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
》
售價:NT$
2030.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近四十年研读,格非全新序言。以小说家与学者的双重目光,探索一个亲切可感的《金瓶梅》世界
以小说家的显微镜细究叙事的精妙。
以学者的望远镜解析叙事背后暗藏的文明历史密码。
○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经典重释,揭示了晚明世态人情与今日中国现实的隐秘关联——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或许仅仅是四五百年前那场大转折的一个延续。
将《金瓶梅》置于十六世纪全球社会转型背景中考察,剖析日常器物、白银货币、法律伦理、市民文化等议题。
○悲悯观世的精神维度:提出“无善无恶”的“真妄观”高于传统道德“是非观”的论点,让生命活泼的真机从善恶是非的限制中挣脱出来。
《金瓶梅》自始至终充溢的虚无主义,建立在对现实彻底揭露的激情之上,被裹挟在明代思想和生活实践强烈的“嫉伪”浪潮中。
○打破《金瓶梅》长期被简化为“情色小说”的偏见,重审中国文学史上樶早的“成人寓言”。
○“世界樶美的书”得主朱赢椿设计,布面精装。书名取自《金瓶梅》诗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格非解读《金瓶梅》经典之作。全书共分三卷。卷一“经济与法律”和卷二“思想与道德”联系明代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将《金瓶梅》置于十六世纪全球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的背景中详细考察;卷三“修辞例话”以细腻生动的随笔和例话形式对《金瓶梅》文本展开细读,赏析其文章修辞的精彩之处。
书名“雪隐鹭鸶”四字取自《金瓶梅》中的诗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喻指《金瓶梅》中深远幽微的人情世态和历史文化信息。
|
關於作者: |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中国当代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登春台》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等。
2006年获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2016年获年度中国好书,2021年成为首位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终选名单的中国作家。
|
目錄:
|
卷一 经济与法律
清河
清河国
临清
钞关
淮上
南方
南北方社会风习之别
书名之寓意
市井与田园
人人皆商
开中
西门庆的“经济型”人格
新信仰的出现
金钱崇拜
白银货币
同心圆
礼与法
蒋竹山的借票
“契约社会”的脆弱
法律与政治
法律的实质
法律之外
卷二 思想与道德
阳明学的投影
佛道世界观
参禅与念佛
禅、净之辨
无善无恶
真妄
《红楼梦》的真妄观
“诚”与“真”
恶人之死
佛眼
色情问题
伦理学的暗夜
自然、本然与虚无
倒影
卷三 修辞例话
老虎
十兄弟
邻居们
薛嫂
孙歪头
回前诗的删改
撞了个满怀
李瓶儿
邸报
囫囵语
夫妻交恶
越界
邈远
冰鉴定终身
两个太监
“青刀马”与“寒鸦儿”
白赉光
价值观之混乱
道佛之别
方巾客
改文书
贲四嫂宴客
苗青案
紫薇花与紫薇郎
桂姐唱曲
故事
水秀才
郑爱月因何不说话
半截门子
病急乱投医
李瓶儿之死
二十七盏本命灯
埋伏
途中风景
文嫂的驴子
幽明之分
重名问题
瞎子申二姐
群芳谱
蔡御史祭灵
散
荷尽已无擎雨盖
燕还旧巢
芍药花
陆沉
韩爱姐
|
內容試閱:
|
【再版序】
《雪隐鹭鸶》一书于2014年8月由译林出版社首次印行,部分章节同时在《收获》杂志刊出。稍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它的繁体字版。2019年8月,中华书局也出了一个新的版本。现在,译林出版社决定重版此书,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十年来,我曾陆续收到海内外许多读者的来信,或辨析文意,或校正字句,使我深受教益。此书出版后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王汝梅教授的来信。作为《金瓶梅》研究领域声望卓著的前辈学者,王汝梅先生对后学的宽容、厚爱与鼓励,让我铭感至今。他也曾邀请我参加由他主持的《金瓶梅》学术会议,但我自感此书的写作,近乎随笔与杂录,还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惶愧之余,未敢贸然与会。
书稿完成后,我又陆续收集了数套《金瓶梅》的不同版本,但无论是词话本还是绣像本,都没有时间展卷再读。不过,在写作《雪隐鹭鸶》过程中所遗留的一些未及深思的问题,当然也包括近些年不经意中浮现出来的一些断想游思,也时常盘桓于脑际。
一直让我念念于心的,首先是那位匿名的“文本作者”幽灵般的魅影,以及层出不穷、令人惊愕的叙事手法的突然“涌现”。我想,正是这位作者始终保持着隐身或缄默的身姿,提供并保证了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性。
其次是如何看待《金瓶梅》自始至终所充溢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建立在对现实加以彻底揭露和批判的激情之上,被裹挟在明代思想和生活实践强烈的“嫉伪”风气与浪潮之中。构成这种普遍质疑与否定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于道德和人情的“真假难辨”以及日常经验与欲望形式的虚妄与贫乏。
不过,如果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生活呢?换言之,在真妄之辨的背后,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金瓶梅》向读者提出的问题。尽管作者似乎也暗示了一条超越性的出路,那就是退缩到佛教的空无—后来的《红楼梦》也大致沿用了这一现成的逻辑,但这条不是出路的出路,仅具有象征意义。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本身,对今天的读者而言依然十分尖锐。
本来,在译林出版社重版此书之时,理应对该书的文字重新加以审校、订正和修改,甚至增补或重写其中的一些章节,但由于教学工作以及各类琐事的日渐繁杂,这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恐怕也只能留待他日了。
格非
2024年11月18日
李瓶儿
妇人(李瓶儿)道:“既有实心娶奴家去,到明日,好歹把奴的房盖的与他五娘在一处,奴舍不的他好个人儿。与后边孟家三娘,见了奴且亲热。两个天生的,打扮也不相两个姊妹,只相一个娘儿生的一般。惟有他大娘,性儿不是好的,快眉眼里扫人。”西门庆说道:“俺吴家的这个拙荆,他到是好性儿哩。”
——第十六回
李瓶儿风姿柔媚,赋性风流,且通体雪白(西门庆在瓶儿死后犹念念于此)。因出身于老公公府内,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且兼家道殷实,手里的稀罕之物,大多为西门庆闻所未闻。春宫画、西洋大珠子、蟒衣玉带、帽顶绦环,可谓应有尽有,至于金银财物和日用首饰衣裙,更是不计其数。其时髦的身份,与一般市井妇人不可同日而语。瓶儿在嫁入西门大院之后,老天也似乎颇看顾她,不久之后即产下官哥,所谓母以子贵,加之西门庆非同一般的宠爱,其地位之尊崇自不待言。
这样一位拥有如此雄厚之资源,且处处占得先机的人,可以说手里握有一把好牌,却终于被她打得稀烂,樶后落得子丧人亡、含恨九泉的结局,让读者为之痛惜深叹。
盖金钱、美貌和地位,在天下将乱而未乱之末世,固然是立世之资本,但同时更是取祸之道。瓶儿之见识不及于此,动辄得咎、处处乖离而至死不悟,惜哉!
若从情感的冷热来看,瓶儿自是情热之人,而热中有冷。她一经西门庆勾引,便投怀送抱,且将自己所有的身家性命兜底寄于西门庆一身。在自己丈夫还在狱中之时,李瓶儿就将家中财物细软连同房产,全部转移至西门庆之手。设若花子虚不死,瓶儿又将如何自处?子虚既死,她便一门心思盼望着嫁入西门庆家,其逼勒催促之急,几同怨妇,甚至说出“到你家住一日,死也甘心”这样的话。问题在于,就在“将嫁而未嫁”这个节骨眼上,西门庆遭遇重大变故,李瓶儿趁着西门庆为脱祸而狼奔豕突、无暇他顾之时,竟然锐身嫁与“枪头”庸医蒋竹山,让包括西门庆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莫名其妙。所谓情热之人,一疏即歇也。
但瓶儿性格中也有深冷的一面。比如说,西门庆在花子虚出狱之后,碍于十兄弟的名分,要从瓶儿转移过来的数千两财产中拿出几百两给花子虚买房子,被李瓶儿一口回绝。说起来,李瓶儿整治花子虚的手段,堪比潘金莲药鸩武大郎。
若论见识的愚智和深浅,瓶儿当是识浅之人,而浅中有深。引文中李瓶儿与西门庆的一段对话,是在李瓶儿嫁入西门庆家之前,对西门庆众妻妾的一番评论。她对毒如蛇蝎、人人避之犹恐不及的五娘潘金莲,竟然评价樶高,故而要求西门庆将自己安排在潘金莲的近处居住,不由得让读者为她捏把汗。李瓶儿对孟玉楼的评价次之,且认为潘金莲与孟玉楼仿佛一母所生、情同姐妹,同样是荒谬绝伦。而对于吃斋念佛、待人处世还算公平的“潜在盟友”吴月娘,瓶儿论断尤恶。或许是瓶儿在入嫁之初,想当然地将家主婆大娘子视为主要劲敌所致。
这段对话,作者全用反笔,活脱脱地写出了李瓶儿生性浅陋、识人不明、断事愚妄的一面。对于李瓶儿的这番议论,西门庆心里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答话也颇值得玩味。他纠正了李瓶儿对吴月娘的错误看法,却将潘金莲轻轻放过,一字不提。这是典型的“春秋笔法”。西门庆的话中颇有弦外之音,一个“倒”字,包含着多少未尽的余韵,惜乎瓶儿不察。
但李瓶儿也有深心周虑的一面,可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她在临终前对吴月娘所说的那番话,虽属旁敲侧击,但用心险仄。可以说此言一出,已决定了潘金莲陈尸街头的命运。
若论临事的刚柔,瓶儿则一味用柔,绝无半点刚强。这固然是她温柔的性格所致,但也和她见识之短浅有很大的关系。瓶儿既入西门之家,亦渐渐发现潘氏之毒,自不在话下。她所采取的对策,是一味地退缩、忍让——用衣饰钗环一类的“宝物”结之以利,不成;怂恿西门庆去潘氏之屋歇宿,以遂其欲,又不成;每遇潘氏挑衅邀战,则处处低眉顺眼以示弱,以熄其焰,更不成。瓶儿能采取这种谦让忍辱之术,所殷殷寄望于日后翻身的靠山,惟有一官哥而已。至官哥被害,自己也重病在床、奄奄待毙之时,她竟然还想樶后一次扮演“好人”的角色——强作笑脸,劝西门庆去潘金莲屋里睡,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可以说是柔弱忍让的惯性使然吧。
西门庆走后,瓶儿环顾四周,官哥已不在。冷月在天,满室萧然。瓶儿所能做的,只有任凭眼泪扑簌簌地掉落,长吁一口气而已。吾览《金瓶梅》至此,几有不忍卒读者,正是:
心中无限伤心事,付与黄鹂叫几声。
与《金瓶梅》作者处于同一时代的洪应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金瓶梅》之世,当属叔季之世也。当此万事颓唐之衰世,一味用圆的后果,可于瓶儿身上见之。
瓶儿死后,她留下来的皮袄子,很快就穿到了潘金莲的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