均为本章高频考点。通过专色标识,考生可以把握复习的关键,迅速掌握重难点,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多书联动 易于背诵
历史学考研复习知识量大,记忆难度高。本书将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图书的核心内容深度融合串联,提炼《大纲解析》框架脉络,精准对接《名词解释》词条,展现梳理《论述题》答题层次及要点知识,实现诸书贯通,帮助考生建构“考点—命题—作答”复习体系。如中国古代史第五章中 “曹魏的政治与经济”部分的思维导图,既整合《大纲解析》知识框架,又嵌入《名词解释》中的“九品中正制”“士家制”等词条,还可以提示《论述题》中“制度变迁”的答题模板。考生使用本书将大幅提高背诵效率,同时对论述题等题型进行提纲挈领式的复习,查漏补缺。
|
關於作者: |
长孙博,历史学博士,著名历史学考研辅导专家。主编有深受考生欢迎的“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包括《大纲解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大纲解析》(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论述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论述题》(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世界史)、《313统考真题与冲刺8套卷》、《选择题》(试题分册、解析分册)、《史料题》、《思维导图》。
|
目錄: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时代
第二章 夏商西周
第三章 春秋战国
第四章 秦汉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第六章 隋唐五代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第八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
第九章 史学史与历史地理学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列强的对华侵略
第二章 清统治的衰落
第三章 近代化的启动
第四章 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第五章 辛亥革命
第六章民初政局
第七章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苏维埃革命
第九章 抗日战争
第十章 国共内战
第十一章 共和国史
第三部分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第一章 史前时代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
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明
第五章 古代希腊文明
第六章 古代罗马文明
第七章 中世纪的西欧
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第九章 中古时代的东欧与北欧
第十章 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第十一章 古代美洲文明
第十二章 古代非洲文明
第四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一章 近代初期的欧洲
第二章 欧美近代社会转型
第三章 英国近现代史
第四章 美国史
第五章 法国近现代史
第六章 德国、意大利近现代史
第七章 俄国近现代史
第八章 日本近现代史
第九章 近代以来的亚非拉
第十章 近现代欧洲国际关系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