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售價:NT$
1367.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售價:NT$
388.0

《
360张图表读懂6S精益管理
》
售價:NT$
449.0

《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售價:NT$
449.0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司法评估的目的是推动司法文明或司法进步,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司法的性质与规律,司法评估的理论基础、要素和功能、方法、标准、国际比较研究、质量保障、样本以及中国司法文明五年发展轨迹。
|
關於作者: |
张保生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证据科学北京市交叉学科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证据科学学科负责人,教 育部、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证据科学”课程教 育部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罪证据分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
目錄:
|
第一章 司法的性质、规律与可评估性
第一节 司法的性质
一、司法概念
二、司法理性
三、司法文明
第二节 司法规律
一、司法制度
二、司法运作
三、司法主体
四、司法文化
第三节 司法的可评估性
第二章 司法评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调查与评估理论
一、社会调查评估的哲学范式
二、社会调查理论
三、社会评估理论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绩效管理与评估
二、36度绩效评估
三、司法绩效评估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理论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涵
二、司法公信力的构成
三、司法公信力评估
第三章 司法评估的性质、要素和功能
第一节 司法评估的性质
第二节 司法评估的要素
一、司法评估主体
二、司法评估客体
三、司法评估手段
第三节 司法评估的功能
一、司法评估的基本功能
二、司法评估功能的影响因素
三、关于司法评估功能的反思
第四章 司法评估的方法
第一节 从量化法治到司法量化评估
第二节 司法评估的方法论逻辑
一、司法评估的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
二、司法评估的4个维度
三、司法评估方法之主观判断的客观化呈现
第三节 司法评估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
一、司法量化评估的隐忧
二、司法评估为何需要定性方法
三、定性方法在司法评估过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 司法评估的原则与标准
第一节 司法评估的原则
一、公正性和有效性统一
二、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结合
三、普适性与特殊性兼顾
四、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匹配
五、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互补
第二节 司法评估的测量标准
一、司法评估标准的量化
二、司法评估指标的设置及其要求
三、司法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司法评估检验标准
一、目标导向标准
二、规范性标准
三、信度和效度标准
四、可接受性标准
五、实践效果标准
第六章 司法评估质量保障之元评估理论
第一节 元评估的基本理论
一、元评估的概念
二、元评估内容和意义
三、元评估标准
第二节 司法元评估的标准
一、司法评估目标的适当性
二、司法评估方案的可行性
三、司法评估操作的精确性
四、司法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第三节 司法元评估的实施
一、司法元评估的实施原则
二、司法元评估者的选择与要求
三、司法元评估的方法
四、司法元评估的实施过程
第七章 司法评估的样本:中国司法文明指数
第一节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设置
一、司法文明的概念和指标
二、司法文明指数及其指标体系
三、司法文明指数与法治指数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项目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实施步骤和方法回顾
三、22~221年项目评估方法
第三节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
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分排名分析
二、省级行政区指标得分排名表及分布举例
三、一级指标得分排名分布举例
第八章 中国司法文明发展的轨迹(215~219年)
第一节 中国司法文明的结构变迁与区域差异
第二节 司法文明内在维度的动态变化
一、司法文明指数一级测量维度的时序变化
二、司法文明指数二级测量维度的时序变化
三、中国司法文明5年发展的强项和弱项
第三节 不同法律职业群体的主观评价差异
第四节 司法文明建设的重点与未来方向
一、 全面深化司法改革
二、 重点加强司法文明弱项指标的建设
三、 不断完善司法评估机制
第九章 国外司法评估实践
第一节 司法改革评估
一、 典型国家的司法改革
二、 司法改革评估的3种模式
三、 构建评估体系
第二节 案件质量评估
一、 第一层次:程序与判决质量评估
二、 第二层次:司法服务绩效评估
三、 第三层次:司法用户感受评估
四、 欧美案件质量评估模式比较分析
第三节 司法官考核
一、 司法官考核制度
二、 司法官考核程序
三、 司法官考核的评价与比较
关键词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司法评估的目的无疑是推动司法文明或司法进步。司法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何为文明,或不文明,是与某种司法制度和司法文化相比较而言的,因而具有相对性。与前法律社会的血亲复仇相比,神明裁判无疑是一种相对文明的司法裁判方式;而与神明裁判相比,法定证据制度下的口供裁判又是一种历史进步,因为它从过去相信神的力量转而相信人的力量。当然,与历史上的神明裁判和法定证据制度相比,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司法文明是以理性证据裁判为特征的,它是法治文明的产物。
谈到“司法文明”,最易使人产生联想的反义词,大概是“司法愚昧”和“司法野蛮”。陈光中先生在考察人类司法文明发展史时,以是否依赖口供裁判为标志,在人治社会的司法文明与法治社会的司法文明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界限。现今,证据裁判原则虽然在我国立法层面已基本确立,《刑事诉讼法》第55条第1款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但在司法实践层面,无论公安、司法机关,还是侦查、监察、检察人员和法官,头脑中“无供不定罪”的司法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对口供的迷信常常使人将其视为“证据之王”,甚至为避免翻供付出极高代价。
我国司法文明发展水平除受上述司法制度的显性影响,还受到大众司法文化的潜在影响。根据中国司法文明指数(China Justice Index,CJI)调查数据,“司法文化”一级指标从2015年得分68.5(峰值)逐年下降到2019年的67.4分。在“司法文化”4个二级指标中,“公众接受现代刑罚理念的意识及程度”得分最低,只有62.3分。与“报复性司法”“报应刑”观念相比,现代刑罚理念均基于人权保障价值,包含“罪刑法定”“恢复性司法”“教育刑”因素。中国司法文明指数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62.5%的受访者对于在公共场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表示支持,其中23.7%还“坚决支持”。相比之下,“强烈反对”者仅有5.6%。这表明,公众对现代刑罚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低,处于这种水平的大众司法文化,常常引发因果报应观念裹挟司法的所谓民意,促使司法人员重视有罪证据,忽视无罪证据,甚至酿成冤假错案。综上分析,我国司法文明发展水平目前处于口供裁判向证据裁判过渡的转型期,未来若想有一个质的飞跃,就需要认真研究法治国家通行的现代司法规律,探索中国现代司法文明建设的未来路径。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司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批准号:17ZDA129)最终研究成果。该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对司法评估问题作了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自2011年承担教育 部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以来,目前已出版9部年度发展报告(蓝皮书);自2013年承担教育 部、财政部“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司法文明指数”重大项目以来,已出版6部《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系列年度报告;2016年承担中央政法委委托项目“司法体制改革评估项目”,开发了包括10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员额制与司法责任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完成并提交了10个省份80家法院、检察院《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报告》及4个子报告和1个数据库。
本书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多次举行研讨会。2019年5月,项目首席专家张保生教授与课题组成员张中、施鹏鹏教授,吴洪淇、褚福民副教授赴英国、法国进行司法评估专题学术交流。在爱丁堡大学,课题组听取了布克哈特·谢弗(Burkhard Schafer)教授关于刑事司法评估理论基础的报告,并就司法数据调查与收集、主观感受与客观数据、司法数据解释与分析等问题与其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利物浦大学,课题组听取了斯蒂芬妮·德布勒(Stefanie Doebler)博士关于社会统计、公民态度调查等研究成果的报告,就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及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调研遇到的问题与其进行了交流。在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我们听取了金邦贵教授等关于法国司法改革思想理论基础及最新动向的报告;并赴法国司法部听取了阿里·阿比修(Ali ABICHOU)、克莱蒙·克洛西(Clément CLOCHET)、让·米歇尔·贝尔尼戈(JeanMichel BERNIGAUD)3位先生对司法官招聘、培训与管理、评估、司法改革动向等方面的介绍。
本书在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基础上确定写作提纲,分工撰写,最后由项目首席专家张保生教授统稿完成。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章 司法的性质、规律与可评估性,张保生、马国洋;
第二章 司法评估的理论基础,王殿玺;
第三章 司法评估的性质、要素和功能,褚福民;
第四章 司法评估的方法,吴洪淇;
第五章 司法评估的原则与标准,张中;
第六章 司法评估质量保障之元评估理论,马国洋;
第七章 司法评估的样本: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张保生、张中、施鹏鹏、吴洪淇、满运龙、褚福民、樊传明、郑飞;
第八章 中国司法文明发展的轨迹(2015~2019年),张保生、王殿玺;
第九章 国外司法评估实践,施鹏鹏、王晨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