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NT$
305.0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基础电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行政垄断行业开放(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竞争业务环节的界定与判断以及2013年以来几项重大市场改革的成效问题。主要内容与贡献包括五各方面:首先,将可竞争市场理论运用于我国行政垄断行业开放的实证研究;第二,提出判断可竞争环节的概念框架与验证方法,在开放效果分析的差分模型中以交又变量形式纳入沉没成本指数(可竞争指数);第三,证明自然垄断环节参加混改的合理性与前提条件;第四,根据以上概念框架,对中国基础电信市场开放的重点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系统的计量分析,包括项重大改革的成效、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开放壁垒以及主要业务环节的自然垄断属性与可竞争性。5、对基础电信业开放与混改提出相对系统的建议。希望能为电信业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制定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作为其他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混改研究的参考案例。
|
關於作者: |
韩胜飞,1957年生,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广东省经济与贸易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爱达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竞争市场理论、自然垄断行业的可竞争性判断与混改效果评估、服务业开放壁垒及经济影响测量和统一大市场测度与方法研究等。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和产业经济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荣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称号,曾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商务部优秀“商务发展研究成果”等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奖励多项。在China Economic Review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40余篇,出版专著2部。
|
目錄:
|
引论
第一篇理论分析与假说
第一章文献讨论与借鉴
第一节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
一、从自然决定论到成本次可加
二、评述与借鉴
第二节自然垄断产业竞争机制的引入
一、可竞争市场理论
二、自然垄断行业混改
三、网业分离
四、有效竞争、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
五、评述与借鉴
第三节市场进入壁垒
一、壁垒定义
二、壁垒主要来源
三、经济转型期的市场壁垒
四、评述与借鉴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理论分析及假说
第一节理论扩展
第二节电信业混改
第三节电信业网运分离
一、中外改革实践与效果初步观察
二、理论分析
第四节竞争壁垒
第五节电信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二篇实证检验
第三章自然垄断环节的可竞争性
第一节实证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自然垄断属性检验
三、可竞争性检验
第二节结果与分析
一、自然垄断检验
二、可竞争性的影响
三、可竞争指数的临界值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本章小结
附录3-1三大国有运营商TFP计算结果
附录3-2双重差分方法简介
附录3-3自然垄断检验中成本函数的估计
第四章行业混改与产能利用率
第一节实证设计
一、方法与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与说明
三、模型与方法
第二节结果与分析
一、对两个中国样本的估计
二、多国移动通信样本的估计
第三节本章小结
附录4-1样本国家
第五章可竞争性与网业分离
第一节实证设计
一、铁塔环节成本特征检验:样本与数据
二、铁塔环节垄断的影响:模型与数据
三、固定通信网运合一的影响:模型与数据
第二节结果与分析
一、铁塔独家经营的影响
二、固定宽带网运合一的影响
第三节本章小结
附录5-1铁塔环节SUR回归结果
附录5-2面板模型选择检验
附录5-3固网设施自然垄断检验
第六章民营转售企业竞争壁垒
第一节实证设计
一、预调研
二、正式调研
第二节结果与分析
一、波特框架及壁垒间的强度差异
二、政府监管和资本需求对其他壁垒强度的影响
三、与外商合资的影响和主要障碍
第三节本章小结
附录6-1正式访谈数据的渐进式编码
附录6-2三家案例公司独立编码结果
第七章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
第一节实证设计
一、理论模型
二、变量选择与计量模型
三、核心变量的处理
四、样本选取与数据
第二节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模型的估计
二、行业模型的估计
第三节本章小结
附录7-1样本企业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
附录7-2工具变量有效性方检验
附录7-3中外基础电信运营商规模变化与比较
第三篇总结
第八章结论
第九章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