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斗罗宇宙全解:斗罗大陆IP官方设定集百科全书
》
售價:NT$
760.0

《
新民说·我也只是一个人
》
售價:NT$
347.0

《
数学史这样教
》
售價:NT$
408.0

《
高能量家庭
》
售價:NT$
153.0

《
汉晋士大夫结党交游研究
》
售價:NT$
296.0

《
考古何以可能?——考古学理论的对话
》
售價:NT$
449.0

《
大学问·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
售價:NT$
454.0

《
好天气(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黄雀记》后历时11年长篇新作)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书为龙华英烈系列画传第三辑中的一种,作者是中共上海市委党研室和龙华烈士纪念馆。本书围绕恽雨棠和李文夫妇短暂的人生展开,分为五章内容:龙城少年走他乡、二赴苏联求真理、红旗下邂逅真爱、革命伉俪结同心、以身涉险英名存,文末分别附夫妇二人的大事年表,书稿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并配以80余幅照片,展现了这对为了革命抛家舍业、慷慨捐躯的年轻夫妻用鲜血和生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谱写了一首悲壮的忠魂曲,为后人留下了一束不灭的信仰之光。
|
內容簡介: |
恽雨棠,早年参加五卅运动并领导工人罢工。曾两次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先后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发行部主任、上海市政工会主席、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等职。李文,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先后在《红旗》报、上海市政工会等工作。本书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适量的图片,展示了恽李夫妇二人艰苦求学、投身党的事业、为革命献身的英烈人生。
|
關於作者: |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部门,又是市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长期从事党史的研究,是研究上海地区党史的重要阵地。
龙华烈士纪念馆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成为集园林、遗址、碑苑、陈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场所。
|
目錄:
|
一.龙城少年走他乡
家贫四处讨生活003
投身商务印书馆009
罢工运动显身手014
以笔为刃墨为锋022
二.两赴苏联求真理
披荆斩棘求学路029
短暂回乡闹革命034
斗罢艰险又出发038
无中生有遭诬陷042
三.红旗下邂逅真爱
短暂培训再出击055
江南女子多温婉056
英姿飒爽舞红妆061
光明磊落证清白065
四.革命伉俪结同心
新文坛崭露头角071
夫妻双双遭贬谪077
躬身力行心坚毅080
五.以身涉险英名存
战斗在敌人心脏087
为革命身犯险境092
夫妇共写英雄谱095
恽雨棠大事年表105
李文大事年表107
参考文献108
后.记110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英烈红色资源,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从中汲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编写“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致敬为真理上下求索、为信仰奋斗牺牲的革命先驱们。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是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著名英烈人物最为集中的纪念地,是记录中华民族近现代英雄史诗的丰碑,也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红色文化根脉。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产生了171位中央委员,其中有42人牺牲,在龙华牺牲了7位,占六分之一;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委员10人中有8人牺牲,在龙华牺牲了4位,占二分之一;其他曾在龙华被关押过的革命者更是数以千计。2021年7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推出第一辑共11册,讲述了罗亦农、杨殷、彭湃、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林育南、杨匏安、张佐臣、许白昊、杨培生11位龙华英烈的事迹。2023年10月,推出丛书第二辑5册,讲述了李求实、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左联五烈士”的事迹。2024年,又推出丛书第三辑6册,讲述“龙华二十四烈士”中何孟雄、龙大道、欧阳立安、罗石冰、恽雨棠、李文、彭砚耕、刘争、汤仕佺、汤仕伦、伍仲文、蔡博真、贺治平、费达夫、段楠、王青士、李云卿等17位烈士的事迹。丛书按照烈士生平脉络,选取若干重要历史事件,配以反映历史背景、切合主题内容、延伸相关阅读的丰富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叙写龙华英烈们在风雨如晦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筚路蓝缕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艰难寻路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生死考验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崇高精神,彰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把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深深植根于谋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中,为革命披肝沥胆、甘洒热血的牺牲与奉献。
丛书所收录的图片和史料多源自各兄弟省市党史研究室、纪念场馆,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龙华烈士纪念馆等的公开出版物及展陈,或源自英烈后代、专家学者的珍藏。基本采用历史事件发生时期的老照片,但由于年代久远且条件有限,部分无法直接利用的老照片,或进行必要修复,或通过对现存史料进行考证后重新拍摄。
丛书反映内容跨度长、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且年代久远,编写人员虽竭尽全力,但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