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宠物驯养技术
》
售價:NT$
254.0

《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售價:NT$
500.0

《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售價:NT$
1010.0

《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售價:NT$
337.0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精装典藏版)第5版》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精装典藏版)》(第5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大量精美汽车图片、通俗文字说明、中英文注释,以及86个动画视频,精准地介绍了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各个总成部件的构造、原理及最新的汽车技术与配置等,并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汽车等相关新鲜内容进行重点介绍,也将车身、悬架、转向、制动、安全、智能网联等所有类型汽车通用技术做统一介绍。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精装典藏版)》(第5版)非常适合汽车爱好者、车主和相关汽车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汽车是怎样设计的》
本书在《汽车是怎样设计制造的》一书的主要内容基础上,增加了电动汽车设计、动力电池设计、智能座舱设计和智能驾驶测试等内容,补充了汽车设计大师故事、世界经典设计车型等内容,以丰富精美、形象具体的图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字,一步一步地讲解了最新汽车设计过程和相关知识。 本书精彩内容包括设计前准备、车身造型设计流程、空气动力学设计、工程设计与总布置、车身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底盘设计、内饰和座舱设计、室内测试、室外测试、汽车设计演变以及汽车设计师怎样设计汽车。 本书可供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汽车相关专业学生、汽车爱好者等阅读使用。
|
關於作者: |
陈新亚,《汽车知识》杂志总编辑,宝马公开课客座教授,北京汽车博物馆科普专家。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报社、中国汽车画报社任职,在国内外测试新车数百款,主要著作包括《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1000个为什么》《电动汽车为什么会跑》《玩转四驱:图解四驱汽车构造与越野驾驶》《图解汽车大百科》《汽车科学解密:会跑的科学课》《老爷车:图说历史级世界名车》《汽车构造透视图典》《画解宝马:揭秘宝马汽车独门绝技》《画解奔驰:揭秘奔驰汽车独门绝技》《画解奥迪:揭秘奥迪汽车独门绝技》《画解保时捷:揭秘保时捷汽车独门绝技》等,总计40多种。2012年获机械工业出版社60周年“最有影响力作者”,2022年获机械工业出版社70周年“百佳作者”。
|
目錄:
|
前言 汽车设计也变了
第一篇 造型设计 001
第1章 设计前准备 001
1.1 市场调研 001
1.2 成功设计的基本要求 002
1.3 确定市场定位 004
1.4 制定设计任务书 005
第2章 车身造型设计流程 006
2.1 概念设计与草图绘制 006
2.2 车身类型选择 008
2.3 车身结构认识 009
2.4 车身设计效果图 010
2.5 车身比例 011
2.6 车身尺寸 014
2.7 轴距和轮距 015
2.8 车身计算机辅助设计 016
2.9 车身胶带图和壁上观车 017
2.10 车身油泥模型制作 018
2.11 车身油泥模型修改 019
2.12 色彩设计 020
2.13 造型“冻结”与样车制作 021
第3章 空气动力学设计 022
3.1 空气动力学 022
3.2 空气阻力的影响 023
3.3 空气阻力的产生 024
3.4 空气阻力系数 025
3.5 车身空气阻力影响因素 026
3.6 车身流线型设计 027
3.7 车身升力与伯努利定律 028
3.8 车身下压力与扰流板 029
3.9 车尾紊流与后刮水器 030
3.10 车底气流与“酒窝”底板 031
3.11 电动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 032
第二篇 工程设计 034
第4章 工程设计与总布置 034
4.1 工程设计 034
4.2 总布置设计与团队协作 035
4.3 总布置计算 036
4.4 总布置尺寸设计 037
第5章 车身结构设计 038
5.1 车身结构类型设计 038
5.2 构建A级曲面与数模 039
5.3 车身吸能设计 040
5.4 车身撞击力分散设计 041
5.5 车门防撞设计 042
5.6 转向柱防撞安全设计 043
5.7 动力电池防撞击设计 044
5.8 车身轻量化设计 045
第6章 动力系统设计 046
6.1 动力系统选择 046
6.2 动力系统类型 047
6.3 发动机类型与排量 048
6.4 动力电池类型与容量 050
6.5 动力电池安全设计 052
6.6 电动汽车热管理设计 054
第7章 底盘设计 056
7.1 燃油汽车驱动形式 056
7.2 前轮驱动与后轮驱动 058
7.3 纯电动汽车驱动形式 060
7.4 电动汽车底盘设计特点 062
7.5 悬架设计与妥协 064
7.6 转向系统设计 066
7.7 制动系统设计 067
7.8 车轮设计与轮胎选择 068
第8章 内饰和座舱设计 069
8.1 内外设计风格统一 069
8.2 智能座舱技术 070
8.3 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设计 071
8.4 H点和空间布局 072
8.5 人机工程学与手伸界限 074
8.6 座椅和安全带设计 075
8.7 内饰设计与选材 076
8.8 NVH特性与隔声设计 077
第三篇 样车测试 078
第9章 室内测试 078
9.1 模拟道路仿真测试 078
9.2 空气动力学测试 079
9.3 风洞 080
9.4 气候模拟测试 082
9.5 声学测试 084
9.6 碰撞测试 085
9.7 人机工程学测试 086
9.8 台架耐久性测试 087
9.9 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 088
第10章 室外测试 089
10.1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测试 089
10.2 专业试车场测试 090
10.3 公共道路长途测试 092
10.4 极端温度试验 093
第四篇 汽车设计大师 094
第11章 汽车设计演变 094
11.1 60款经典设计车型 094
11.2 技术进步与造型设计 106
11.3 进气格栅设计 107
第12章 他们怎样设计汽车 108
12.1 哈利·厄尔 108
12.2 巴蒂斯塔·宾尼法利纳 112
12.3 马尔科姆·塞耶 114
12.4 柯林·查普曼 116
12.5 乔盖托·乔治亚罗 120
12.6 布鲁诺·萨科 122
12.7 克里斯·班格 125
12.8 伊恩·卡勒姆 127
12.9 弗朗茨·冯·霍尔豪森 129
附录 132
附录A 奔驰S级造型演变 132
附录B 劳斯莱斯设计特点 134
附录C 布加迪空气动力学设计 136
附录D 匹配视频列表 138
|
|