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941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崔刚、王海燕、钟晓云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6651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75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食品中真菌毒素与健康影响
《 食品中真菌毒素与健康影响 》

售價:NT$ 704.0
廷臣论(汉译22辑)
《 廷臣论(汉译22辑) 》

售價:NT$ 332.0
王安石传(白话版)
《 王安石传(白话版) 》

售價:NT$ 286.0
大模型智能推荐系统:技术解析与开发实践
《 大模型智能推荐系统:技术解析与开发实践 》

售價:NT$ 658.0
外资与俄国社会经济变迁(1861—1914)(结合一手俄文史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俄国近代转型之路上的关键因素。)
《 外资与俄国社会经济变迁(1861—1914)(结合一手俄文史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俄国近代转型之路上的关键因素。) 》

售價:NT$ 449.0
成长手册随即一本+米歇尔家庭教育百科 父母育儿方法指南大全书籍 影响全球百万家长的科学育儿法一站式解决孩子爱顶嘴有逆反心理TS
《 成长手册随即一本+米歇尔家庭教育百科 父母育儿方法指南大全书籍 影响全球百万家长的科学育儿法一站式解决孩子爱顶嘴有逆反心理TS 》

售價:NT$ 1038.0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柒)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柒) 》

售價:NT$ 347.0
别字之辨
《 别字之辨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1. 历史与现实兼顾
本书将观察的起点放在21世纪初,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近十年间的相关研究,力图按照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全面梳理自本世纪初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2. 框架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本书首次从临床神经语言学、实验神经语言学和应用神经语言学三个维度对神经语言学的学科进行了划分,并以此为基本框架,围绕相关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全面总结有关的研究成果,探究基本的共识和存在的争议,并讨论今后的发展方向。
3. 深入浅出,理论性与通俗性兼具,可读性强
本书力求通过清晰、简洁且具象的语言,准确、完整地阐述神经语言学专业抽象的术语和理论,从而助力读者全面把握神经语言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系统深入地理解语言与人脑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內容簡介:
《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围绕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使用的神经基础、语言学习与双语的神经机制、失语症以及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语言进化与基因研究、神经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等主题,对21世纪以来的临床神经语言学、实验神经语言学和应用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发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神经语言学的最新发展状况并把握研究的方向,进而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从事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语言康复治疗师以及其他对语言和脑之间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目錄
第1章 引言1
1.1 神经语言学的分支1
1.2 神经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问题4
1.3 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历史综述11|
1.4 中国的神经语言学研究17
第2章 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21
2.1 传统研究方法的回顾21
2.2 脑电图25
2.2.1 基础知识25
2.2.2 应用研究新进展29
2.3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40
2.3.1 基础知识40
2.3.2 应用研究新进展43
2.4 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56
2.4.1 经颅磁刺激56
2.4.2 经颅直流电刺激61
2.5 小结62
第3章 语言使用的神经机制65
3.1 大脑中的语言网络65
3.2 言语感知70
神经语言学 新发展研究
3.2.1 语音信号的加工71
3.2.2 音位的加工73
3.2.3 运动系统与言语感知76
3.3 大脑词库78
3.3.1 大脑词库的位置78
3.3.2 语义概念网络79
3.3.3 概念表征的符号性与具身性82
3.3.4 词汇的识别84
3.3.5 复合词的识别86
3.4 句法的加工88
3.4.1 句法加工的神经网络89
3.4.2 结构依赖关系的神经基础91
3.4.3 句法移位的神经基础92
3.5 语篇的加工94
3.5.1 语篇的衔接94
3.5.2 语篇的连贯97
3.5.3 语篇的表征98
3.6 语用的加工101
3.6.1 言语行为加工的神经网络101
3.6.2 语用加工的时间103
3.6.3 创造性语言105
3.7 小结109
第4章 语言学习与双语的神经机制113
4.1 人类学习的神经基础113
4.1.1 神经可塑性113
4.1.2 神经可塑性与人类的学习115
4.1.3 从神经可塑性看语言学习117
4.2 母语神经网络的生长119
4.2.1 初始状态120
4.2.2 沉默阶段121
4.2.3 产出语言124
4.3 二语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128
4.3.1 注意与二语学习129
4.3.2 工作记忆与二语学习135
4.3.3 长期记忆与二语学习141
4.4 双语的神经机制153
4.4.1 双语的神经基础153
4.4.2 双语的控制机制160
4.4.3 双语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64
4.5 小结167
第5章 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171
5.1 失语症的分类172
5.1.1 非流利型失语症173
5.1.2 流利型失语症175
5.2 语音障碍177
5.3 词汇语义障碍180
5.4 语法障碍186
5.5 手势等多模态障碍190
5.6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192
5.7 小结196
第6章 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199
6.1 儿童发展性语言障碍199
神经语言学 新发展研究
6.1.1 致因及影响199
6.1.2 语言障碍及神经病理201
6.2 阿尔茨海默病204
6.2.1 定义及患病率204
6.2.2 病因206
6.2.3 阶段性症状208
6.2.4 语言障碍209
6.3 路易体痴呆214
6.3.1 诊断及神经病理214
6.3.2 认知和语言障碍216
6.4 帕金森病痴呆218
6.4.1 症状、患病率及神经病理218
6.4.2 语言障碍220
6.5 老年语言退化220
6.5.1 概述222
6.5.2 老年人语言的变化及神经机制224
6.6 小结227
第7章 语言进化与语言的基因研究229
7.1 语言进化研究229
7.1.1 有关语言进化的假说230
7.1.2 人类大脑的进化特点232
7.1.3 人类和动物的比较研究235
7.1.4 镜像神经元与语言进化240
7.1.5 语言障碍与语言进化242
7.2 语言的基因研究244
7.2.1 与语言障碍相关的基因245
7.2.2 其他语言相关基因250
7.2.3 基因与语言进化254
7.3 小结257
第8章 神经语言学的应用研究261
8.1 语言教学与学习261
8.1.1 外语学习的认知神经基础261
8.1.2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外语教学方法266
8.1.3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外语学习方法270
8.2 语言障碍康复274
8.2.1 神经生物学视角下的语言功能康复研究274
8.2.2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功能康复研究277
8.2.3 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功能康复研究279
8.3 老龄化与语言282
8.3.1 老龄化过程中的大脑改变282
8.3.2 语言功能的神经补偿机制284
8.3.3 双语经验与认知衰退285
8.4 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290
8.4.1 语言障碍人群的翻译行为研究291
8.4.2 口译活动的神经基础292
8.4.3 译员的大脑变化294
8.4.4 方向性问题295
8.4.5 翻译单位问题298
8.4.6 神经语言学与口译教学及人才培养299
8.5 小结300
参考文献303
內容試閱
承蒙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信任,由我们承担了《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一书的写作任务。在写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多方的共同支持之下,本书的写作已初步完成,在此有必要把我们的一些基本想法和全书的安排做一个整体的交代,以帮助读者阅读全书的内容。
写作本书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定义“新发展”。神经语言学研究语言和人脑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由|于语言本身和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又加之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局限性,学界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尚未达成定论。在由Stemmer和Whitaker主编的Handbook of Neurolinguistics一书中,由Gainotti所撰写的关于失语症患者名词和动词的范畴特异类损伤的一章使用了“A veryiold and very new problem”这一副标题,其实这一描述基本适合于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问题,许多在历史上提出的经典问题在今天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要想完全把神经语言学的新发展与原来的研究完全区分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本书中所采用的做法基本上以时间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按照临床神经语言学、实验神经语言学和应用神经语言学的学科框架,把观察的起始点放在21世纪初,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近十年左右相关的研究上。我们力图按照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全面梳理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当然,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新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体现相关领域研究的延续性,我们也会在必要的场合介绍一些在此之前的相关研究。
本书共包括八章。第1章是全书的引言部分,介绍与讨论了神经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和核心研究问题,并以语言与大脑之间关系研究历史上的三个转折点为线索梳理了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另外,本章也对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第2章讨论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本章在回顾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围绕脑电图、功能性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磁共振成像、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全面讨论了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在讨论这些研究方法应用的同时也介绍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第3章和第4章属于实验神经语言学的范畴。第3章介绍与讨论了关于语言使用的神经基础的研究成果。本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关于大脑中语言网络的几种主要的观点,从而使得读者对语言使用的神经基础具有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把握,然后按照由下而上的层级顺序依次讨论了新时期神经语言学关于言语感知、大脑词库、句法加工、语篇加工和语用加工的研究成果。第4章围绕语言学习和双语的神经机制展开。本章首先从神经可塑性入手,从整体上讨论了人类学习的神经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母语习得和二语学习的根本性差异。母语习得的神经基础是经验期待型的神经可塑性,一个儿童只要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就可以在6岁左右具备很好的使用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就如同一株树在阳光、空气、水分等条件之下就可以自然地生长一样,因此,母语习得可以被视为一个语言神经网络的生长过程。在本章中,我们按照从初始状态、沉默阶段和产出语言三个方面对于这一生长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讨论。二语学习的神经基础是经验依赖型的神经可塑性,它主要依靠人的整体认知机制,因此,我们以人的认知机制为基础,从注意、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三个方面讨论了二语学习的认知与神经机制。另外,本章还介绍与讨论了双语的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双语的神经基础、双语的控制机制以及双语对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第5章和第6章属于临床神经语言学的范畴。第5章以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为核心展开。本章首先从流利型和非流利型两个大类型出发介绍与讨论了失语症的分类,然后依次讨论了失语症患者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和手势等多模态方面的语言障碍。另外,本章还专门针对近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与讨论。第6章的内容涉及失语症之外的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其中包括儿童发展性语言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痴呆和老年语言退化。第7章涉及临床神经语言学和实验神经语言学两个分支,主要介绍与讨论语言进化与语言的基因研究的发展状况。在语言进化方面,本章首先讨论了有关语言进化的各种主要观点以及人类大脑的进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人类和动物的比较研究、镜像神经元和语言障碍三个方面更加全面、深入地讨论了人类语言的进化。关于语言的基因研究,主要包括与语言障碍相关的基因、其他语言相关基因以及基因与语言进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第8章属于应用神经语言学的范畴,从语言教学与学习、语言障碍康复、老龄化与语言以及口译四个方面全面介绍并讨论了神经语言学应用研究的发展与趋势。
本书是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作完成的,其中有三本在2022年出版的新书对我们的帮助最大,它们分别是由Brennan撰写、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anguage and the Brain: A Slim Guide to Neurolinguistics,由Blumstein撰写、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When Wonds Betray Us: Language, the Brain, and Aphasia,以及由Baggio撰写、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Neurolinguistics。这三本书对于本书写作内容框架和写作思路的确定以及文献的梳理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此我们谨向三位作者以及本书所引用参考的所有文献的作者同行们致以衷心的感谢与敬意。
本书是三位作者通力合作的成果,具体分工是:崔刚负责第1章、第3章和第4章,王海燕负责第2章、第5章和第6章,钟晓云负责第7章和第8章,最后由崔刚统稿完成。王海燕和钟晓云两位作者都是我的学生,她们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工作,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一直坚持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神经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老兵”,看到自己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在阅读到她们发表、出版的作品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欣慰。在此我要感谢她们为本书写作所付出的努力。当然,由于写作时间紧迫,尤其是我本人的能力所限,本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于这些问题是需要我本人来承担责任的。我要感谢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周骁然、任雨菲、马廷辉和马盛楠四位在读的博士生,他们在本书定稿完成之后作为第一批读者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另外,我还要感谢历年来选修神经语言学这门课程的同学。我从2006年开始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开设神经语言学课程,每次上课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支持,是他们的好学与求知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地追踪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并促使我坚持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另外,他们在课堂上的讨论也给我提供了诸多思想的火花和灵感。
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每年都有大量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成果发表,要想涵盖所有的文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本书的内容只能按照该学科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问题,基于作者对有关领域的认识来介绍与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另外,由于我们水平的局限,书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其他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崔 刚
2024年5月于清华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