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为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著作,注重顶天立地,围绕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旨在从院校实践层面推进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书稿内容丰富,兼具理论和实践,对理论研究者、职业教育实践者,政府决策者及其他社会人员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著作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分别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实践方法和实践模式。认识论维度,主要从哲学角度来认知与阐释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提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并从社会互构论角度予以解释。方法论维度,主要基于职业教育的哲学认知并结合中国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以提升职业教育办学适应性和吸引力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宏观政策层面和院校实践层面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具体方法。实践论维度,从院校研究、服务新质生产力、建设职业学科、综合技术教育和内部治理等方面,从院校层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模式。
|
關於作者: |
楚金华,1978年出生,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院长。被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工作专项小组聘请为山东智库专家。他在电子商务、互联网运营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CSSCI、SSCI、EI等期刊和《中国教育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
|
目錄:
|
第1篇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论
第1章 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1 典型研究观点
2 职业教育的固有特征
3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判断标准
4 本章小结
第2章 职业教育的本质
1 通过内涵研究来阐释职业教育的本质
2 通过类型定位研究来阐释职业教育的本质
3 通过功能研究来阐释职业教育的本质
4 通过哲学阐释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
第3章 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学理基础
1 现有研究梳理
2 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条件分析
3 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类型的实质
4 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强化途径
5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互构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
1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2 社会互构论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认知
3 本章小结
第2篇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法论
第5章 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1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2 美国职业教育模式
3 日本职业教育模式
4 英国职业教育模式
第6章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1 封建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
2 近代经济转型阶段的职业教育
3 计划经济阶段的职业教育
4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阶段的职业教育
5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
第7章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整体框架
1 方法论建构的影响因素
2 方法论构建原则
3 方法论整体概述
第3篇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论
第8章 职业类高等学校院校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模式
1 问题缘起
2 院校研究的内涵、哲学思考与方法
3 职业类高等学校院校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总体框架
4 关于实施框架的几点说明
第9章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理路与
实践途径
1 问题缘起
2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
3 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及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4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
第10章 推行综合技术教育:以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为例
1 推行综合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2 对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认识
3 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优化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作用机制
4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综合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5 实施成效
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建设职业学科的现实基础与需要
1 学科生长与建构的一般规律
2 建设职业学科的实践基础
3 建设职业学科的现实需要
第12章 职业学科建设的一般模式
1 职业学科的形态
2 职业学科建设的逻辑理路
3 职业学科建设的行动路径
4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5 本章小结
第13章 面向职业学科建设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模式
1 管理与治理
2 职业类高等院校治理研究现状
3 社会工程的基本原则
4 基于社会工程理论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模式
|
內容試閱:
|
一位校长眼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哲学
侯长林/文
楚金华现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长。我与他相识于2023年。在2025年1月3日,我在微信上收到他希望我为他的新书作序的想法。我放下手里的工作,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通读书稿,总体感觉可以用“厚重”一词来描述,这是一部有创见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哲学专著。这部著作对于楚金华可能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开启了他由一个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家的转型。我国高职院校有不少院校长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但客观地说,大多只是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像他这样进行纯学理讨论的少之又少,或者说,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能够在理论方面做出这样高水平研究的校长凤毛麟角。不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毕竟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不能苛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院校长们都成为理论家,正如不能苛求理论家能够治理好学校一样。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开山鼻祖英国红衣主教纽曼(John Henry Newman),撰写出版了影响世界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但是,他筹办并担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是失败的,以致有学者评价他:“有能力教育一个民族,但无能力对其进行治理。”见长于思想者未必见长于行动,见长于行动者未必见长于思想,思想与行动两者之间的转换都非常困难,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卡夫丁峡谷”。楚金华作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的校长,治理学校的水平自然不差,同时能够潜心研究,写出这样纯理论的高水平著作,实属不易!
这部著作至少有三个特点:
一是浓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色彩。我国对马克思主义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很不够。这种不够必然导致在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时有不到位的情况或现象发生。楚金华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带了个好头。他这部著作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更可贵的是,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本源问题、方法问题和现实问题。这部著作马克思主义色彩浓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面的著作。
二是深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哲学思考。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哲学研究虽然不少,但是“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尽管表面上具备了哲学研究的某些特征,但实际上却未能真正地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职业教育问题”。楚金华在这部著作中讨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等问题,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哲学所涉及的高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根本问题或大问题。这部著作无论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还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论的探讨,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其深度思考的结果。关于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刻理解,是不敢做这样的选题的。楚金华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三是前沿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楚金华的这部著作与一般的学术著作不同,比较注重对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比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途径的研究中,既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及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又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方案。新质生产力形成后,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变革与调整,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亟待解决的前沿性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等方案的提出,就是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职业学科及其建设,是职业本科诞生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此,这部著作分三部分对这一前沿性问题进行论述。
我国的教育哲学著作不少,但职业教育哲学著作不多,高等职业教育哲学著作更少。在这个意义上,楚金华的这部著作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哲学而言就有了奠基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楚金华通过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三论”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哲学体系,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做了基础性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三论”的研究才仅仅是一个开端,每“一论”都可以再深入研究,都可以再写一部专著。我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工程,仅凭楚金华一己之力,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尽管如此,也算是我的一点期待!
齐鲁大地,人才辈出。楚金华正在以他的聪明智慧和勤奋努力,走向既能够治理好一所高职院校又对高等职业教育有自己独特理论思考的职业教育家!
愿这样的职业教育家不断涌现!
(侯长林,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学院原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